揭秘:ISIS的社交媒体战

摘要:为了扩大传播面,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ISIS在造势和借势上狠下功夫,这导致网络恐怖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蔓延。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极端分子的恐吓宣传也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厌恶与反感。

李光耀曾谈到,当今世界的主要分歧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式民主国家的分歧,也不是西方与东方的分歧,而是伊斯兰恐怖分子与美国、以色列及其仆从者的分歧,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与非极端、温和的伊斯兰主义之间的斗争。

晋升为极端组织ISIS军事总指挥官的28岁车臣战士希沙尼露面。

在过去的一年中,伊斯兰极端组织(ISIS)不仅在伊拉克攻城略地,同时也利用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在网络上与美国等周旋,传播“斩首”恐吓视频,宣扬极端观点,招募宗教极端分子。据分析,ISIS从内容制作、信息扩散和渠道把握三个层面发动了一场社交媒体战。

迎合受众心理,吸引反美人员

ISIS深谙社交媒体宣传之道,紧贴反美人员心理,制作了风格迥异、重点不同的视频。根据内容,这些视频可以分为恐怖视频和美化视频。

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强硬的拳头是基本的保障。为了给反美人员吃下“定心丸”,ISIS借助恐怖视频来展示自身的强大实力。

在视频《战争之焰》(Flames of War)中,制作者就用恐怖的画面要素来表现战斗的惨烈,用夸张的语言来描述己方的英勇雄姿,“炮弹爆发出雷鸣般的怒吼,让敌人心存畏惧,被死亡气息笼罩”。

不仅如此,极端组织还“借”被俘士兵之口来衬托“圣战”分子的强大,减轻反美人员的思想包袱。该片中,叙利亚第十七师被俘获的士兵边挖墓边赞美伊斯兰极端组织,“他们就像有安拉保佑,很少的人在短时间内就打败了我们”。但现实中,第十七师被极端组织包围了较长时间才被打败。

被绑架的儿童。

另一方面,ISIS在美化视频制作中,重点利用反美人员社会边缘化的处境、没有归属感的心态,构建反美人员的理想组织。反美人员一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极端思想严重,没有目标,难以找到归属感,倾向于寻找更大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

对此,ISIS在宣传片中将自己塑造成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角斗士;改变现状的使者,堕落国家中社会正义的化身;能够感知他人痛苦的复仇者。这些都极大契合了反美斗士的心理需求。

在《没有圣战就没有生活》中,ISIS展示了一种纯粹的“圣战”生活,灌输“参加“圣战”是宗教极端分子的光荣义务”的观念。视频中,人们用各种语言煽情地讲述他们是如何抛弃安逸的生活来到这里;或者摆出一副天使面孔,给孩子们发糖果和冰淇淋;或者到医院看望伤兵,给他们送去安慰和鼓励;或者唱着赞歌,劲头十足。在YouTube上的仿“侠盗猎车”的招募视频中,“圣战”分子宣称“当你们还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实战了”。

值得注意的是,内容制作的专业化也达到了助纣为虐的效果。无论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内容编排上,ISIS 发布的视频和照片都足以与正规的电视节目媲美。

该组织曾模仿晚间新闻的形式制作了短片《听我一言》(Lend Me Your Ears),以此批评美国空袭打击“圣战”分子。该片几乎具备晚间新闻的所有要素:明确的日期,严谨的分析论证,可靠的信息来源(比如《纽约时报》),流利的英语,色彩饱和的画面,运用得当的光线。其中唯一有区别的是关塔那摩风格的橙色衬衫。ISIS的宣传视频产生了一定吸引力,不断有人从世界各地赶赴中东,加入极端组织。

造势借势并举,网络恐怖蔓延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呈现大爆炸的形态,每条信息出现在网民视野的概率并不等同。为了扩大传播面,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ISIS在造势和借势上狠下功夫,这也导致网络恐怖在社交媒体上蔓延。

ISIS利用集群效应造势达到宣传目的。一方面,ISIS有组织地将一定时间段的所有推文都贴上一样的标签,并让招募人员不停地推送,使得该标签能够登上“热门标签榜”,从而增加推文的转发数。这种操作就像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在说同一件事时,该话题就成为“热门话题”,让所有人看见。

随着伊拉克局势骤然恶化, 大批志愿者申请入伍打击反政府武装ISIS。

相关数据显示,有热门标签的推文平均转发次数为72次。在这一举措下,ISIS打造出两个有影响力的标签,分别是为了获得英语世界支持的“All Eyes On ISIS”(“共同关注ISIS”)和为了获得中东国家民众支持的“The Campaign of a Billion Muslims to Support the Islamic State”(“十亿穆斯林支持伊斯兰国活动”)。

另一方面,ISIS利用“文海”战术,让己方的推文刷屏。在ISIS准备出发前往巴格达前,“黎明”和ISIS账户不停地在社交网站上发送“我们来了,巴格达”,并配有武装“圣战”者高举ISIS旗帜飞过巴格达上空的图片。当普通伊拉克民众在Twitter搜索“巴格达”关键字时,整个屏幕上都显示 “我们来了,巴格达”的推文。这让很多民众误以为巴格达已被占领,认为“巴格达也要变成下一个摩苏尔了”。

总体来看,ISIS在借势上实行了三步并行的方法。

一是借主流媒体之势,利用他人的平台讲自己的故事。主流媒体对战场上的高质量影像资料很感兴趣,但是因为经费等原因,无法直接采集,ISIS发布的一系列战场实时影像资料就成为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素材。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ISIS宣传的工具。

二是借热门标签之势,趁机浑水摸鱼。ISIS故意将自己的推文贴上热门标签,虽然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一旦用户搜索该标签,这些推文就会出现,从而增加信息的曝光度。在世界杯期间,ISIS就曾经利用标签“Worldcup”来传播信息。在Twitter上查看世界杯信息的用户极有可能成为ISIS信息的强迫受众。

三是借时事之势,欲瞒天过海。世界杯上,阿根廷淘汰了伊朗。极端组织想借机把发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主义武装组织之乱包装成这一区域内部教派之争,而非恐怖主义之祸,于是发布推文邀请阿根廷球星梅西加入“圣战”,原因是梅西率队淘汰了伊朗队,而伊朗支持目前伊拉克现任的什叶派政府。

明暗双线控制,根治成效缓慢

ISIS的社交媒体宣传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注意,相关的社交媒体账号开始被删除。但从时效上看,这些行动对于ISIS的社交媒体宣传影响有限,难以根除。

究其原因,在于ISIS在社交媒体渠道把握的明暗双线战略布局:明面上,ISIS创造了“群虫”战术;暗地里,其通过Twitter App实现了对多个账户的控制。两种举措使ISIS具有百足不僵的“抗打击”能力。

雅兹迪人被ISIS残害后逃至伊拉克边境,境遇悲惨。

“群虫”战术的运用改变了ISIS的传播结构,使得社交媒体管理者无法切中要害。ISIS的传播模式以往都是分层级结构,但在社交媒体上,其模式有针对性地发生了转变。相关研究通过分析转发和@的方式得到ISIS账户间的传播模式。

该模式的结构具有两个特点:(1)由很少的影响力大的账号和大量影响力小的账号构成;(2)账号之间互相连通,每个账户在信息传播链中的角色具有多元性和平等性,实质上是一个集成的社交平台,均可通过分散化的网络组织来发布相关信息。

此种战术根据其特点被称作“群虫”战术。在该战术下产生的传播模式具有分散性强、弹性较大的特点,这意味着关闭一部分账号并不能对ISIS在Twitter上信息的流通带来很大的影响。除非一网打尽,否则只要ISIS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发布相关信息,其信息就仍然具有强大的传播力。

对Twitter账户暗地控制增加了极端组织信息渠道的隐匿性,名为黎明(Dawn)的Twitter App在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让高端客户群能够实时掌握“圣战”的最新消息,ISIS去年开发了该应用。

用户需要填写极为详尽的个人资料完成注册(包括Twitter信息),之后,将会收到与ISIS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链接。虽然这款应用因为含有暴力血腥内容被禁止,但是ISIS通过注册信息掌握了用户的Twitter名单并得到了使用权限。

平时,这些账号与普通账号一样,并无异常;但在需要时,这些账号将被操纵推送相关讯息。这种方式能够成功躲过Twitter的讯息侦测,从而保护其信息渠道。

世界各地的反美人员赶赴中东,表明ISIS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给美国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是这种宣传的实际影响力达到什么程度仍然不得而知。毕竟在现实中,很多组织没有社交媒体宣传也依然发展迅速。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极端分子的恐吓宣传也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厌恶与反感。在这场“无硝烟”的网络战中,社会个人、民间组织都迅速与政府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尽自己所能打击其宣传,如黑客组织近期就公布了极端组织的一系列账号,让其成为众矢之的。

(作 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张 辉)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