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主播到儿童故事创始人

作者介绍:成蕾,CNBC(美国商业与消费者新闻频道)前主持人,两个孩子的妈妈,鲁鲁兔启蒙英语故事创始人,首创用广播剧演绎双语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睡前故事节目之一,现为英国老牌教育出版集团培生集团数字节目合作伙伴。

压力让人学得快

1985年9月23号,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在打电话还要到电信局去等叫号的时代,办护照办签证难比上天,我妈妈愣是几乎睡在某开证明的领导办公室门口三天,才拿到某张纸条。)和各种天真的想象场景后(我会天天吃鸡腿吗?我是不是要改姓史密斯?我的眼睛会变蓝吗?),妈妈带着10岁的我到了澳大利亚,与爸爸团聚。

上的第一个小学大多是希腊意大利移民后裔,学校里只有四个亚洲人,我,一个柬埔寨华裔,和两个越南女孩,她们高我一个年级。每天上课的经历就是听不懂,讲不出,被嘲笑。

有一天,很受宠若惊地被包围了,同学们问我

Have you had sex? 你有过性经历吗?

我一脸茫然。

Do you know what park means? 你知道公园是什么意思吗?

我点头。

Do you know what game means? 你知道游戏是什么吗?

我点头。

It’s a game that you play in the park. 是在公园里玩的游戏。

我点头,然后哄堂大笑。

落差是巨大的。在国内我在中南工大附小读书,妈妈在附中教书,老师们同学们喜欢我,我是中队长,年年三好生。

回家后看听不懂的电视,除了儿童节目,我还特别爱看广告,因为夸张好玩,能搞懂大概意思,反而回到电视正片了我就换台。

虽然有所谓的移民学校,但是去了一天,发现身边都是说汉语的新疆孩子,自己也觉得那样没意思,没出息。再回来接着熬--课间休息到厕所里自己待着,哭一小会儿,想念国内。去小卖部买薯片,不知道什么味道,就随便点个头,阿姨拿什么就是什么。

被同学贴了个小条,写着Lei sucks, (蕾真烂的意思)回家问爸爸妈妈,sucks是什么意思?爸爸妈妈查了查从国内背过来的英汉词典,一头雾水。那个年代的词典,比如查腐败,例句就是“美英帝国主义都是腐败的”。

虽然我的班主任很烦我(“Why do I have to have an idiot in my class?”), 有一个专门教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老师非常耐心,拉我到洗手间,打开水龙头,Cold, Hot,这样学会的。

哑巴亏吃了不少。参加学校露营活动,有一天很热,我们可以坐老师的顺风车从海边回营地,可是老师问谁要坐,我还在想怎么说呢,位置已经满了。

什么时候学会英语的呢?不知不觉中--没有办法,没有退路,从最初有个女孩(应该是可怜我)做我朋友我跟她蹦词儿,到我希望给她写纸条,迫切地想看懂她送给我的书,到我们一起八卦别的人(语言学得快就要有八卦心,哈哈),也就几个月。这时候我父母并没有给我压力,在家里我们一直说中文,看中文书。国外小学也没有考试,没有作业。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自然的环境压力是重要的催化剂,但是根本的还是因为性格开朗,爱跟人沟通--才能更好的学语言。

兴趣能让人持久地,自主地学习

做记者,我每天都感叹,感恩,这么好玩的工作还给我钱!真是赚到了。

以前做会计,天天如行尸走肉一般,盼周末,盼度假,盼赢彩票好退休。

学画画,从来不需要提醒我这周的作业,我还会多画一些,好玩啊。

学小提琴,老是不在状态,每次练完琴了如释重负。

到了中学,我又做回好学生了,尤其是英语,总是获得老师很高的评价。中国小学的一些基本的东西,帮助了我,无论是老师们的教导“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还是“多审题,打腹稿,下笔若有神”。一直爱去图书馆借英文小说,侦探,惊悚,爱情,父母不过问,家里还是看 “收获” “十月”,周末全家昏天黑地地看琼瑶电视连续剧。 其实,中国教育的基础框架加上西方教育的包容和自由,是很强大的组合。

不过跟国内不同的是,在澳大利亚,成绩好不如体育好,不如颜值高,不如家里有钱,不如会抽烟喝酒谈恋爱。我和要好的朋友们,都属于被边缘化的,于是我们自己创刊叫做“The Weird Association奇葩汇”,因为喜欢看杂志,写东西。很长时间我都睡前写日记,把当天的心情发泄一下,用用刚看过的书里的好玩的词或者句型。第一次去参加学校里的演讲比赛,让我获胜的话题就是“从哑巴到话匣子”-- 讲我自己的学英语经历,因为爱说,想说,才能会说。

对语言的爱好让我受益终生。所以看见孩子们爱看书,爱听妈妈做的鲁鲁兔故事,爱问问题,(女儿自己有时候笑着捂着嘴说,“我真是个小话痨。”)看他们享受语言的千变万化之魅力,当妈妈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创办鲁鲁兔?

“妈妈,给我讲书吧...”我们家两个小骨朵儿经常跟我磨。晚上睡觉前讲几本书,讲多厚的书(包括儿童百科全书!)--是每天孩子们讨价还价的主题。我知道他们最爱听(以及最怕)的部分,也清楚哪种故事是他们的菜,给他们讲故事是最开心的时间。

“橙子叔叔,璐璐阿姨,给我讲书吧...”朋友们来我家玩,孩子们继续提要求。有一次,我们几个蜀黍阿姨一起演绎了一把,我们演得嗨,孩子们听得过瘾极了!鲁鲁兔的想法就是这样萌生的。把好玩的故事用好玩的方法演出来,与更多的孩子们分享。

创办鲁鲁兔还有一个自私的原因--有时候带孩子在外,比如出租车上,孩子们坐烦了,看视频玩游戏都不理想,影响视力而且容易晕车。拿手机听听故事是个让爸妈和孩子们都轻松的好办法。

光用英语讲故事,孩子们一般没有兴趣听,除非英语很好。中英文一起听,可以熟悉英语的发音,语调,说法(尤其重复多次),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大声喊出一些短句,单词。比起一个人讲故事,角色扮演更加生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表演才能,教会他们用丰富的感情进行口头表达。 我们家客厅没有电视机,看电视只是偶尔的”奖励“,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被画面拘束,让故事,让文字,让声音带他们的想象力飞得更远。

什么最重要?

经常被人问,你采访过的最难忘的人是谁?

我老说唐沃尔什,探险家。除了那些惊人的记录,以及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全面的深刻的了解,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谦和,认真,热情,真诚。

而其他的名人,有把影响力带到其它领域的的,如盖茨,有退休了的,如巴罗佐,各位美国财长等,有入狱了的,如黄光裕,有受伤了的,如舒马赫,有退役了的,如小贝,姚明,有意外去世了的,如百度的王湛生,他们的外在光环是否最重要? 他们没有头衔了你会同样关注他们吗? 有的Yes,有的No。

在我们下一代的世界里,什么能力最重要? 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几乎是全免费而且民主化的,对称的,技能将越来越多被智能机器取代,那拼什么呢? 批判思维,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各国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天马行空的创意。

也许在未来,英语作为“外挂”的技能,没有那么重要,但作为理解西方文化,了解思维方式,更好的沟通的“内嵌应用”,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世界很大,容得下多种生活方式,生活里面什么最重要?

我认识一个金融大佬,一年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经常一周飞8个国家,私人飞机,会见国家首脑。一周工作120个小时,家里老婆和俩孩子如陌路人,牺牲是巨大的。虽然他很富有,但真正让他能够继续干下去的,他说就是能够带领他的仅仅17个人的团队,做IMF(国际货币基金)这种机构所做的事情,比如拯救整个一个国家的经济。这是他的选择。

还有一个艺术家,有名气,有钱有闲,热爱创作,也不耽误享受天伦之乐。太太的作品同样有灵气,孩子们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下出落得清澈,有悟性。他在家里,艺术圈里,朋友之间,都处于一个舒服也让人舒服的状态。

我做妈妈了以后经常自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看爸爸妈妈教育我的方式?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我认为什么最重要?我最不希望看到我的孩子怎么样?

我最怕的是孩子不珍惜生活,不会感知快乐--比如有自残,自杀,吸毒这样的行为,或者伤害别人,对社会有害。这些,比起孩子在学业职场上的平庸,我觉得可怕多了。

对我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个好人,做好玩又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是。你呢?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