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和番茄晚疫病的识别和防治措施

番茄晚疫病

症状识别: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成株期叶片 和青果受害最重。幼苗受害,病斑迅速由叶片向主茎蔓延,接 近叶柄处主茎呈黑褐色腐烂,全株萎蔫、折倒。潮湿时表面生 出白霉。叶片受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叶尖、叶缘处开始发 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扩大后叶柄和主茎呈黑 褐色腐败状,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产生白色霉层,干燥 时病叶呈暗绿色。茎受害为暗褐色病斑,稍凹陷,边缘不明 显,呈不规则云纹状。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 油渍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病果质地坚硬而不软腐,湿度大 时长少量白霉,并迅速腐烂。

发病规律:番茄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的真菌病害。 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和棚室番茄植株及马铃薯块茎上越冬, 种子也可带菌。能否发病或流行取决于有无饱和的相对湿度 或水滴。先在棚室内形成中心病株,产生大量孢子囊,借助雨 水和气流传播到周围健株,重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从中心 病株形成到全面发病只有十几天时间。低温高湿、昼夜温差 大、早晚雾露大或连日阴雨、夜间结露时间长、植株表面有水 滴、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均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前作是马铃 薯的番茄地一般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佳粉10号、佳红、中蔬 5号等抗病品种,品种轮换和多品种混栽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2)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控制 浇水并适时放风排湿,避免叶面结露和形成水膜。

药剂防治:

晚疫病蔓延十分迅速,一发现中心病株应 立即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并开始喷药防治。喷药时注意保护植株中下部叶片和果实。可供选用的药剂有:52.5%抑快净 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 剂500~7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64%杀毒矾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 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 1200~1500倍液、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


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和施药方法有哪些!

有关蔬菜常用农药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可参考:34种蔬菜常用杀菌剂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有关农业生产上常见的农药施药方法可参考:常用的12大施药方法介绍;有关农业生产农药混合施用的技术标准可参考:农业生产农药混合施用的技术标准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特别是叶缘 及未成熟果受害最明显。发病株的叶片上呈现深褐色至黑色 斑点,外缘有界限不清的黄色晕圈。幼嫩青果染病,出现略隆 起的小斑点,到果实着色时斑点周围仍长时间保持绿色,别于 其他细菌斑点病。叶柄和茎染病,产生暗褐色斑点。

发病规律:番茄细菌性斑疹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叶 斑病致病型引起的细菌病害。可在遗留于土壤中的病残体 上、种子内外越冬,可侵染危害冬暖大棚栽培的番茄植株。条 件适宜时,病菌主要由各种伤口侵入,也可从茎、幼嫩果实表 皮及花柄处侵入,侵染种子脐部或种皮,致种子内带菌;当病 健果混合采收时,病菌污染种子,造成种子外带菌。浇水及农 事操作如分苗移栽、整枝打杈和采收等,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 径。冷凉潮湿的环境有利发病;叶面结露时间长,病菌侵染的 几率高;低温高湿的棚室内果实易显症。喷灌比滴灌或沟灌 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积极选育抗病品种。目前国内种植的中蔬4号、强丰、佳粉1号、佳粉2号均不抗病,要积极培育适合保护地种 植的抗病品种。 (2)建立无病留种地或用无病土育苗。从无病株采种,或 采用营养钵育苗,避免种、苗传病。也可用55℃温水浸种15 分钟进行种子消毒,或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千克浸种2小 时,冲净晾干后播种。 (3)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高温堆沤,防 止病菌积累与扩散。 (4)避免喷灌。喷灌和滴灌都属于节水农业新技术,但在 此病发生严重的地方,为防止发病,采用滴灌或沟灌为好,沟 灌土表放干后及时浅中耕。

药剂防治:

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4000倍液、77%冠菌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3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


请关注作者:台风搞农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