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黑斑病和番茄枯萎病的识别和防治措施

番茄黑斑病

症状识别: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茎。果实上的病斑为 灰褐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稍凹陷,具有明显的边缘。果实 上少时产生一个,多时产生几个大小不一的病斑,虽然扩展程 度不同,但晚期病斑表面都产生黑色霉层。

发病规律:番茄黑斑病是由番茄钉头斑交链孢菌引起的 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丛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 遗落土中越冬,或在冬暖大棚越冬栽培的番茄植株上存活,为 病害发生提供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通过伤口侵入致病,通过 气流传播蔓延。病菌为弱寄生菌,但寄主范围广。通常植株 长势弱或果实上有伤口时易受侵染,温暖多湿的环境利于病 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农业防病措施。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及时追肥, 增施磷钾肥,防止忽干忽涝,减少果实伤口,使植株增强抗侵 染能力,减轻发病。

药剂防治:

从青果期开始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1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 粉剂400倍液等。

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和施药方法有哪些!

有关蔬菜常用农药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可参考:34种蔬菜常用杀菌剂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有关农业生产上常见的农药施药方法可参考:常用的12大施药方法介绍;有关农业生产农药混合施用的技术标准可参考:农业生产农药混合施用的技术标准


番茄枯萎病

症状识别:病叶自下而上发病,先从植株近地面处叶片 开始,逐渐向上变黄、变褐,逐渐焦枯。有时仅茎一侧叶片发 黄变褐,茎部自下而上凹陷,有的仅半边叶变黄。湿度大时, 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 程发展缓慢,一般15~30天才枯死。剖开病茎、叶柄、果柄, 可见维管束变褐,切茎挤压无菌脓滴出,而青枯病病叶虽然也 是绿色萎蔫,但病情发展快,切茎挤压可见乳白色菌脓。通过 以上特征,可将枯萎病和青枯病区分开来。

发病规律:番茄枯萎病是由番茄尖镰孢菌引起的真菌病 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 在种子上越冬,可营腐生生活。在冬暖大棚内栽培番茄时,病 菌可从幼根或植株伤口侵入寄主,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使 水分不能向上输导,导致植株失水,叶片变褐、坏死和焦枯。 病菌产生的有毒物质镰刀菌素,扩散开来使维管束变褐,加速 植株死亡。发病与土壤条件关系密切,发病最适土温28℃, 病菌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连作地、透水性差的地块、 移栽或中耕时伤根多、植株长势弱的发病重。根结线虫病重、 地下害虫多的地块发病重,因其危害增加了寄主根部伤口,所 以加重了枯萎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腐熟的农家肥, 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2)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西安大 红、强丰等耐病品种。 (3)无病采种或种子处理。设无病留种田或选无病单株 采种。购买的种子播前进行种子处理,用0.1%硫酸铜浸种5 分钟,沥去药液用水冲净,催芽播种。 (4)采用新土育苗或药剂处理旧苗床土。尽量用从未种 过番茄的土育苗。用旧苗床土需进行药剂处理。每平方米可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10克,与5~7.5千克 干细土拌匀,先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再把其余 药土盖在种子上。 (5)应用有机质改良土壤。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土壤中添 加蟹壳类几丁质,防病效果良好,长年施用鸡粪对防治枯萎病 也有效。

药剂防治:

发现零星病株时,进行药剂灌根和喷雾是 十分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常用药剂有50%苯菌灵可湿性 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 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用3~4 次。


请关注作者:台风天搞农业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