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诚邀。本人亲身经历,爱吃甜食不会得糖尿病。易患糖尿病的人有三种情况: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如: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熬夜等。
3、其他。如:怀孕期间导致血糖升高。
如果早期出现血糖偏高,但没有发展到糖尿病的时候,只要适当控制饮食,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就不会成为糖人。
对糖尿病知识,大家存在哪些误区?问题中所说,便是突出的一点。
有一些人认为,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甜食太多引起的。
其实,糖尿病发病过程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事实是,这个病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吃得太多,尤其是上班族,应酬聚餐多,运动锻炼少,脂肪堆积,人就容易肥胖,患糖尿病的几率就增加了。
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隐匿,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从没有症状到出现症状可能经过5-8年的时间,很多人首次都是并发症就诊,所以建议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及早发现高血糖。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了遗传、高热量、高脂饮食、肥胖、心理压力等。这些高危人群要注意:
1.年龄≥40岁。2.曾有血糖异常者。3.超重或肥胖、中心型肥胖。4.静坐生活方式。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6.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7.有高血压病史者。8.血脂异常。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9.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长期接受抗精神疾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本期名医: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时艺珊
糖尿病的“糖”字,会让人有了患糖尿病可能会和甜食有关的错觉。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可是和甜食没有任何关系,它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和/或作用的缺陷,胰岛素抵抗有关。
正常人平素摄入含糖较高的甜食,会导致体内的血糖陡然上升,这时胰岛会调动出相应程度的胰岛素,综合体内血糖使其保持平稳。
但是,如果长期高频度的摄入过多的甜食,这不但会让你变得肥胖,高频度的甜食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必然因素。遗传,肥胖,高频次甜食摄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会诱发糖尿病发生。
甜食对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年龄越大越容易罹患糖尿病。20-70岁,胰岛功能也会逐渐减退,大量甜食超出胰岛的调控能力,致使血糖调控失常,糖尿病发生,所以老年人要尽可能少食甜食。
作者:张鹍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注册营养技师,衡膳营养+营养大使,头条号鹍航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