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刀尖舔血的缉毒先锋

资料图:李文(前一)与战友穿越铁丝网

今年6月初,广东边防总队机动支队四级警士长李文当选“公安边防部队第二届优秀带兵模范”,荣立个人一等功。李文的兵服他,不仅是他的科学方法、赤诚真心,更是因为他够过硬,特别是那些刀尖舔血的缉毒事迹,让官兵广为赞叹。

8年31战 败绩:零

毒品,和平时期的“刽子手”!深圳因地理位置及交通网络上的便利,常常成为贩运毒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中转站。面对白色浊流对特区侵蚀危害的严峻形势,2007年3月,李文所在的广东边防总队七支队奉命组建侦查队。特区缉毒战线又增添了一支新生力量,而李文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名战士。

缉毒侦查,干的是一项秘密、隐蔽的特殊工作。李文常参与的潜伏、跟踪及抓捕是所有工作里难度和危险系数最高的环节。

2010年12月15日,支队侦察队接到线报,有一伙毒贩在深圳福田上沙和下沙区域活动,要求李文带领17名战士在毒贩活动的地点设伏。

当晚19时许,毒贩正准备交易,但武器情况不明。李文冒着随时可能被车碾压、被嫌疑人伤害的生命危险,把战士护在身后,第一个冲向毒贩的车辆,凭自己过硬的军事素质果断拉开车门成功制服了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毒品1000克、“六四”手枪1支、匕首1把。

在李文抓捕小组的配合下,支队侦察队成功缴获各类毒品近20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参与任务的战士张喜滨回忆到:当时执行任务的战士都很紧张,很害怕毒贩手中有武器,李文班长对大家说,我先上,你们跟上!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才克服了恐惧心理,接连抓捕了4名毒贩。

又一次,夜袭毒工厂。凌晨4点,行动指令下达,李文带着特战小组快速破门后,正在床上的男性嫌疑人拉开台灯,瞬间的惊慌后,右手往枕头底下正要掏枪,左手快速辅助子弹上膛……一个黑影已扑上去,李文双手死死按住枪,保持枪口朝墙。三名战士刚反应过来,迅速扑上去夺枪、抓捕、上烤。

“吵什么!”里间传来个声音,门已半开,一男子睡眼惺忪出现,发现不对立即将门往回关。

资料图:李文(中)正在与队员研究夜间搜捕毒贩方案

李文将夺下的枪一甩,从床上顺势翻滚到床沿,没等站稳,右肩顺势向门冲撞;门被猛力撞开,嫌疑人被猛力撞得失去了平衡倒向后面的电视柜,一时间柜子上的多个玻璃器皿砸了下来……李文一秒没迟疑的扑上去,死死按住嫌疑人;这时,柜子上的电视机摇摆后,重重的扎在了李文的背部,李文丝毫没顾及。战友上前协助上铐后,李文才发觉双手和左边脸颊火辣辣的,在混乱中被玻璃碎片割伤,右手掌还有玻璃碎片扎到肉里。

随后,在里间床头搜出手枪一支,子弹5发。此次行动缉缴冰毒31.75公斤、液态冰毒269.5公斤、制毒液体2400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险情他经历了24次。8年来,李文参加缉毒行动31次,险情不断,但败绩始终为零。

像子弹一样向目标扑去

生存,或死亡?就看能否从李文眼皮底下逃走。李文见过穷凶极恶的:开车逃逸的,子弹上膛的,还有迎面砍来的大刀,甚至身染病毒的更要特别注意……李文说,哪怕是用嘴咬、用手抓都有致命的危险,因为这都有可能传染艾滋病。

抓捕行动只是一瞬间的事,最难熬的就是“出外线”。为了掌握、找到线索,有时需要长时间的潜伏跟踪,还要防止被“老练成精”的不法分子识穿。常常是白天顶着酷热,晚上还要忍着蚊虫叮咬,甚至有“在货柜车里整整闷了两天”。

一次,为了端掉一个制毒窝点,李文和侦查队员在一个工业区附近租了几间民房,蹲守了两个多星期。李文每天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到窝点周围,以捡垃圾作为掩护观察情况,甚至还每天都不能正常吃饭。有时,嫌疑人去酒店、歌厅,李文和战友只能在暗处盯着,不能暴露。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个制毒窝点终于被捣毁,缴获冰毒40公斤。任务完成后,李文才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美美地睡了一觉。

据不完全统计,李文先后70多次完成缉私、缉毒重大行动,24次化险为夷,亲手抓捕嫌疑人81人,缴获各类毒品累计100公斤以上,11次不同程度负伤。(廖键)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