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开放ROOT保修折射互联网思维

今天,在酷派官方社区里有一个官方公告引发了诸多的关注。酷派宣布了全新的“大神系列手机ROOT保修规定”,我们解读这个新规的精华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 酷派大神手机被ROOT,各授权服务商应免费使用官方工具,升级官方最新系统版本。也就是说,售后部门不能再因为是ROOT后的手机而强制收取任何的恢复及升级费用,这个OPPO在之前也有这样的规定,只要售后能用软件救回来的机器都是免费维修的,而像华为的要收50元的升级费用,而HTC我们在售后暗访时碰到的就是直接说你是ROOT过的,必须付费维修。

第二, 如触摸屏、液晶显示屏、喇叭、听筒等硬件故障,被ROOT的仍然保修。用户手机超过保修期、入液、外力损伤等情况的仍然按非保修判断。这一点接着前面的说,对于用户来说,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喜欢玩机的用户来说是个福音。因为按现在的保修政策,只要你ROOT的,甭管是不是硬件问题都必须付费维修,而酷派这个新规在于废了这条所谓的“铁律”,分清楚责任,是硬件就是厂商的问题兔费就免费,是因为ROOT的问题造成的,就按“如确实无法升级官方系统版本恢复,则需要非保修返厂维修,具体报价金额以厂家根据分析的原因而定。”的规定报价。

第三, 最关键一点,就是“酷派大神手机被ROOT,手机在15天换机期的,软件类或体验类故障给予免费升级到官方最新系统版本,仍有明确的硬件故障且无入液、外力损伤等情况,才允许换机。”这代表着,新机到手你就可以马上ROOT并刷机,而不用像现在一样纠结,是要保修了还是要玩机的乐趣了,有了新规你可以马上ROOT并刷机,跟硬件完全无关。

刷机及厂商内置乱像让ROOT成为直接需求

前面我们一直在说ROOT,到底什么是ROOT?简单说,就是在Android系统中的超级用户一般命名为root,相当于Windows系统中的Administrator,具有系统中所有的权限。打个比方,将一部手机的操作系统比作一个房子,那ROOT就是这座房子的防盗门。

ROOT之前你只能在自己房子玩,房间里有什么就是什么;ROOT之后别人随便可以进你的房间,也许是朋友,也有可能是怀有恶意的人……既然ROOT有保护用户安全,维护用户权益的作用,为什么这么多的用户还要去ROOT了?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就是刷机,也叫刷ROM,就是在A品牌的手机上刷入B品牌专用的ROM或UI,或第三方的ROM。

目前中国安卓手机的各种ROM加上UI大约有近30个类别,知名的刷机软件诸如中国派全能刷机助手、刷机精灵、刷机大师也有数款,每个月的刷机量在千万级/次以上,按华为、小米、联想等活跃度较高的几款机型在各大刷机平台的数据进行估计,平均刷机人数占整体用户的10%左右,并不断呈现上升趋势。

用户为什么会刷机?以前是因为硬件资源配置差需要ROM优化来提升效率或省电,比如通过优化能让1000元的手机能达到2000元级产品的流畅度,现在是因为它可以让用户享受不同UI所带来的不同的用户体验,这是一部分玩家级别的中高级用户的潜在需求。

厂商为什么要推荐刷机?这分为被刷机和主动刷机两大层面,被刷机是因为产品本身的UI做得不太符合用户需求,用户需要DIY来满足自身的个性需求,而主动刷机则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上,通过UI来让用户先期熟悉本品牌产品的若干特点成为粉丝,同时占据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这方面,MIUI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而另一方面则完全是一种负能量的体现。说白了就是某些手机厂商联合运营商,预装很多烦人的应用来打造封闭的生态圈,而又以各种措施妨碍消费者获取管理员权限(即我们说的root权限),强迫消费者接受这些应用。关键是这些内置的应用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用户根本无法适应,所以谋求ROOT权限自我进行应用软件的选择就成为了用户的心声。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如果用户想进行反抗谋求自由卸载应用软件的权力时,厂商就会以用户私自获取root权限为由拒绝保修,即便是硬件质量问题也一样。这些行为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也存在泄漏消费者隐私的隐患,阻碍了手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这次酷派发出ROOT也保修的公告,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一个趋势,就是厂商不再对用户进行简单粗暴的掌控,而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让用户来自我决定手机的应用类别,给予用户充分的自主权,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体现的一个具体例证。

同样有这样的政策的还有OPPO,只要能刷机维修的都不用另外付费,鼓励用户去自我的探索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实现,据说这也是陈明永思考许久,在听到相当多OPPO用户的实际诉求之后,才下决心放宽对ROOT权限的封闭,将主动权还给用户。

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在当前的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你的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

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你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互联网思维也必然要体现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还给用户ROOT权限就是平等开放的第一步,而作为互联网思维的5个关键词之一(便捷、表达参与、免费、数据思维、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告诉我们,任何商业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户,都是让用户满意,这才是当前所有厂商都在探索的互联网思维的真谛。

传统企业高举互联网思维的华丽转身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向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这个理论在手机圈内最好的诠释就是小米手机的成功。当初“中华酷联”都想看这个新小弟的笑话,没有线下渠道支持,没有运营商的大背景,看你如何卖得出去?但是小米手机的粉丝经济、饥饿营销、高配低价超期供货、抢购模式等等以前在手机圈内闻所未闻的新营销模式将这些大佬们的眼镜打得粉碎,也成就了面市第三年销量跨入前三的奇迹。

其实我们分析小米的成功经验,说到底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高配低价),以用户体验为核心(MIUI的本土化UI体验),同时兼顾资源整合(以用户拉力拉动运营商及黄牛),虽然很简单的成功经验,但是却融合了诸多方面的成功。

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学习精神,看到小米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学习和探索。华为将荣耀分离出来做电商渠道的摸索,酷派的大神成为了互联网思维下的单飞产物,而中兴移动推出的努比亚品牌专打电商,也算是摆脱了原来与中兴通讯非亲非敌的尴尬处境,而在功能机时代称霸一时的天语也推出了Nibru的电商系列,这些都是传统厂商运用互联网思维对用户群体进行分析之后进行的战略调整,特别是以中华酷联为首的四大金刚其中三家都转型成功,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商品牌系列产品。

根据赛诺咨询的数据显示,在购买手机流程中,已经有63.3%的中国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完成决策或者实施了购买。而随着80后、90后消费群体的进一步崛起,网络购机用户的比例还会逐渐增大。国泰君安此前发布报告称,未来三年内运营商渠道、社会渠道(包括代理、分销)和电商的手机出货比例会在4:4:2左右。

除了这些传统企业的转型,像主打不将就的一加手机,还有情怀的锤子都是先从电商着手进行拓展,而挖掘这些新兴品牌的管理团队,大多都是传统行业的从业经验,在独立操盘后却大力发展电商模式,除了本身实力难以应对传统渠道分销模式的残酷竞争环境,更多的还是对电商模式远景的看好,就像酷派电商产品线总裁祝芳浩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电商模式的运营思路。这就是传统企业互联网思维的华丽转身,不仅仅是在产品线及销售模式上,更多的还是在于人员的思维上,也就是说我们说的“模式好转心难转”,但是当一个传统的手机厂商,从上至下都用“互联网思维”洗脑,完成一个华丽的大转身,那对于像小米这样的纯电商平台对手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大小荣,真正的电商巅峰对决,也许才刚刚开始!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cn314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