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成河涌水质差 白云、天河黑臭涌居多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熊佳焰) 昨日,广州市环保局公布了今年10月广州全市主要河涌水质监测情况,记者仔细梳理发现,全市64段河涌中,仍有37段河涌水质属于劣五类,占比接近六成,其中,有15条河涌出现黑臭,这比8月、9月的14条多了一条。其中白云、天河黑臭河涌居多,两区部分河涌水质几个月来看一直维持在差的状态,未见明显改善。此外,东濠涌从今年6月以来,连续5个月水质达标,基本呈现IV到V类水的情况,证明河涌经过治理后,水质确实能得到改善,其余黑臭和水质差的河涌仍有治理空间。
37段河涌劣五类水质
记者了解到,从5月开始,广州主要河涌水质状况发布系统进行了改版,并新增10条河涌。新版河涌水质发布平台显得比较复杂,而60条河涌也分为64段。
记者梳理10月监测结果发现,在64段河涌中,仍有37段为劣五类水质,占比约六成,劣五类河涌的数量跟8月的44段、9月的39段比一直有所下降。
在新版的河涌水质发布系统中,又将劣五类水质细分为劣V类-1~劣V类-5,记者梳理发现发现,广州10月份水质最差、最黑臭的劣V类-5河涌一共有9条,9条为最差的劣V类-5水质,分别是:白云区的白海面涌、跃进河、新市涌、海珠区的康乐涌、天河区的程界涌、棠下涌、深涌,以及黄埔区的南湾涌、番禺区的丹山河。
东濠涌水质持续改善
记者发现,越秀区东濠涌水质继6月后持续达标,比起5月有明显好转,而7月和8月水质都为IV类,9月属于V类水,10月达到了IV类,水质持续改善。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