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曹家巷 金牛坚持“群众是英雄”观念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宋建琴)曾经的曹家巷,红砖外墙、破旧不堪,但说要“改”却不容易,它曾经十年都改不动。18日,金牛区区长白国欣在谈起曹家巷改造时说,“北改”中曹家巷使用了“曹家巷工作法”,就是强化“群众是英雄”观念,最大限度发挥群众的作用。目前,这个方法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不少成都人还记得,过去那里是破旧的红砖瓦房,还有拥挤不堪的临街菜市。由于众口难调的利益诉求,高昂的拆迁成本,曹家巷曾经十年改不动。2012年,成都市金牛区委、区政府把“曹家巷”作为北改的“第一改”,现在已经顺利完成了拆迁和上市。在推进曹家巷的改造中,金牛区探索形成了以“基层群众工作一二三”为主要内容的“曹家巷工作法”。
白国欣说,这个工作法就是强化“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就是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团结、引导‘英雄’正向发挥作用,自觉变‘政府主体’为群众主体;突出‘两大依靠’。”白国欣做了一个归纳,靠群众组织去做群众工作,靠多数群众去做少数群众工作,从而实现“群众工作群众做、群众矛盾群众解”;坚持“三项原则”,就是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坚持社会协商原则,坚持依法依规原则。
也就是这种做法,在“北改”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白国欣说,金牛区准备把 “曹家巷工作法”推广应用到更多的领域。“比如,我们在市场调迁改造中,会充分听取商家的意见,大家一起来商量怎么改?什么时间改?再如,我们在老旧院落整治中,成立了居民自治组织,让居民自己决定院落管理事务。还有,我们在确定重点民生项目时,也都邀请市民代表参加,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验收,整个过程,市民代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