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门功课第一的学生,未必是最优秀的学生

功课门门优秀,考试次次第一,这种“学霸“级的目标可能是绝大多数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心愿。但门门优秀就真的好吗?考试第一背后的代价是什么?考试成绩与热爱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读完吴非老师的这篇文章,或许您对门门优秀会产生一些新的看法。门门争优秀的学生,是最没有出息的学生

当年在大学,有次古典文学课,老师在讲宋词,发现前排两个学生在低声背《马列文论》(因为明天要考试),很气愤地脱口说了一句“门门考优秀的,是最没有出息的学生”。

他的话严重打击了正在“争取门门考优留校”的学生,也让真正爱读书的学生松了一口气:毕竟老师不糊涂。当时很多人已经看出,在大学“门门考优秀”,不过是平庸者的选择。

一些“门门考优秀”的学生,除了死死盯住考试成绩,对很多应当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毫无兴趣。他们对20世纪80年代社会发生的重大改革,漠不关心,他们甚至不能正常地、文明地与他人交流。

当年大学也争“三好生”。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春季入学,我们这些“高龄学生”已届而立之年,但体育课上也有人拼了命跑,不是爱运动,是想考“ 优秀”,因为要“争三好”。

那种场景很难忘也有点难堪。和幼儿园小朋友争戴小红花不同,个别同学还学会了拉票、请客送礼甚至打小报告。——经过那样的“师范”教育,毕业后当教师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呢?

只看重成绩,忽视学习品质和趣味,后患无穷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带着同样的困惑从学校退休。“门门考优秀”仍然是很多学生的选择。他们从小就瞄准考试,“门门争优秀”。家长鼓励孩子,教师诱导学生,功利的社会环境,必然会有落后的教育观泛滥。

我的学校禁止成绩排名,但年级组有人热衷于此,家长也强烈要求公开以激励子女,有班主任不计后果,每每排名次并告知学生。

曾有学生一个学期内从年级排名第一变成班级倒数第一,原因是他从小学就“门门第一”,从没做过“班级第二”。高二学期结束年级组排名,他发现自己落到“年级第五”,于是情绪一落千丈,两个多月中,无法调整情绪,全面崩溃。

家长和班主任教师束手无策,求助于我。我惊讶之余,发现所有劝说都无济于事,只能建议他休学。所幸他迷途未远,听从劝告,用了一年时间,逐渐恢复过来。第二年高考,他谨慎地填了一所普通院校,成绩公布后,发现考分超过北大录取线七十多分。

又过了多年,我发现他能正常地对待工作和荣誉时,内心才感到一点安慰。在童年少年时期,一个孩子为“门门优秀”付出了如此重大的代价,这是很沉痛的教训。

经历这件事,我也深切意识到,家长和教师只看重成绩,忽略了他们的学习品质和趣味,后患无穷。盯住考试成绩,想“争第一”、“当老大”的学生,有可能意志脆弱,一触即溃。我的教学经历中,多次听闻这方面的惨痛教训,然而仍然不见人们醒悟,一批批地如飞蛾扑火。

考分最高的学生,未必是最优秀的学生

近年流行一个词——“学霸”,也有学生津津乐道如何当“学霸”。所谓“霸”,无非是考试必胜,永远“不出前三名”。有经验的老师会知道,在一所学校,或是在一个班,考分最高“排名第一”的学生未必是最杰出的学生。

但凡“学霸”,学习目的很明确,他们不关注自己是否有这个方面的学习能力,也未必去思考这个学科对建构个人知识系统的价值,而只知道这个科目的考试成绩他也要考第一。只有逢考必胜,才能获得想要的一切,至于他想要的“一切”究竟是什么,可能根本没有细想过。

我多年在高中教学,有些学生刚升高一就摩拳擦掌,“急吼吼”地等待第一次测验;刚到一个新班,迫不及待地打听同学的中考分数,分析他们的“强项”和“弱项”,打听他们课外在哪里补习,打听他们的家庭教育背景,打听任课教师对他们的评价……

很多老师都认为,这类学生,即使学习不需要督促,考试成绩优秀,但以后的麻烦将会很多,他们的学习一般没什么趣味,与同学相处也不太融洽,特别是走出校门之后,很难有与他人共处并合作的能力。

把考试成绩看得过重,用过多的精力去“争”,这类学生往往没有什么空闲时间去“思”。他的生活也没有什么趣味和情调,因为他总在琢磨:“他(或她)这会儿在干什么呢?”他始终有龟兔赛跑的阴影,唯恐一着不慎而落后,于是他始终不敢轻松,要“查漏补缺”,要找些题目来做,要去上辅导班……

保持对知识的持续学习激情,比分数和名次更重要

总之,惶惶不可终日,不让自己闲着;考试结束,他千方百计地打听“对手”的成绩,高之则喜,低之则忧。他的气度变得狭小,他容不得别人超过他;如果实力相当,他则会盼望对手失误,甚至盼望对手生一场病。最可悲的,是他不懂得靠智慧,而只是靠“努力”,永远不休息。他不愿课堂学习的规则被改变,因为他已不太能接受变化,他只能适应拉力赛式的考试。

在学生大学毕业一段时间之后,我也曾问过一些当年的“考试尖子”,对“门门考优秀”有什么体会,他们的回答很有意思:“离开学校,没有考试了,就没有意思了”,“现在想想,当时很可笑,太累了。”

我多次听到大学教授感慨,高分录取来的学生,对专业内涵缺乏认识,没有深入学习的兴趣。当今的应试教学,错在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一味鼓吹“竞争”,“一考定终生”的评价方式,让有天赋的学生不能顺其天性得逞其能,一道“达标”的绳子驱赶亿万学生齐上跑道。

因材施教,在基本学习任务能完成的状态下,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长,保持对某一领域知识持续的学习激情,这比分数和名次重要。无论高考和中考成绩有多么出色,其实都不大可能考出“热爱”来。

(来源:人民教育)

诚邀您加入家有熊孩子忠诚度计划,请加微信(JYXHZ-1)。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