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席面 | 农村过事的讲究

咱们渭南人过事,特别是红白喜事,看得很重,办的好了也是主家的体面。关中农村“过事”非常讲究,“过事”当天首先开“执事单”,确定“过事”当天的分工。

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当“总管”,所有帮忙的,如烧火的、挑水的、请客的、看酒的、端盘子的、买菜的、洗碗的,都叫做执事。

过去农村民风淳朴,一般谁家过事,全村人都来给帮忙。现在农村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执事”难找,都改成请服务队,从置办酒席到搭棚,再到锅碗瓢盆座椅板凳租赁,还带司仪,一应俱全。所以乡党们都不用当执事,过来“座席”就行。

关中农村“坐席”非常讲究,一般桌子四面分上席和前席。渭南人待客厚道热情,往往一席吃下来要将近3、4个小时。

农村坐席,比较注重礼节,坐席安排位置往往要费半天时间,你推我让。老传统的席面上,长者相当受到尊敬礼遇,老关中尤其讲究,只有上位两把椅子有扶手,初上席就座,没有餐具,只有等长者就座后由长者分发餐具,每道菜要由长者动过筷子后才可以吃。

现在,在渭南农村过事还是比较常见这种席面的,城里边就很难吃到一回正宗的了。你多久没有吃席了?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