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生命缘》一位七岁女孩捐献器官的感人故事

导语:这台换心手术,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1200公里,是从捐献者所在的北京到受体所在武汉的距离。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换心手术,8个小时,是给医生完成取心到心脏复跳的时间。男孩乐乐,今年只有四岁,他患有一种罕见的心肌病,从两岁开始,心脏向全身输血的功能越来越弱,生命随时面临死亡威胁。这台以心换心的手术或许将重燃小乐乐生的希望,但同时也意味着,另一条小生命的逝去,而她,仅有7岁。

北京友谊医院病房里的女孩名叫靓靓,今年七岁。她被确诊为大脑畸胎瘤,这种病的发病率极为罕见,病程进展异常迅速。在辗转了几家顶级的脑外科医院以后,女孩的父母仍然被告知靓靓得的是一种不治之症,手术的结果也只有两种,要么变成植物人,要么根本下不了手术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年仅七岁的靓靓就从一个原本健康活泼的孩子,变成现在已经失去了意识,并且她的生命随时可能停止在某一刻。

然而,在承受了巨大悲伤的同时,这对善良的父母,想到的却是不要让更多的人,经历他们的苦难,他们决定把女儿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2015年2月2日,5点32分,靓靓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也是从这一刻起,之后8小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任何差错和闪失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千里之外的武汉协和医院,乐乐在等待着换心手术,他患有一种罕见的心脏病,而心脏移植是他继续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尽管心脏移植手术意味着重生的希望,但也同时意味着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4岁的乐乐还不懂得换心手术对他意味着什么,他紧紧依偎在妈妈的怀里,而这也许是母子最后一次的拥抱。

因为心脏移植的复杂性,一台换心手术的完成,要7、8个外科医生同时上台手术,加上其他的工作人员,一共需要近30人的配合才可能完成。

除了手术的难度超高以外,最最重要的是时间的衔接必须做到天衣无缝,从取到供体,到移植给受体的时间,最好控制在8个小时以内。8个小时,需要完成一台跨越千里的换心手术,这在世界外科手术界,都算是顶尖的团队作战了。

10点51分,就在乐乐进入手术室,开始麻醉和前期准备的时候,从北京飞来的航班也准点落地了,医护人员马不停蹄地带着这个承载着靓靓一家人大爱的心脏赶往医院。这时靓靓心脏停跳已经5小时19分钟了,距离手术已经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

换心手术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体外循环,用机器代替心脏的工作。

体外循环建立后的3分钟,乐乐这颗严重病变的心脏就停止了工作。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需要依靠机器来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这一个小时也是最危险的,一旦这个环节出现问题,作为对缺血缺氧最敏感器官之一的大脑,将会遭受非常大的打击,有缺氧甚至坏死的可能。同时,肝脏、肾脏和肺部等全身多个重要器官也将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

终于,两地医生携手,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靓靓离开人世后的8个小时内,她的心脏,在另一条生命中,开始了新的跳动。

乐乐闯过了手术第一关,接下来,他还要面临术后感染、败血症、心力衰竭、排异等多种并发症,这一切都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与此同时,更感动的是靓靓的父母,他们不仅捐出了孩子的心脏,也捐出了孩子的眼角膜,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眼库,靓靓的角膜也即将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根据排队等待的时间先后,医护人员先联系了3岁的孩子浩浩。

浩浩患的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家族性的角膜疾病。浩浩的姐姐也是因为同样的疾病,双眼失去了光明。一个家庭,两个孩子,都看不见东西,这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最最痛心的结果。

2015年2月4日,角膜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很快,靓靓的眼角膜就被移植到浩浩的眼睛里了。

与此同时,在手术室内,靓靓的另一支眼角膜,移植给一位68岁的老人。这只角膜,也将让老人的一只眼睛,重见光明。

靓靓的离开,对于她的家人来说是无比悲伤的,但是她伟大的父母,却愿意用自己的悲痛换得他人的健康和幸福。靓靓的心脏,还能继续在这个世界跳动,靓靓的眼睛,还能继续欣赏美丽的风景,死亡虽让人悲,能延续他人生命却让人欣慰,这种特殊的生命之缘,让靓靓的生命,得以继续绽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BRTN北京卫视!

举报
评论 1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