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模拟溺水 学习急救知识

■一名女孩在用救生绳救助“溺水”对象。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冬冬 实习生/曾雯 摄影报道) “小朋友在游泳时应该注意点什么?”“溺水时应该怎么自救?”近日,桂城街道“社区儿童安全2小时”进社区系列活动走进三山新城,吸引了近50名家长儿童共同学习儿童防溺水、儿童居家安全及基础急救知识。
“游泳前需要做什么?”来自3E香港国际危机管理有限公司的刘永辉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把50名家长儿童带到户外的篮球场处,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家长和小朋友讲述游泳的注意事项。
“游泳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否则在游泳的过程中很容易抽筋。”随后,刘永辉便带着小朋友沿着篮球场跑了几圈。全场最热闹的要数小朋友模拟溺水环节。来自中区的小英今年8岁,她按照主讲人的要求,在篮球场上“游泳”,由于她没有做准备运动,游着游着发现腿部抽筋,身体逐渐出现不平衡,陷入“溺水”状态,于是她张开双手不断“挣扎”,向岸上的小伙伴“求救”。
就在这时,一名英勇的女童拿起堆放在一侧的救生绳扔给“溺水”的小英,用自己的力量把小英“拉”了回来。这位英勇的女童赢取了现场的阵阵掌声,但是她用这种方式去救小英,是否正确呢?
“把救生绳扔给溺水的人,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又不完全正确。”刘永辉分析道,首先一个溺水的人的求生欲望是非常强的,力量也无穷大,发出救助的人最好是把救生绳的一端绑在就近的柱子或者硬物上,不要拉扯着绳子,以免被溺水的人拖下水,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次,最好是把救生绳绑在救生圈上,然后向溺水的人抛出救生圈,这样的组合才是最佳的救助方式。听完讲解后,家长和小朋友都表示受益匪浅。
据了解,“社区儿童安全2小时”进社区系列活动由南海区三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桂城街道妇女联合会、桂城教育局以及3E香港国际危机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活动向儿童普及儿童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火安全及火场地震逃生等8种主题安全知识,从而在桂城建立全方位的社区安全教育机制,普及社区安全教育,形成社区安全教育网络。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