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看看解放军装备中的外国元素!

在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过渡阶段。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物力、财力及军工制造水平有限,后方的补给时常不能满足前线需求,直接使用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武器装备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子弟兵手拿外国枪、头戴外军钢盔的情况一点儿也不稀奇……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除之前缴获/接收他国的武器装备外,解放军逐步使用本国的制式武器装备,慢慢将自己的体系完善。这里,不知有个细节大家是否注意到:在解放军的制式军品装备中,到底有哪些装备是直接借鉴外军的设计元素呢??

话不多说,来盘点一下吧!

55式军服:

首先要介绍的,肯定是解放军55式军服。55式军服是为配合实行军衔制而诞生的,于1955年10月1日起开始在军队中配发。55式军服突破了之前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将军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大类,是我军军服历史上一次大改革。

从款式、风格上看,55式军服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苏俄军服的设计思路,同时根据我国自身特点,结合了不同革命时期的军服样式。

身穿55式将官礼服的陈赓大将

苏军将官54礼服

说个具体例子,55式将官礼服,采用双排扣大翻领西服样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当时苏军将官54礼服。但领口和袖口的刺绣样式,却改为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松枝、松果。

50式快艇风镜:

为海军配发的50式快艇风镜,其款式、造型,明显模仿了二战时期美军风镜。

缘由很简单,当时国民党军队大批接收美国援助军备,解放战争结束后,我军搞到不少美蒋遗留物资,看到这款美军风镜用着还OK,就直接仿制出了50式快艇风镜。

越战时期美军风镜

电影《黑鹰坠落》中男主角使用的风镜

2003年伊拉克前线美军女兵使用的风镜

此种风镜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时间很长,大体上从二战一直用到了2003年第二次海湾战争时期,可谓相当之经典啊。(暂忽略具体版本间的差异)

早期军用信号手电

这种手电包含红、绿两种变色镜片,配有遮光罩,能够发出白、红、绿三种光线,主要用于夜间侦察时的照明、信号联络。

这是啥手电?哈哈,估计德粉一眼就看出来了!解放军在上世纪60-70年代,仿制了东德(民主德国)军队的信号手电(东德大体沿用二战时期德军信号手电)。

白刃战刺杀防护服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比较重视白刃战训练,非常流行“铳剑术”。为配合训练,日军手拿木枪、身穿全套护具进行刺杀练习。

抗战时期八路军进行刺杀训练

抗战时期国军进行刺杀训练

八年抗战中,无论是我军、还是国民党军队,均进行过白刃战刺杀训练。在老照片中不难发现,有不少训练护具都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

上图为文革时期解放军练习刺杀术的场景

解放后,我军始终保留着刺杀练习这一传统科目,因而按照当年日军的训练护具制造出类似的产品,其款式、用途与当年日军的类似。

50式军用水壶

从造型及背负方式上看,解放军早期军用水壶,大体上是仿制了日军水壶。

大家可以看到,日军水壶主要包含帆布织带与壶体两部分,其中一条帆布织带穿过瓶塞将其固定,士兵可通过另一条较长的带子将水壶斜挎于肩部。对于我军50式水壶来说,不考虑细节因素,无论是款式设计、还是使用方法,都与日军水壶相似。

65式伞兵刀

最后再介绍一款明星装备吧——解放军65式伞兵刀。65式伞兵刀专门为空降兵配发,刀具为双面刃,其中一面带钩刀,重量轻、造型简单。伞兵刀既可用于割伞绳,又可作为防身武器。

65式伞兵刀是我军原创装备,但与之配套的刀鞘,却带有很强的美式元素。说白了,就是模仿二战时期美军M8刀鞘制造的。二者的用料、造型大体一致,只是M8刀鞘的固定部分为美军装备典型的“帆布+S挂环”设计,而65式伞兵刀的刀鞘则使用了“牛皮+套环”的固定方式。

就说这么多吧!对于今天这个话题,肯定还有许多案例值得讨论。本文抛砖引玉,欢迎广大网友前来补充、指正!

本文转自军品志欢迎访问

友情提示:本文章为军品志网友“sundadi”原创。如若与作者互动请搜索“军品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自军品志以及作者昵称!

查看最新的军品资讯,军品评测,网友精彩原创等军品相关内容可订阅军品志微信公众账号:junpinzhi2015(长按复制)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