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法:为啥中国司机必须坐在左边?

关注我们:微信公号“autochelizi”,或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车厘子致力于成为汽车人自由联合的平台,欢迎爆料、吐槽,来稿邮箱2789528445@qq.com
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古代有一种名叫《仪制令》的交通规则,始创于唐朝,盛行于宋代。
当时交通工具简单混杂,有车、船、轿子、牲口几大类。
车类主要有太平车、囚车、陷车等,船类主要有官船、哨船、渔船、快船、战船、大小海鳅船(也属官船)等。
轿子类主要有山轿、兜轿、凉轿、暖轿等。牲口类主要有马匹、驴、骡等。
面对交通工具混杂,秩序混乱,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朝廷下诏,令京都开封及各州,在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木牌,上书《仪制令》作为交通规则,人人都要遵守。到南宋,这一交通规则又由各州扩大到各县,而且由悬挂木牌发展到刻石立碑永久示人。
在今陕西灵崖寺大殿左厦房还存有《仪制令》石刻实物,在竖刻“仪制令”三个大字下方,并列四行竖镌小字:“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这里的“避”应作“让”理解。如果剔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尊卑糟粕,这一交通规则与现代的“礼让三先”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我国现今行人和车辆都遵守着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相传,这条交通规则最早来源于古代军队的队列规定。原来,古代有了军队之后,当两支队列路遇时,因为战士们右肩扛着矛或剑等兵器,只好把左面让给迎面而来的军队,自动靠右边行走。
久而久之,成了一条古代军队之间互相遵守的交通规则,代代相传,直至今日。现在我国的司机座位都设在左边,以利观察路况,便于安全行车,就是据此而来的。
清朝末年,政府成立巡警部,用洋人做顾问,颁布的交通规章完全是欧洲式的,于是靠左行驶就变成了靠右行驶。晚清兰陵忧患生著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其中一首竹枝词专写新交规颁布后的北京交通:“靠右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自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说明有很多司机不遵守新交规。
后来国民政府制定的《国道交通规则》,汪伪政府制定的《卫兵指挥交通规则》,都要求行人和汽车靠右行驶,想超车,得从左方加速,简直跟今天一模一样。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沿袭了这一规则。
----------------------------------------------------
车厘子,由几个闲得蛋疼的华南汽车人于2013年某个月黑风高夜发起,如今已经壮大成为来自天南地北的车厘子家族。车厘子大叔将继续奉上如车厘子般新鲜多汁、酸甜有味的文字,为所有汽车人提供居家旅行蹲坑刷屏的必备良品。
关注车厘子请在微信上搜索“车厘子”或“autochelizi”,同时也可在今日头条、搜狐、Zaker、腾讯、网易等手机新闻客户端直接订阅。欢迎微信勾搭车厘子大叔,来稿邮箱:2789528445@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回复煮火锅:妹纸,天气这么热,我想和你在车里一起煮火锅!
回复宫斗:哎呦喂,原来老外的宫斗戏拍得比中国好多了
回复薏米水:一杯薏米水的故事
回复盗墓:开什么车“盗墓”才会显得更专业点?
回复南京车祸:如果一辆4吨重的卡车以200码速度撞击宝马740会怎样?
回复五十度灰:性感爆了!今年会流行“五十度灰”色系车型吗?
回复牛逼:八张图告诉你特斯拉和i8到底谁牛逼?
回复都敏俊:都敏俊把持了400年,赢得了北京现代15秒吗?
回复7080:《千万别让老婆知道!汽车圈多少7080后都当老总了》
回复前戏:《野帝昨夜做足前戏,可惜关键时刻没挺住……》
回复专访:《大佬必学之专访必杀技——打死也不说!!》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