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父亲为照顾两个女儿 放弃高薪工作去卖豆腐

向常文闻着刚做出来的热豆腐,心里期望着能够靠它养活一家子。(记者 张媛 实习生 杨丽丽 摄)
倾诉人:向常文
地点:向常文的豆腐磨坊(天元区消防大队正对面,众和汽修往里50米)
株洲晚报9月14日讯(记者 杨如)“先将压豆腐的木框摆好,再把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慢慢地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再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上面用木板压好,再用石头压好……”47岁的向常文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做完最后一道工序,他说,再过一阵,揭开木板和豆腐包,用刀割成一块一块,就是香嫩可口的豆腐了。
从最先把黄豆浸泡,再到豆腐做好、分块,需要近10道工序,精细又需要耗费体力。向常文做豆腐用的是传统做法,豆腐的生产原料,也是他从怀化老家买来的,可谓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豆腐。
他的豆腐磨坊在天元区消防大队正对面,设置齐全,有黄豆磨浆机、豆腐架和很多木框,还有一个水泥砌的灶,上面有一个硕大无比的锅。他说,这是区分传统豆腐制作和现代简易制作的标志。
有一谚语: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原本是土建工程师的向常文,有着高薪的工作,而现在却转行做豆腐、卖豆腐,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难言之隐呢?
妻子嗜赌成性 离家出走
向常文的豆腐磨坊旁,有两个孩子骑的玩具车,这是他2个女儿的,他的女儿一个6岁,一个4岁,大的上一年级了,小的上幼儿园。
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顾2个女儿,白天有空就做豆腐,因为没有时间推着车子出去卖,他的豆腐磨坊并没有多少人知晓。
2008年,向常文在某办事处上班,结识了一位在工地上做工的贵州女子,比他小18岁,半年后,他们结婚了。“结婚以来,她跟着我,贫穷过,也风光过,贫困时,她是个老实的女孩,风光的时候,她染上了赌瘾。”向常文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
2009年5月,大女儿降临,向常文深情地对妻子说,现在什么家务活都不要做了,一心把女儿带好就行。事与愿违的是,妻子并没有因当了母亲,而戒掉打牌的恶习,而是想尽办法,去外面打牌。大女儿1岁时,妻子不想带,就被送进了幼儿园。而就是在1岁以前,即便妻子在家,带孩子也是漫不经心,任由女儿躺在床上看电视,影响到了视力的发育,现在6岁的女儿需戴眼镜。2011年,小女儿出生,妻子爱赌博的习惯,变得变本加厉。
2013年8月的一天,在田心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的向常文提前半个小时回家吃午饭,离得很远,就听见2个小孩在哭泣。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向常文傻眼了——大女儿打开窗户,把凳子搬到窗户下面,搭着凳子,准备爬出去……若是向常文晚到1分钟,大女儿就跳下去了。
向常文连忙把女儿抱下来,不敢想象,女儿从3楼跳下去会是什么后果?当时女儿对他说,她要爬出去找妈妈。
向常文强忍着怒火,打电话给妻子,问她在哪?妻子撒谎说在家带孩子。向常文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要妻子让女儿接电话,知道谎言被戳穿后,妻子赶回家,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理直气壮给向常文扔狠话:“有本事,你自己带!”
并不想责骂妻子的向常文一气之下,打了妻子一巴掌,之后,妻子就离家出走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来看过2个女儿。
为了照顾女儿 辞去高薪工作
向常文是个孤儿,母亲在他1岁时就去世了。父亲一直患病,在他16岁时,也离他而去,留给他的只有伤心的回忆和10万元的巨债。,他小小年纪就不得不背起生活的重担。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汗水,在2002年,他用在工地上赚的血汗钱终于把债务还清了。
妻子走后,2个小孩无人看管,他心急如焚,月薪8千元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得放弃?放弃后,无经济来源,2个女儿怎么生活?他左思右虑,决定请保姆照看孩子,自己还是继续上班。
有一天,他下班回家,看到了最惊险的一幕——保姆做饭后,没有把液化气罐的阀门拧紧,而2个小孩都在厨房里,玩着灶台上液化气灶的开关,一开又一关,女儿玩得高兴极了。而这一切,保姆竟然浑然不觉。
向常文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赶忙关掉阀门后,把保姆辞退了。从这以后, 他谁也不敢相信了,自己带孩子才最放心。
从此,他的生活全然改变了。早上4点起床,为2个女儿准备早餐,帮小女儿整理好书包,到了六七点,开始逐个送她们去上小学和幼儿园。之后,匆匆忙忙赶回家,开始做豆腐,中午随便吃几口饭,就去菜地给菜浇水,下午3点多要去接2个孩子,然后再准备晚餐,为她们烧水洗澡、洗衣服,辅导她们作业,等孩子们睡着了,他还要做一大堆的家务,洗碗、洗衣服,搞卫生。11点以后,他才能睡觉。
2个女儿都喜欢吃豆腐、喝豆浆,每逢去外面买来这些,懂得传统豆腐做法的他,就能看出这豆腐味道不纯正,含有食品添加剂。
为了让女儿吃到最天然的豆腐,他跑遍了株洲几家豆腐磨坊,发现都不是传统的做法。他萌生出建立一个传统手工豆腐坊的想法,也寄希望于做豆腐、买豆腐能带来一点微薄的收入,毕竟2个女儿要上学,开支不小。于是,他的豆腐磨坊就在前不久建成了。
唯一的经济来源,做传统手工豆腐
向常文是怀化人,祖辈都会传统的做豆腐的方法,他从小就看着父辈过年过节做豆腐,记忆特别深刻,因为程序比较多,做得也比较辛苦,所以传统的豆腐做法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会做的人越来越少。
记者采访他当日,目睹了他做豆腐的全过程,首先把黄豆浸在水里,几个小时后,泡胀变软后,通过豆子磨浆机磨成豆浆,然后放在大锅里熬,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形成了“胶体”溶液。再然后就是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下面还要放一个大缸。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放入石膏,他的石膏是纯天然的。石膏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和豆腐,然后再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
整个过程需要好几个小时。传统的手工做法,一斤黄豆只能做2.5斤的豆腐,用市场上通用的方法做,一斤黄豆可以做6斤豆腐。传统的做法,豆腐更香、更纯、更健康。
为了2个女儿,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在他很累的时候,会想到他两个可爱、懂事的女儿,为了她们,再苦再累,他也会坚持下去。在他的微信里,他在她女儿的照片下面写着:
“两个可爱的小宝贝,这么开心,你们是爸爸的开心果,爸爸就是再苦再累,心里也舒畅。”
“可爱的宝贝女儿,爸爸绝不会再让你们受委屈了,会时刻保护你们,只要你们快乐成长,爸爸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懂事的女儿也会说:世上只有爸爸好,我爸爸太辛苦了,要上班,还要种菜,每天为我们做饭、洗衣服、洗澡,还要送我们上学,我们想快快长大,可以照顾爸爸……
去年国庆节,他带2个女儿去神农城玩,周边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在玩耍,两个女儿都看在眼里,心生羡慕,但大女儿立马说:别人有父母,但我们只有爸爸,我们会很听话,你不要把我们抛弃了,我们长大后会照顾你的,妈妈不听话,爸爸你要好好带我们……女儿的话,让坚强的向常文泪如雨下,为了女儿,他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亲爱的读者,若您想帮帮这个不容易的父亲,欢迎致电13789076718。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