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麻乍镇:美丽乡村的崛起之路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在威宁自治县,麻乍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异军突起,一批美丽乡村声名鹊起,强镇富村引人关注。

麻乍,无论面积、人口等方面均不属大镇。如何从变大变强?该镇把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扶贫攻坚同步推进,以“强镇富村”为抓手,朝着做强镇、做特镇、做美农村的目标奋进,推动镇域经济在威宁西南迅速崛起。

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

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整洁的店铺生意兴隆,黔西北民居美丽迷人……麻乍镇的变化让人欣喜。

城镇化建设,是麻乍镇加快推进强镇富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麻乍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城镇化是强镇富民、强镇富村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变镇域落后面貌势在必行。

基于这种考量,近年来,该镇坚持“传承文化、融入自然、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推动小城镇建设,重点打造坝海村、双包塘村、营脚村、吊水社区等几个特色村寨,立足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特色镇。

该镇围绕“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美化环境”的总体要求,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培育产业、打造特色镇为重点,鼓励特色村先行先试。

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中药材满山、牛羊成群、小微企业正兴……深秋的麻乍,处处欣欣向荣。

镇强村富,离不开产业的支撑。麻乍镇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抓产业、保稳定、构和谐”的发展思路,基本形成了以马铃薯、烤烟和畜牧业“三大经济支柱”为支撑,以辣椒、蔬菜、经果林、中药材、蘑芋、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为辅助,以各种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示范带头,以工业生产和劳务经济为补充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农业转型升级版。

该镇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建设扶持办法,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扶持。强化项目资金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建设。

目前,成功注册落户的小微企业33家,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种植业,猪、牛、羊和禽类等特色养殖兴旺。

据介绍,该镇产业支书、主任村村有,各种专业合作社全镇遍布。双包塘村星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双包塘村道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坪村圆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戛利的马铃薯协会、马摆大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金星蘑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带动了这个威宁西南部的魅力小镇阔步前进奔小康。

美丽乡村日新月异

走进麻乍镇,一排排新民居飞檐翘角,一条条大道直通农家,广场上欢歌笑语,遍布的农家山庄人气兴旺。

为让农村群众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麻乍镇将生态移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整治、村庄整治、通乡(村)油路、“一事一议”、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项目和资金有效整合,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旅游,借力旅游产业实现富民。

该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要求,加快推进示范村建设,努力建成一批农家山庄型、田园风光型、农村公寓型等美丽乡村,激活乡村旅游业发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依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麻乍镇,如今,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富裕起来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编辑:谭力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