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管理法给校长的启示!
日常生活中,校长们在一起常议论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怨教师不团结,怨教师干劲不足,没有爱心,没有职业道德,校长反思自己了吗?校长要当“领跑人”做到了吗?既然你没做好,你哪有资格去评价、怨恨教师呢?
由此想到林黛玉的管理法,在红楼梦里林黛玉看似在管理上最弱的一个,她比不上熙凤的狠毒,不如探春的理性,更不如宝钗的圆滑,这些都是管理者津津乐道的,但她用爱人之心让每个人都从内心里喜爱她,她性格虽然不完美但别人想起她时还是赞叹的。
由此想到埋怨教师的校长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你用什么样的制度培养了这样没有战斗力的老师呢?记忆里有些教师刚入教育行业还是很好的,但经过职场的磨练后就分化了。记得以前有位年轻教师的学校规定迟到罚两元钱,他迟到后放下10元,这一星期都迟到。写各种材料按分值记分,一个都不写,校长你按零分扣去吧!种种!我想一个巴掌拍不响,校长也要想想为啥这些教师缺乏了战斗力?想想有些校长的管理科学吗?你跟老师交流过意见吗?你替老师着想过吗?你了解老师的实际困难吗?碰到问题你是不是都很官老爷主义的处理?你培养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学校氛围还是一个民主的氛围?我常说:培养一个融洽,和谐,民主,奋进的氛围很难,但创造一个人间地狱却很容易!
明朝的崇祯是死的最悲惨的一个皇帝,但他到死也没搞明白怎么亡了国?只是埋怨臣子不好让他亡了国。这样的校长和崇祯皇帝有什么两样呢?做为老师虽有经验,却培养了顽劣的学生,作为校长也用同样的方法培养了没有积极性的老师!战斗力从哪里来?从内心深处的尊重中来,从想把学校办好中来,大家合力才能办好学校!
通过非正常手段培养老师的积极性,那是饮鸩止渴!那只能成为多年后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能登大雅之堂!何谈教育史上留点东西呢!一个渴望办好学的校长才不会埋怨老师,因为他明白人皆为尧舜的道理,每一个教师都有积极的一面,哪怕他装,他也要把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装的时间长了,也是一位好教师。我想老师需要的是赞许,尊重,信任,他反馈出去也是赞许,尊重,信任。哪怕他工作中犯了错误,他也不会掩饰,因为他内心有一个真正的精神家园。而不是空虚无家可归,这才是没有战斗力的根源!
再反思林黛玉的管理法吧,看似最弱的一个人为什么能获得《红楼梦》书内书外人们的赞赏,暗香流动三百年?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熙凤的狠毒,制裁的残酷,探春的理性冰冷,一花一木皆算计,薛宝钗的隐忍、世故和圆滑其实都是管理的低级阶段,她们费尽心思压抑本性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可怜的服从周全和平稳。但是真正的管理者的理想境界是率性而为、无所顾忌,不压抑本真性情又不耽误正经事儿的。无痕的管理达到志高的境界。
对任何人都没有恶意和算计,所以大家无所顾忌率性而为,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有难同当,没有人带着不良情绪。这就是林黛玉式的处世和管理方式。大家明知道她一身毛病,可是没有人怀疑她的才华、能力、智慧和善良,没有人不疼爱她、怜惜她。发自心灵深处的信赖和支持她。任何人对于一个不能从心底里喜爱的工作,是很难投入多少热情和智慧的。大家可以把自己当领导但不会当朋友。那积极性又从哪儿来呢?林黛玉模式表面看来是率真、单纯和透明,其实正好暗合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就是保障人权,尊重个性,善恶分明,在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实现和谐,在人人快乐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快乐。从黑暗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大爱无痕达到极致。
所以教师的积极性从哪儿来?——从内心深处不压抑本真性情中来!教师的积极性和校长的管理相辅相成啊!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