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 Mobilelite G4 + 创见 64GB UHS-I U3 晒单

之前从来没用过SD卡,后来买相机的时候附带了一张卡,自己又买了一张,用完还觉得挺方便,特别是在笔记本上面用的挺爽的 。就想弄一张大容量SD卡替换掉原来的16GU盘(其实U盘借出去就再也没要回来了)。

要求就是写入速度快点,原来十几兆的写入速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高清学习资料越来越大的体积了。读取速度不是问题。容量大要大64G起步,再就是要尽量便宜还不要杂牌子,选来选去,合乎要求的基本上都是各家的pro/plus系列了,64G都在200+以上,唯一合适点的也就是创见了↓

实话实说,它重点强调的MLC给我最终下决心增加了不少砝码。

原先用的是川宇的读卡器19.9京东买的 ↓

这么低端的读卡器怎么配得上这么牛逼的卡,不行我的换个更牛逼的。

大牌子的读卡器也就那么几个:金士顿 闪迪 雷克沙 创见我不喜欢用硬盘线的那种读卡器,因为移动硬盘接口坏的让我恶心了,对于这种借口严重不信任! 另外我也不用CF卡。所以淘汰一大堆。最后只剩下创见的RD5和金士顿的G4

本来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因为会遮挡相邻USB,本来心中最中意的是这个 ↓

我比较喜欢这种自带线的,移动硬盘也希望是这种结构,但是!看完全部评论之后,发觉还是有国产数码小物件粗糙的毛病,虽然这个已经很不错了,某宝官方店29包邮也很值了!在此强烈推荐。有个小小的不足是只能读取一张卡。写这篇晒单之后我更倾向绿联这款。

不过我的方案是添加一根USB3.0延长线模拟上面的结构 ,还在路上,这里就不晒了,等回来补上。

总之就是手剁了就舒服了,我是不是傻了吧唧的,唉

用上大妈家的100-10 和白条-10 分24期。。。。。每期9快多。。。

狗东快如狗,晚上下单,第二天中午就送到了

卡的好处就是收纳方便,以后看大姐姐们,就可以优雅的拿出一片,插进电脑。。。。。

好了,现在是喜闻乐见的测速环节,简单粗暴的图片最能说明问题,

现在手头一共有5张卡,分别是:闪迪8G c4 TF卡;十铨16G c10;东芝32G c10-UHS-u1;索尼32G c10-UHS-u3;创见64G c10-UHS-u3。

闪迪8G c4 TF:

TF

白菜推荐的时候买的,当时买了两张,记得是16块来着,挺便宜,现在里面做了个U盘启动装系统用,另一张送出去了,C4的本没指望什么速度,结果发现还不错。刚开始SD和TF端都插上了,结果吓一跳

tf慢速

写入速度怎么只有1M/秒的速度额 ↑ ?退出U盘重新插上,OK正常了 ↓不知道啥毛病

写入速度大概是13M每秒 ↑

转念一想,这实在是太不直观了,看值友们都用一个测速软件好像叫ATTO, 然后看结果吧。

这是只插一张卡的状态 ↓

tf-1

这是将两个卡槽都插上卡的状态 ↓

tf-2

总结:读取:47M/秒 写入:13.3M/秒

便宜归便宜,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用在手机上的话,也完全够了

十铨16G c10:

京东买相机的时候送的,标称20M/秒,目前在录音笔上服役,本以为这起码是c10的,怎么的也比c4的tf卡强,结果。。。

这是插单张卡的状态 ↓

十铨1

这是TF端也插上的状态 ↓ (完全没有影响)

十铨2总结:

读取:17.5M/秒 写入:14.4M/秒

送的东西果然不靠谱,特别是送的杂牌子更是。。。。。

东芝32G c10-UHS-u1:标称速度:30M/秒

这张卡是京东上买奥林巴斯录音笔,晒单后奥林巴斯官方给送的,目前当U盘用,32G东芝,大牌子!居然还是u1的!很激动有木有?

单独插在读卡器上 ↓

东芝1读卡器两个口都插上卡 ↓

东芝2

总结:

实际读取:38M/秒 实际写入:14M/秒

真是坑爹啊。就算是是c4也就勉勉强强合格,但是这标的c10 u1是什么个意思?难道是假的么,但是这可是奥林官方送的有点不相信丫丫的

索尼32G c10-UHⅠ-u3:标称 读取:94M/秒 写入:70M/秒

这是买相机的时候一块儿买的,在相机上服役良好。采购自京东,当时是139块钱,不便宜呐!实际性能看下面

索尼先来张单独插在读卡器上 ↓

索尼1读卡器两个口都插上卡 ↓

索尼2

总结:

实际读取:95M/秒 实际写入:65M/秒

读取完全达到标称,写入还有点点差距,不过也算合格了。果然是花钱买的就是不一样呢。 大法就是大法。

创见64G c10-UHS-u3:标称读取:95M/秒 写入:60M/秒(同等性能最便宜了吧)

本次主角之一,购自京东,刚刚拆开的,热乎乎的,因为号称是MLC的,打算就放在身边当U盘用了!

创见单独插在读卡器上 ↓

创见1

读卡器两个口都插上卡 ↓

创见2总结:实际读取95M/秒 实际写入:67.5M/秒

写入已经超过标称速度了,赚了!关键是便宜!跟上面索尼差不多

突然想起来,应该用原先的20块钱买的川宇读卡器做一下对比,看看多花了40块钱好到哪里了,想必不管是买了川宇的还是买了金士顿G4的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来来来!还是插上创见64G咱们继续:

川宇1

读取95M/秒 没区别 写入60M/秒

多出来这7.5M/秒就是这40块钱的意义!!当然,还要算上金属外壳,精致的做工,还有插入时候滑腻紧致的手感,多出来的逼格可是钱买不到的 ,至于能同时识别两张卡,还有高大上的UHSⅡ还是不(kui)亏(le)的?!

读卡器的提升没有想象的多,相比20块的3.0国产读卡器,优势不明显,可能在耐用性、稳定性等方面会有优势,但是这些并不容易通过简单的测试得出。比较直观的是做工要精致很多,网上拆解的图片也显示,电路板上也比20块钱的要精密复杂。

SD卡的性能参差不齐,品牌确实有品牌的价值,一文价钱一文货,闪迪16块钱的tf依然严谨,挺意外的。

最后附上我电脑上SSD的读写数据,怎么写比读还要快?品牌是金士顿的V300系列256GB,有懂的值友给分析分析么?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