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缘何人才辈出?

江苏历史上人才辈出,灿若繁星。在许多领域多个朝代,江苏人才在全国举足轻重,拥有半壁江山,甚至独占鳌头。江苏缘何人才辈出?跟“最江苏”一起来解密吧。

江苏人才在全国举足轻重

江苏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江苏的人才优势。江苏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江南才子”的说法深入人心,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人才和江苏联系起来。江苏如何人才辈出?我们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1 总量大,全国第一

宜兴太华走出的中科院院士吴岳良,他是我国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两院院士多。最新数据显示,江苏籍两院院士人数为450人,比第二名浙江多75人,比广东、山东、福建总和还要多。单单宜兴一个县级市就走出23名两院院士,80多位大学校长,8000多位教授副教授。作家数量多。据统计,在我国古、近代著名作家中,江苏籍作家占27.5%,在明清时期所占比例更高达37.5%。如清代有文学家1741人,江苏为599人,占1/3。

2 贡献大,影响深远

在许多领域许多朝代,江苏人才在全国举足轻重,拥有半壁江山,甚至独占鳌头,标志着时代的巅峰,为引领社会风尚、开启前进路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如果把文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相加,大约占总数的70%,其他政治、军事、实业等领域的相加只有30%。这一长一短意味深长,与江苏的地理环境、历史脉络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4 分布领域广阔

周恩来总理,生于江苏淮安。举凡政治、军事、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等各行各业均有江苏尖端人才。譬如政治领域古有刘邦,今有周恩来;思想领域有顾炎武;军事领域有孙武、韩信;文学领域更多,有六朝的刘勰,唐代的陆龟蒙......明清的施耐庵、吴承恩,现代的叶圣陶、朱自清等等。

艺术领域同样如此,书画方面有汉代顾恺之,唐代张旭......清代“扬州八怪”等,现代徐悲鸿、吴冠中等;表演艺术方面,有京剧界梅兰芳、昆曲界俞振飞、电影界的赵丹、曲艺界的王少堂等等,举不胜举。

5 脉络连贯,人才涌现

江苏自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大量人才,且人才涌现随时代演进而递增,这说明江苏这块土地特别有利于人才成长。

上述五个特征概括为一句话:无论是在纵向的历史延伸还是在横向的历史跨度上,江苏人才的贡献都凝聚着民族智慧勤劳、勇敢坚韧的品格,并且超越了具体的生活时代和作用领域,辐射了整个历史,覆盖了整个民族。

江苏人才,苏南占据半壁江山

在人才分布上,苏南、苏中和苏北差异明显。这里借助《江苏历代名人词典》作为观察对象来分析江苏人才。词典收录历代江苏名人1367人,如果加上原松江地区的名人,则是1456人。为便于分析,按名人的贡献和影响取前200名。

1 苏南拥有江苏近4/5的人才

在200人中,苏南150人,苏中35人,苏北15人。这就意味着,苏中苏北加在一起,是苏南的1/3。苏南以江苏1/3不到的土地拥有近4/5的人才,这样的优势比例,大约在9∶1左右。如果再加上原松江地区,这个比例会更大。在人才这一特定视角,苏州一市以占全省8.3%的土地和8.5%的户籍人口,与上述苏中、苏北七市共66.2%的土地和62.1%的户籍人口相比,分别有大约10倍和9倍的优势。

2 苏北多政治军事家,苏南多文人墨客

在200人中,政治家32人,军事家4人,思想家8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家55人,文学艺术家88人。当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是相对的,有些人可以归为不同的类别,比如说淮阴的韩信,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南通的张謇,既是教育家又是实业家。

汉高祖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徐州丰县人)。

将各个领域的人才置入江苏相应的地区,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苏北出大政治家,譬如刘邦;苏南不出大政治家,多为辅臣谋士型政治家,如陆逊、范仲淹、翁同龢等。

苏北出军事家,苏南少军事家,正经八百能归入苏南的只有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陆抗。

清代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于南京。

江苏有众多思想家,大多在苏南。但苏南少顶级思想家,没有开宗立派的像孔孟、程朱这样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多为学者型思想家,如明清时代的王艮、顾炎武、阮元等等。

江苏有众多的顶级文学家、艺术家、学者、科学家,也大多在苏南。像文学家冯梦龙、曹雪芹;书画家顾恺之、张旭、黄公望、倪云林,董其昌、沈周、文征明、唐伯虎,王石谷等“清六家”、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钱伟长、周培源……这些人统统都是苏南人。

江苏人才为何如此密集?

通过上述概括,我们对江苏人才的总体特征和分布有了一个大致印象,由此自然会产生几个问题。

1 为什么江苏这么出人才?

1、经济文化中心江南除了在先秦时期,后来的几千年战争相对较少,战争的规模、惨烈程度相对较低,江苏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破坏较小,所以江苏的经济始终在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中原战乱,从魏晋六朝时代开始,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南移,中原的世家、士族、名流纷纷避祸江东来到江苏,他们的资金、文化和人才都融入了江苏。从唐宋时代开始,江苏就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经济的发达有力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人才自然层出不穷。

2、政治中心在传统农耕社会,政治中心通常也就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有着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和消费刺激效应。这种原因可以解释六朝和明清以来的南京为什么名人众多。

3、交通枢纽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枢纽,扬州在隋唐时代成为国际性大商埠,在明清时代成为漕运、盐运、河务中心。交通枢纽的位置带来了经济的活跃、市场的繁荣,而兴旺的经济则带来了人才的大量聚集,清代“扬州八怪”就是在扬州盐商的赞助支持下得以形成发展的。

2 为什么苏南人才这么多?

一个地区的发展,与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条件密切相关。一个百业兴旺、市场繁荣的社会,物产不会贫乏,人才必定密集,教育科技文化也自然欣欣向荣。苏南便是如此。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最具标志性的核心地带就是环太湖地区的苏锡常。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土肥沃,交通便利,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从隋唐开始就成为全国的粮仓,韩愈便有“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据十九”的说法。这其中,苏州更是独占鳌头。

经济的发达,造就了苏南教育的兴盛,并形成了博学崇文的价值取向,为人才的出现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自宋代景祐二年范仲淹在苏州创办州学始,苏南大兴办学之风,无锡东林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正谊书院、南京尊经书院等名闻遐迩,至于家学、私塾更遍布城乡。终北宋之世,苏州一地即出进士159人。明清两代全国203个状元中,苏南(含原松江地区)就出了60名,而其中苏锡常三地即有45名。

苏州大学钟楼

这种崇学之风一直延续到今天。截至2012年4月,江苏省共有本科以上高校46所,苏南占35所,占76%,其中苏锡常9所,占20%;专科高校82所,苏南占53所,占65%,其中苏锡常31所,占38%。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苏锡常在教育方面的优势。教育的优势通常直接体现为人才优势。据2000年数据,全国两院院士籍贯以地区统计,前十名中,苏州排第二,无锡排第四,常州排第七。

正是这种经久不衰的崇学之风,使苏南从宋元以来人才辈出,独领风骚,在各个领域均有大量的杰出人才。

在文学领域,有明代高启等“吴中四杰”、唐寅等“吴中四才子”,清代张惠言等“常州词派”、李玉等“苏州派”等等。学术领域,有明代顾宪成、高攀龙“东林学派”,清代惠栋朴学“吴派”等。毫不夸张地说,在相关领域,苏南占据了半壁江山,离开苏南,中国的文学史、学术史、美术史、工艺美术史等均难以着笔。

3 为什么江苏人才中有那么多专门家?

为什么江苏人才中有那么多文学家、艺术家、人文学家等专门家?原因还需要到他们生存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中去寻找。毫无疑问,历代朝廷的官方政治意识形态是儒家文化,苏南的文化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只是苏南文人的政治诉求却总遭到朝廷的猜忌和防范,因为苏南历史上曾有许多跟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小朝廷,苏南还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力量如果有效地整合起来将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存亡。所以中央政权在对苏南课以重税的同时,对苏南文人严加管束控制,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其迫害对象大多是江苏文人。

清代康雍乾三朝实行“文字狱”,其迫害对象大多是江苏文人。譬如最有代表性的“一柱楼诗案”。“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江苏的一个闲散文人因为几句表达自己人生不如意的牢骚诗,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牵扯众多的大冤案。且不说由此带来的严厉的书籍查封,仅此案自身,受处分的官员众多,当事人和亲友统统杀头,即使已经亡故也得掘坟碎尸、枭首示众。

顾炎武,明末清初杰出思想家,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

这样一种逼仄的政治文化生态迫使苏南文人对政治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姿态,甚至呈现出一种疏离的趋势。于是,他们脱离现实逃进大自然。而江苏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的自然生态恰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他们逃入学术,逃入内心,在对人性和心灵的体验中寻求人生的自由境界,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也更多地通过文学、艺术、学术去释放。江苏文化典籍之众多,文学之繁盛,文人画之发达,艺术门类之丰富和水平之高,正与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有着密切的关联。

换个角度想想,这个问题的反题就是,为什么在江苏,比起专门家的辉煌,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相对偏少,成就偏小?

除了先秦的吴越和刘邦的汉朝,江苏只有众多偏安的小朝廷,自然难出成就霸业的大政治家;江苏的战乱不多,也就难出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的大军事家。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江苏自古以来尤其是明清以来有众多的思想家,但为什么顶级思想家不多,影响大的只有顾炎武等少数。观察这些思想家,发现他们大都同时是学养深厚、术有专攻的大学者,这大约还得回到“文字狱”去寻找答案吧。

资料来源:综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姜建研究成果。

【最江苏】:第一时间发布、解读江苏最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动态,用原创荡涤纷杂,用思想解读资讯,用情怀传递观点。

※欢迎关注“最江苏”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uijiangsu)←长按复制,看更多精彩内容!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