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贪被判死刑的市委书记

“你收了那么多的钱,一点也没有花,还过着平常的日子,又冒着极大的风险。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老纪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老纪准时到达H市看守所,办完手续后,等候在会见室的门口。不久,一个带着手铐脚镣的人在狱警的监护下从监房走出。他用双手提着下坠的镣链,镣铐接触手腕和脚腕处都用布条缠着。他的步履蹒跚,无神的双眼时而茫然地望着天空,见到老纪,眼中掠过一丝惊恐。这就是老纪要等待的人,他是E市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伍某。

伍某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了死刑,已报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老纪是伍某案件的办案人员之一,受组织派遣与伍某谈一次话。

会见室里只有三个人,老纪与伍某对面坐着,后面是一个摄像人员,以留取办案资料。室里的空气有些沉闷,老纪说明来意后,伍某多是看着地面,时而看看老纪,等待着发问,眼里的惊恐已经消失,闪出一丝希望的光芒。

“我很想知道你最近在想些什么?”老纪的第一个问题显然脱离了问话提纲。老纪来之前,省纪委分管领导特意交待,与伍某谈话要列一个谈话提纲,经有关领导审核后使用。这个提纲先是由老纪起草,后经案件检查室领导以及分管案件的领导修改后,打印存档,作为查办案件的相关资料保存。但是,关于伍某最近在想什么的问话被删除了。

“第一,我想能够不死,保条命;第二,我在反思我的人生;第三,我经常在号房里看报纸,报上有很多反腐倡廉的文章。我如果不死,一定配合你们把党风廉政建设搞好。”伍某十分谦恭地说完,眼睛仍然看着地板,他不知道这样回答能否让老纪满意。

老纪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眼前这个视保命为奢望的人与两年前的E市市委书记联系起来。那时,伍某的霸道是出了名的。他在E市辖区内活动,前面都要有警车开道,一个商贩躲闪不及,所有的货物都被城管没收。一次他带人检查市容市貌,一个开杂货店的老板当街泼了一盆水,溅了几滴在他的身上,被他让公安派出所关了三天,托人求情才放了出来。他将市领导班子成员都编上号,每人发一部对讲机,如果半夜里想召集开会,他站在自己住处前的操场上喊号,半个小时之内都会到他指定的地点集合。他喜欢打篮球,球技也不错;市里有个篮球队,排名比较靠前。但每当他参加市篮球队的比赛,市里篮球队排名必然靠后。因为篮球队里的人抢到球都要传给他,而且在他前面形成一个保护圈,让他能够顺利投球┄┄

“你对E市的经济发展是做出过贡献的,但E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候,也是你收受贿赂最多、最无顾忌的时候,你如何解释这个问题?”老纪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可能是┄┄”伍某努力想了半天,仍然难以作答。

当时的E市,伍某一手遮天,他的贪婪带坏了社会风气。市长以下不少领导干部都给他送过钱,有的为了处好关系,有的为了买官,有的为了保官。如果他认为应该送钱的局长没有送钱,他就会打电话:“我怎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你?”见面就要送钱。如果他出差、出国,他就会给一些老板打电话:“你们来送送我。”来了就要送钱┄┄

伍某在接受调查期间,列了一个长长的名单,上面写着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点,给他送了多少钱。当时,办案人员分成四个组,一共核实了三天。后来统计,伍某提供的情况准确性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办案人员惊叹,伍某的记忆力超群。

后来,为了开展警示教育,省纪委制作了一个电教片,上面有伍某冒着风雨带领人们抗风抢险的镜头。有人曾对此提出过异议,说不应对腐败分子做正面宣传。但最后这个镜头还是保留了下来,因为这说明了腐败分子一边抓经济建设,一边搞权钱交易的两面性。

“你的受贿行为,不少是你的妻子参与的,你对此有何认识?”老纪接着问。

“别人的老婆都想自己的丈夫好,我的老婆不是这样┄┄”伍某嗫嚅着。

他的老婆是E市一家银行的行长,鼓动并参与了他的不少收钱行为,并出主意:“要收就收存析,收存析比收现金保险。”在他的涉案金额中,很大一部分是存析。伍某曾经担心地问他的老婆为什么说收存折保险,他的老婆告诉他,现在银行存款没有实行实名制,用假名就可以存钱,凭密码就可以取钱,钱放在银行里不去取,谁也不会知道是谁的。但是,在后来的调查中,伍某和他的老婆收的存折一查一个准,并没有做到保险。伍某的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后,检察机关在他的老家搜出一个保险箱,里面的存折和现金共1400多万人民币,此外还有金条、首饰等。

“你收了那么多的钱,一点也没有花,还过着平常的日子,又冒着极大的风险。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老纪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伍某抬起头来看看老纪,很快又看向了地面。“开始也想到过害怕,收过几次以后就麻木了,后来好像就上瘾了。”伍某停顿了一下,又看了一下老纪,接着说,“心里总是认为别人给你送钱是表示尊重,不送钱反倒觉得不正常了。而且,在几年的时间内,一直没有出现过什么事情,就越来越没有禁忌。”伍某说完,变换了坐的姿势,他身上的手铐和脚镣叮咚乱响。

谈话快结束时,伍某显得话犹未尽。恳切地对老纪说:“这次我没有准备,讲得不好。下次你再来,我一定配合好。”但是,这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人员最后一次与他的谈话。此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对他的死刑判决。

谁也没有想到,威风八面、称霸一方的伍某,最后连活命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当他在牢房里回想他的过去,将会是何种心情?往事如烟,追悔莫及,实在可悲!他是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曾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为人民群众做过一些好事,但却走上了贪腐之路,并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实在可惜!他的妻子没有把住家庭的廉洁关,对伍某的贪腐行为不仅不加以劝止,而且参与其中,变本加厉,也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实在可叹!伍某与妻子利用手中的权力敛聚了一千多万元的财产,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长久的欢愉,而且时常担惊受怕,最后只是当了一回保管员,并且加重了刑罚,实在可怜!发生在眼前的事例,难道不足以引起手握权力、春风得意的人们警醒吗?

【作者简介】

斯淮,原名张士怀,原籍安徽凤台,曾从军、驻守南沙,转业后长期担任海南省纪委干部,退休后仍致力于知识传播与经验分享。他人生经历丰富,热忱而又冷静,在此为读者奉上原创的纪检监察机关办案故事、党纪政纪案件审查对象权利保护问答、时评、散文诗词及往事记忆,期待成为您的良友!

举报
评论 1
  • 您好怎么和联系,请教您一些问题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