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BOYS成功击退小明和李华,成为中学题目新宠

假期的最后一天,知著君一大早刷热点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个话题:

本以为这仅仅是个例,然而一大波试题正在向知著君涌来。

题目涉及但不局限于这些科目: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和物理。

有英语的听力填写、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等,中学的英语题这么简单吗?为什么知著君从没得过150?!)

有关于数学的函数题。(额,除了人名不再认识别的字……)

也有关于王俊凯给Justin Bieber买礼物的政治题……

还有为大家强行排除错误答案的物理选择题。

李华和小明这两位试题届曾经的扛把子退位了,TFBOYS正在撑起试题届的半壁江山。

是的,TFBOYS很火。

他们拿了无数的“最具人气歌手”“最受欢迎组合”奖,接了N个代言,屡次登上央视舞台甚至上过春晚,粉丝从00后到“阿姨粉”人数众多。去街上逛一圈,总能在某家店里听到他们的歌。

甚至,火到变成了乞讨广告……

但对于TFBOYS登上试卷变成试题这件事,不少人是拒绝的。

凤姐的言辞则较为客观冷静,她认为这会误导青少年对成功的定义。

事实上,明星成为试题的合理性早就被讨论过。早在知著君还是个初中生的2007年,就有人针对周杰伦《青花瓷》歌词变成考题这件事提出了异议。

人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这到底是教育的活学活用还是变相的鼓励追星?

其实,出题人不见得就是这些明星的粉丝,很可能是出于趣味性的考虑而增加了类似的考题。并且,为此欣喜、认真答题的初高中生并不少。说这是教育的活学活用,不无道理。

毕竟, 包括知著君在内的不少人挺反感没事找事,就爱瞎写信交朋友、提建议的李华和小明。

但明星娱乐和八卦永远都能引起课堂上的骚动,家长和教育学家们因此担心导向问题,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九年过去了,《青花瓷》的试题并没有让曾经的未成年人成为可怕的青年。我们疯狂追过的周杰伦,也成了一代人心甘情愿回味的集体记忆。

其实,问题在于,大人们似乎总在质疑孩子的自控和辨别能力。变成了大人的知著君也一度带着偏见,拒绝正视TFBOYS的走红和思考背后的意义。

曾经有长辈认为周杰伦唱歌吐词不清不应该登上语文试卷,年轻的我们表示不认同。我们喜欢他又不是因为他的吐词不清,我们为自己找到了迷恋他的很多理由:孝顺、勤奋、踏实、坚强……

就像现在的小朋友,谈起喜欢TFBOYS的理由是“他们很优秀很励志”,认为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很多粉丝更是积极宣传王俊凯是参加过五四优秀青年座谈会和全国学联代表大会,两次出入人民大会堂的优秀少年。

我们或许应当相信,年轻人有能力为自己的追逐找到正当且合理的理由。

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疏不是堵。与其对TFBOYS的走红视而不见,不如好好利用它。与其完全否定青少年追星的行为,不如规范它。优秀的题目作为一种追星的合理引导,又有何不可呢?

怕你们觉得这是一篇洗白软文

谈谈利益相关

本蜘蛛从不追星

除了我的高中和王源、王俊凯的学校紧邻

可能和他们吃过同一家馆子以外

并没有什么关系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