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了,不是只说一句“对不起”就能了事

很多幼教专家指出,现在的父母碰到孩子犯错,大多数会要求他们道歉,并开始不断讲道理,但这种做法并没有让孩子真正认识体验到做错事要承担后果,其实也等于没有达到管教的目的。

现在父母们越来越不会用打骂的方式教孩子,而倾向于用“讲道理”的方式处理孩子的犯错行为。标准的模式是:当孩子做错事时,先要求孩子说“对不起”,然后很仔细的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当孩子道了歉,也表示理解及同意父母时,这个管教就结束了。

但是这整个过程中,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年幼的孩子原本就容易犯错,重要的是,当他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如何回应他,这将影响他下一次犯错误时的反应。如果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时用打骂的方式回应,孩子以后就会恐惧,很难去进行反省;但是,如果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就是要求他道歉,并不断地讲道理,孩子学到的就是,我做错事只要说对不起,再被唠叨一番,其实就没我的事了。这两种方式其实都没有达到管教的目的。

1.让孩子为犯错行为负责

孩子做错事,父母管教的重点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他做的事会造成什么后果,更重要的是,他必须要为这件事的后果负责任。

2.不必打骂,不必过度说理

孩子犯错时,重点是要让孩子有真实的体验,真切的去认识到为什么我不要再做这样的事,因为我要付出代价。做错事,从来都不是说一句“对不起”就能了事的。

3.教养孩子不仅仅只是讲道理

管教绝不是讲道理就好,还要有情感的体验和让孩子负起责任的行动。要让他们自己去明白“对不起”不是万能的。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