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之于摄影,你真的懂了么?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
谈到摄影,就离不开对色彩的讨论。现代科学表明色彩来自物体表面对光波的吸收特性,我们看到的是反射进我们眼中的光波造成的色彩。而色彩不仅仅作为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同样也是人类情感与文化的主观意识。彩色摄影依据的还是基于人眼对于自然色彩的解读,基于人类可观测范围与心里接受程度层面上。
自然界的色彩众多,每种颜色都有独特的特性,但控制每一个颜色的基本属性只有三种: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即色彩三要素。
色相即色彩所呈现的质的面貌,是色彩彼此之间区别的标志。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把红、橙、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6种中间色——共计12种色作为色相环。
饱和度即颜色的饱和程度,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如绛紫,粉红,黄褐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明度即色彩的明亮程度,可指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可指不同色相的不同明度。用来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
摄影从黑白到彩色,从亮度到色彩,从感光颗粒到像素,构成了至今为止的摄影技术与艺术手段。
自然的色彩、相机中的色彩、眼中的色彩、心中的色彩,没有谁对谁错,不同类型的摄影师有着不同的理解,色彩就是这样高度感性化的元素。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