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丨疏敏钩沉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广播”的朋友,我是赵疏敏,一个喜欢用历史视角解读当下财经世界的胖子,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曹操和汉献帝的那些事。

每一个人做决策,只可能是在边际上做决策, 而这种选择实际上并不是目光短浅,也不是短视,很多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要简简单单的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随意评判和随意指责别人的策略的优和劣。做一个评论家很容易,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缔造者很难。
【疏敏钩沉】
上期咱们讲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它为曹操早期赢得大量的人力资源,赢得大量的政治口号,使得事实上占据了政治的优势和政治的合法性。但是这个策略也产生了弊端。曹操没有办法区分他的人才队伍中哪些人是真的忠于他的,哪些人只是忠于汉王朝的。所以曹操多疑病就会发病。曾经有人问过我,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曹操当初干嘛要干这个事呢?干嘛要胁天子以令诸侯呢?有这么大的后遗症他不做这个事不就完了吗?

但是我们要注意了,这是我们事后说的。在曹操那个时候,他没有办法。他手上人才不足,军队不足而且又没有政治背景,同时自己还是宦官之后。他这时候能够打出的最好的牌,在那一刻能作出的最优策略就是打着汉朝皇帝的旗号借尸还魂,自己当上汉朝的丞相。而实际上我想曹操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也知道自己会陷入两难决策。但是没有办法,他只能这么干,因为这已经是最优策略了,否则他就只能等待灭亡。
所以我们讲,每一个人做决策,只可能是在边际上做决策,这也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只能在边际上做决策就是指每一个人的决策只可能是在当前这个时点,在它所处的环境,地位和位置上做决策。他不可能预计到十年二十年后,即便预计到,他也必须在这一刻的处境下做决策。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个概念,能理解边际理论,就能理解每一个做出决策的人内心的无奈和每一个做出决策的人内心的痛苦。

实际上,如果站在当时的汉朝皇帝汉献帝刘协的角度上想,这也是一样的。对于汉朝天子来说,他不想被别人当作傀儡。但他没办法,曹操在众多的诸侯中已经是一堆烂苹果中挑出一个不太烂的了,已经算是不错了。至少草草表面上还是遵从和尊重他这个汉朝天子的。就算汉朝天子刘协想要完成天下统一,铲除奸佞和诸侯。但是问题是他没有实力,没有枪杆子。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头出政权,所以这时候他只能够依靠曹操的力量。我们一方面讲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需要一个政治大旗和政治正确,那只能打出汉朝天子的旗号。但是汉朝天子不是在利用曹操吗?也是一样的。
汉朝天子利用曹操的军队实力,利用曹操过人的智慧来帮助自己完成和平定天下诸侯的任务。至少曹操和汉献帝刘协之间在完成全国统一之前,他们之间是心照不宣的,是有默契的。这就是曹操出实力,汉献帝出名气,两个人一起做一件事啊,只是互相利用的棋子而已。汉献帝实际上也面临两难选择,他也没有办法。他心里也很清楚,我刘协今天把我的名气借给你曹操用,一方面固能让你曹操帮助汉王朝扫除乱臣贼子,消灭割据势力。但是问题是,名气借给了你曹操,你也可以利用这个名气来发展自己的队伍,把自己搞得很茁壮啊。那结果就是将来我刘协反过来对付你曹操的时候,我就对付不了。

但是汉献帝也一样,他面临这个问题时,他也没得选。在当前这一刻跟曹操合作跟曹操牵手已经是最优策略了,他顾不得后面的那些风险或者说他根本无力去控制后面的风险。在这一刻只能跟曹操合作,曹操利用我刘协的名气平定天下,我刘协利用曹操的实力来把那些割据势力消灭掉。这两者之间无论在曹操的角度,还是在汉献帝的角度,他们两个人之间都是在互相利用,互相成为棋子,但互相又都处于一种无奈之中。如果我们以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种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实际上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有很多的无奈。

每一个人的选择实际上不是目光短浅,也不是短视,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自己不是局中人。你要是局中人处在那个位置上,你就会明白很多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看起来挺差的选择已经是个不错的选择了,它至少不是最坏的选择。在我当前手上只有这些牌的情况下,那我也只能按照这个套路去打牌,真的没有办法。如果能用这种态度去理解历史人物,就会对他们带着很多温情脉脉的敬意和同情,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随意评判和随意指责别人的策略的优和劣。做一个评论家很容易,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缔造者很难。
《疏敏钩沉》
第一财经广播推出的创新栏目,本栏目根据历史故事、典故或古典文学经典人物片段等来剖析现今经济生活和现代企业管理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史鉴今。(更多第一财经广播的音频产品,您可在阿基米德中收听。)
17:50~18:00(重播)
主讲人:赵疏敏,沪上著名讲师,精通历史、金融、经济法学,同时受聘于全国各地企业教授公司管理和金融理财等课程。
往期《疏敏钩沉》精选作品:
走远路更是超进度 | 疏敏钩沉
作者:赵疏敏 财经讲师
编辑:秦川
监制:叶柳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