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揭秘:为了运动而运动?那你是患了“运动成瘾症”,得治!

小知识

近日,“暴走团车祸”事件引起了社会上广泛争议,谁对谁错是法律的范畴,我们不做讨论,新闻中一句话“在暴走过程中,一些行动不便的大爷大妈在追赶队伍时,并不会注意红绿灯”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既然“行动不便”,为什么还要去“追赶队伍”?

环顾身边,年轻人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明明中暑了身体很不舒服,却依然挣扎着去健身房完成自己的“健身计划”、女孩子痛经白天恨不得昏倒在办公室,晚上却还全副武装去夜跑……

家人劝阻?谁劝跟谁急!生命在于运动,不让我出去,我寝食难安!

这事儿就严重了,这是运动成瘾症!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运动成瘾症?

运动成瘾也叫运动强迫症,其主要症状就是一句话:一天不锻炼都会浑身难受!

运动会上瘾?

是的,运动与吸烟、上网一样,会让人成瘾。有研究证明,人在运动30分钟以后,当体内的葡萄糖消耗殆尽,大脑就会分泌一些神经递质,专业名词分别叫“内啡肽”、“多巴胺”、“儿茶酚胺”等,这些物质可以给人以欣快的感觉,使人继续保持兴奋状态,所以会上瘾。

而根据进化论学说,我们的大脑有一套“奖赏系统”,就是在进行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活动后,奖赏系统就会被激活,释放特种神经递质,让人感到愉悦。一般情况下,运动会增强人的体质,有利于种族繁衍,所以,奖赏系统会被运动激活,从而导致上瘾。

图片来自网络

运动成瘾也可能是心理问题导致

看过电影《阿甘正传》的都知道,当珍妮又一次悄然离开以后,阿甘开始了长达3年的跑步生活,虽然结果是跑步让他走出失望、迷茫以及不解,但是当初促使他跑步的原因,正是因为他遇到了生命中不可解的难题,他在战争中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在生活中失去了最珍贵的女友,而凭一己之力,如何化解?那就跑吧!跑到地老天荒!

在现实生活中,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的人,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很容易形成运动成瘾。也有研究发现:抑郁现象越高的人,锻炼成瘾现象越严重。

图片来自网络

运动成瘾≠运动习惯

运动习惯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运动,其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其内容也包括了有规律的运动,但是这种运动是可以随着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的,当身体出现不适合运动的情况时,可以暂时不运动,而不会产生心理的不适。

运动成瘾是被运动控制,其目的就是为了运动而运动,就是必须要有规律的运动(一般都是每天定时运动),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变化,运动不会变,不然就会产生挫败感、焦虑或者心情沮丧等情绪。

运动习惯是喜欢运动;运动成瘾是依赖运动。

图片来自网络

运动成瘾是种病,得治!

运动成瘾不仅会给自己的心理带来困扰,还很容易因为盲目运动而身体受伤,为此,运动成瘾要治!

(专家:杨玉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