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从中国美院毕业回到家乡,她的梦想要是把这里装扮成一幅画
编者按:工业化的浪潮中,我们曾经这样感慨:明天谁还来种田?。在一片质疑声中,都市白领回来了,海归学子回来了,“富二代”也回来了……
他们重新定义了农民。他们是新农人,他们同样是大花园的建设者。
衢州市农业局联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衢州分社推出衢州市十二名青年创业者的系列报道。他们放弃原本的生活,开始“恋上”家乡的土地。

在距离衢州市16公里的大洲镇狮子山村,满眼望去尽是碧绿的景色,山峦错落有序。穿过一座座美妙的景色间,爬上山坡,便到达了傅孔明家庭农场。在农场走过来一个皮肤黝黑的姑娘,这便是傅星如。26岁的90后姑娘傅星如从中国美院毕业后,却选择回到家乡走到田间,与山水相伴,在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村庄里寻找着自己的那片恬静生活。当起了“农二代”。


“我有一个梦想,面朝稻田,春暖花开。”这是一位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农二代的创业梦的缩影。她并不是要肤浅的给农场穿上艺术的外衣,而是希望把艺术完美地渗透到农场的各个角落。农场做渔业为主,傅星如又很喜欢不同的颜色,便把这些结合到了一些小物件上面。走在农场的各个角落,随处都可以看见不一样的艺术创作。


鱼型的指路牌。

专为农场特质的名片。

小鸟墙绘。

蓝色水波的楼梯。
说起这个楼梯和墙绘,这是傅星如和男朋友宣石一起创作的作品。“他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也很喜欢这边。”选择自己回到家里创业宣石也很支持她。傅星如说道。“平时宣石过来这边的时候,可以自己在山里待一天画画。”两个人都希望可以接着这边自然环境的优势把周围美化起来,将自己的梦想承载在了这个小山村里,同时也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从2013年毕业后接手管理父亲的农场以来,便鼓起干劲,一面“恶补”稻鳖共生养殖、种植专业知识,参加培训学习相关专业技术,下到田间地头调研养殖成效,探索养殖提升方法。目前农场已建成一场三区:休闲渔业区、稻鳖共生养殖区、农家体验区共500亩。农场于2013年荣获浙江省首批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014年荣获浙江省首批省级示范性家庭渔场、2016年荣获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6年农场大米被评为“浙江好稻米”。在2015年“邮储银行杯”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的比赛中获得铜奖;所在乡村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狮子山村被评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另一面用自己的专业将艺术逐步渗透农场,绘制农场墙绘,同时作为村里的团委书记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乡镇绘制“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墙绘。虽然她的创业梦需要经济、农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但是这个90后姑娘并没有因此却步,一往向前。她相信,梦想是慢慢累积起来的,而自己现在也正在让它充实起来。
借着这样的环境氛围,傅星如开始探索发展艺术古朴的民宿,在她的悉心装扮下,农场里的民宿已经慢慢的装扮起来了。简单的装修风格,面朝青山绿水,让人感到十分的舒适,也真正的让来往的游客体会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也希望慢慢的美化着整个村子和小镇,让这里成为衢州旅游观光的旗帜。

出品︱衢州市农业局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衢州分社
监制︱范叶和 毛广绘
策划︱龚中林 徐蕾
执行︱龙黎明 刘奕琦 徐蕾 赵璐洁 郑瑞颀 郑琪浩
设计︱吴炜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