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防控」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早在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明确提出,健康是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世卫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努力促进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联合国所有成员国都将努力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民健康覆盖。

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共享健康、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在完善卫生体系建设的同时,强调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同时,健康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长寿的影响指数中,遗传、社会、医疗、气候四种因素仅占了40%,而自我保健的比例就占了60%。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培养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是维护健康的有利武器。

针对目前主要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十二项提示》,我国卫计委也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供指引。总体来说,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主要方面。

如何选择和搭配食物是合理膳食的重要问题。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规律用餐,有助于保持营养平衡,维持健康体重。应尽量保证每天选择食物的多样性,主食可选择粗细搭配,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深色果蔬最好能占一半。饮食中的烹调油、盐及糖的摄入量应注意控制。每日进餐定时定量,保证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十分重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能促进心肺、肌肉骨骼健康,增强身体平衡、协调能力。日常要少静多动,适度量力,不拘形式,贵在坚持。推荐的活动量是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每周还应有至少两次的抗阻练习,如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日常生活还可以积极承担家务劳动,通勤选择步行、骑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提前1-2站下车或步行一定距离后再乘车等,尽量增加身体活动的机会。进行身体活动应注意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吸烟有害健康,并不仅仅是印在香烟盒上的一句标语。吸烟者患各种癌症(尤其是肺癌)、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中风及其他致死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被动吸烟者即使短暂接触二手烟,也会导致上呼吸道损伤,激发哮喘频繁发作;增加血液粘稠度,伤害血管内膜,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危险等。因此,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吸烟者尽早戒烟是每个人应努力做到的。限制酒的饮用,儿童青少年、准备怀孕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基础疾病患者及对酒精敏感的人都不应饮酒。不提倡过度劝酒,切忌一醉方休或借酒浇愁的不良饮酒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病或虚弱。心理健康、情绪健康、道德健康都是精神层面上、社会层面上对健康的要求。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喜怒有度,静心处事,诚心待人。

供稿: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