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首个无人便利店在美开业 “即拿即走”技术秒杀国内无人店

每经记者 王星平 每经编辑 魏文艺

经过了长达五年的筹备和一年多的测试,1月22日,亚马逊首个无人便利店——Amazon Go终于面向公众开放。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这比当初预计的开放时间延迟了一年。

而在亚马逊无人便利店延迟开放的这一年,国内的无人便利店领域已经十分火热,玩家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亚马逊的对手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

公开报道显示,亚马逊这家位于西雅图亚马逊新总部一楼的Amazon Go,主要依靠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追踪消费者从货架上拿走和放回的商品。

亚马逊无人便利店Amazon Go现场 图据纽约时报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对国内多家无人便利店的采访和走访了解,此次开业的Amazon Go与国内现有大多数无人便利店的最大区别在于,Amazon Go不设人工或任何自助结账台。同时,在技术方面也有较大差别。

根据此前亚马逊的官方说法,Amazon Go是技术创新的成果,在Amazon Go内应用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无线射频识别、图像分析和感测融合等多种技术,原理类似汽车无人驾驶。“不用排队结账,没有收银台”是亚马逊给出的承诺。

记者注意到,1月22日开业的Amazon Go确实实现了“即拿即走”,技术核心是计算机视觉,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货架动态识别等技术支持。相比而言,目前国内包括缤果盒子等使用的是RFID技术,也就是每一个产品上面都需要一个标签。另外类似猩便利等使用的技术则是用户主动扫码。

“从成本与技术含量来说,Amazon Go使用的技术都要高于国内无人店。”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此外,就产品模式而言,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关健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Amazon Go的产品模式是目前已知的无人店各种方案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一个,也是需要顾客参与程度最低的。

关健同时认为,未来待技术成熟后,还是要面对复制和扩张的问题。因为从成本和收益考虑,如果仅仅局限于“亚马逊线下零售的高科技玩具”这一概念,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亚马逊并未披露未来是否会在更多地方开设Amazon Go。亚马逊同时重申,他们不准备在规模更大、更复杂的全食超市内增加这项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不仅仅是亚马逊,未来国内无人便利店如何向第三方实体店复制技术方案,都将会是一个新的难点。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