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汇|被打扮成女孩,人生被肆意操控!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写万字长文痛斥父母“罪行”

今日热点,你不得不知道这十件大事。

知晓天下事,快速一览今日最新要闻。

TOP 1 >>

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写万字长文痛斥父母“罪行”

高考理科状元

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

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

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罪行”

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

这位主人公叫王猛(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是四川一地级市的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

而最近,王猛却写下一封万字书信,里面讲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种种经历。

儿子的万字长信

1月23日,记者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栋图书大厦前见到了王猛。他双肩包里的电脑,装着一封15000余字的长信,记录他从小到大与父母间的种种经历。行文间,言辞激烈。

相对于直面交谈,他更善于文字表达。他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他认为,这正是与父母有关。

他的文字里,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他坚定地回答,“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和控制,因为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中的‘爱’调和。”

这封长信,他于近日完成,前后发给二三十个朋友及同学。他希望给这些已是或即将为人父母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被控制的爱:

单纯环境限制了社交能力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王猛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那时,班级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就告诉大家要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王猛没有按要求着装。“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要求也没被允许。”当天的演出让班主任很是不满。开场前,“我提出把裤腿卷起来……遭到了当众怒斥。”

王猛说,他从小到大几乎所有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直到大三,我才真正意义上能够自己选择喜欢的衣服来穿。”他站起身说,“衣服现在可以自己选,而失去的学习机会和社交机会却再也回不来。”

王猛生活在一个大院里,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生活圈子几乎都在这个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的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走出大院的时间也不过是参加校外一些竞赛或者探亲旅游。但即便到校外上奥数培训班,“母亲也很不乐意”。

王猛介绍,上小学五六年级时,自己对学奥数很有感觉,但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自己去,一次他参加奥数考试回家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王猛认为,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却被母亲人为放大了。而面对母亲的说法,父亲也没有表达什么异议。

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要到市区的学校上学,但遭到家人的拒绝。“理由则是受不了当地名校的竞争,以及太小不能骑车——高中了还小吗?”。最终,他留在了大院继续读高中。此后,他多次争取也均遭到了家人拒绝。

尽管后来以理科状元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但王猛依然认为,正是这一封闭单纯的环境让自己的社交能力从小就受到了影响,“学校本身封闭且资源有限,跟同学的交往总体上也不频繁。”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到远离家乡的城市上大学,就能“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个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上大学后也不断给我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我的同学了解我的情况。”王猛说。

即便后来到美国读研究生,这种“控制”也依然没有结束。“一样找到了他们的一个‘老朋友’来关照我。”但这位“老朋友”却并没有给王猛留下好的印象,也因此与家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此事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与王猛与家人矛盾的爆发,并最终决裂。

情感的孤儿:

向父母求助却从未得到支持

在王猛看来,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求助”,都没得到家人支持。

“这种不支持从小就有。”王猛说,小学时,他因不会剥鸡蛋曾遭到同学取笑,后来传到亲戚耳朵里时,再次遭到亲戚的取笑,且不止一次,“但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不以为然,他还因此反遭训斥。”

发生在高三暑假的一次旅行,让王猛至今难以释怀。王猛说,大学前自己“被迫”参加了父母“邀请”的一次毕业旅行。旅行团由单位里的几家人组成,带团的是一名年轻导游。“一路上,母亲都在不停讲述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王猛介绍。

最为突然的事情发生在当天晚上。导游在安排住宿时,当着全团人的面提出“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王猛瞬间僵住,“我不知所措。”父母也没有搭话。直到最后回到房间后,王猛才愤愤不平地问父母“导游为什么这么说”,却遭遇了父亲的一阵说教和责骂,“父亲大概意思是说,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

“但实际上,我期盼他们能当场用一个得体的反应化解尴尬,哪怕是哈哈一笑?”王猛认为,“换一个处理方式后果也许会不同,但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而之前在择校问题上,同样也有如此遭遇。王猛称,在继续留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一次他在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糟糕,同样遭到了父亲的打骂,“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高二时,当他再次向父母提出自己想跟校方谈谈时,父亲依然没有支持他,而是提出“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再往后,在大学期间与大姨的不和,以及到国外读研究生与父母“老朋友”的不认同时,父亲依然要求他要学会跟任何人相处。“即便说出了我的道理,列举出了他们的不对时,父母的反应仍是不以为然。”

他说,自己是一个情感的“孤儿”。

决裂:

拉黑父母,“他们本有很多的机会”

2005年春节成了王猛在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当时,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

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

自那以后,王猛便没在家过春节。毕业后,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

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他。在与家人的通信中,王猛讲述了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并列举出其为人的诸多问题,称自己无法与之交流,“信有4000多字,寄给了家人,至少在我看来是证据严密的,让他们明白我跟这个朋友的关系,一方面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渐渐远离这位‘老朋友’,也保持和修复与家人的关系。”

回信一天后就来了。“(他们)承认我的愤怒是真实的,却称绝交太狭隘无理了,要求我学会跟有问题的人交往。”王猛无法接受父亲的回信。

2012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他们都错过了。”

最近10年,王猛仅回过一次家,还是“例行公事”——更换过期身份证。那是2015年春天,整个行程仅在老家呆了6个小时,只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

那次见面在父亲的车里,主题是对峙和质问。王猛质问父亲此前种种,情绪有些失控,母亲在一旁泪流不止。走出车外,母亲要王猛回家坐坐,他僵持了许久才进了家门。

母亲提出能否在家住一晚,他回答“没时间,立马就要走”。

救赎:

性格弱点突显,赴美申请心理学研究生

北大毕业后,王猛进入对口专业机构上班,但因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只好离开,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事实上,王猛已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并强烈认为这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他决定为自己冒一次险,同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他希望心理学能够帮他弄清楚自身遭遇的问题,与过去抗争,“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在美国,王猛曾有一段时间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从前沮丧的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他找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这是他第一次做咨询,他足足讲述了6个多小时,“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而这些问题也印证了自己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猜想。报告出来后,王猛给父母寄回了一份,但父母却“不以为然”。

研究生毕业后,王猛悄悄回国,仅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去向,但他特地叮嘱不要让父母知道。回国后,在经历了几年曲折的工作后,王猛最终到一所高校做起了与心理学相关项目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心理基础学科,比如孩子的记忆、情感如何产生、知识如何获得等,让他们能够分析问题,解决自身遇到的一些问题。”

至今,王猛的父母并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工作,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当被人问及王猛为何每年春节都不回家时,母亲的回答一直是“人在美国,没时间回家”。

去年国庆,王猛收到了来自父亲的邮件,家人“突然转变了语气”,希望聊一些王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你喜欢什么就聊什么”,王猛没有多说,冷冷地回了一句“我知道我喜欢的话题该跟谁聊。”

父母搞不懂

儿子为何老揪着过去不放

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一开始父亲老王(化名)没觉得有啥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老王没想到,这不像“通牒”的通牒,真成了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老俩口搞不懂儿子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搞不懂的或许不止老俩口。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似乎最应该引起重视——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春节:

母亲只能谎称儿子在美国“忙”

这些年来,母亲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发去短信,询问其是否回家过春节。仅有的两次回复还是在几年前,而回复也极为简洁,“有事,不回”和“不”。

近几年,老俩口似乎已慢慢习惯了。儿子电话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什么微信。“每年春节都有人问,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

老俩口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认为在关系的重建上,主动权仍在儿子那边,家的大门永远打开。

但在王猛眼里,已经没法信任他们了。

“可父母就你一个孩子,把你抚养大,送进了令众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就这样决裂,你有想过他们的感受吗?”记者反问。“那是他们自作自受。”王猛回答得很干脆。

疑问:

明明“正常的”孩子,怎么就这样了?

“搞不懂他是啥原因”,可儿子12年不回家过春节,彻底决裂也已6年,身为父母难道真的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吗?

在两人看来,儿子从小到大,到上大学都是正常的。“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初到美国时,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

老王认为,在美国做了心理咨询后,加上和“老朋友”的相处不愉快,他就开始不和家里联系了。“这是一个转折事件,总认为我们给他推荐的人不行,是要控制他”。“国内就不说了,国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在必要时候也好有个照管,我们错了吗?”母亲老刘说。

老俩口还是没搞懂儿子到底怎么了。

掌控?

人生一半都在外边,“问题出在后面啊”

会不会真如儿子所言,是父母从小的掌控和过度保护导致的呢?“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老王说。

母亲老刘也承认,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对于王猛提及的上学问题,以及父母按照个人喜好决定其衣着,老王说大院内孩子很单纯,在选择衣服上,老王则称父母的确会帮其做选择,“但也不是所有”。

小白(化名)是王猛的初中和高中同学,在小白看来,王猛的父母在对王猛的保护上的确有些过度了。小白介绍,当时王猛上学到回家实际上仅有几分钟的距离,不过,但凡是下雨天,在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都会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接他。

寻因反思

忽略了儿子的“不一样”

最近,老王仔细地分析了儿子与家人断绝关系前后的几次转折点,他得出结论,儿子强烈的情绪爆发点往往都在其经历不顺的时候。

“他是状元,到了北大肯定会有比他更好的人,在大学的后期出现情绪异常。之后毕业工作又遭遇不顺,再次出现了情绪问题。到美国学业出现困难,同时在看了心理医生后,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家人。”老王说。

在这一点上,小白有同样的观点。“他是当年的理科状元,上了当年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他一直孤僻,不善言语,抗挫折的能力要差一些。”

在王猛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王猛内向,但有上进心,喜欢跟自己较劲,在班级里孤立少言“大院里,交流有缺陷,交际能力比外边要差一些。”

记者将王猛的万字长信转给了老王一份,希望他能清楚儿子对过往真实的思考和想法。

毕竟儿子远离这么多年,老王其实也有自己的反思。抛开儿子本身性格中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他觉得自己曾在处理儿子的“求助”上的确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不管怎么样,我们爱儿子,希望能跟他重新联系起来。”母亲老刘说。

TOP 2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压力容器成功吊装

图为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抱环拆解现场。

1月28日17时左右,“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吊装入堆。该设备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工程压力容器,此次顺利吊装将为“华龙一号”机组的后续安装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TOP 3 >>

国际“人造太阳”项目的核压力设备完成制造

我国首个通过公开招标中标国际“人造太阳”项目的核压力设备完成制造。1月28日,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牵头,与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采用国际核二级标准共同研制、用于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四台不锈钢蒸汽冷凝罐顺利装船,运往法国。这是我国企业首次成功研制的核聚变关键设备。

TOP 4 >>

广州黄埔区举办首届自行车骑行派活动

选手们从南海神庙出发,一名选手打扮成超人造型参赛。

继首届黄埔马拉松赛之后,昨日,广州黄埔区又迎来首届自行车骑行派活动。逾700名选手从南海神庙启程,途经广州开发区西区产业园、中新广州知识城,直抵广州科学城,全程100公里,其中有专业选手亦有编外骑友,有年轻人也有年近古稀的老奶奶,还有老外前来蹭热闹,最终,一名19岁的在校大学生仅用了3个小时抵达终点。

TOP 5 >>

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将搭载特斯拉电动跑车升空

据报道,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发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将于2月6日进行首次试飞,随同火箭升空的还有公司创办人马斯克的一辆特斯拉电动跑车。据悉,火箭第一节由3枚“猎鹰9”型火箭芯组合而成,共有27个引擎,发射时能产生约227万公斤推力,是自1960年代“土星5号”登月火箭以来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经过多次推迟后,猎鹰重型火箭已于上周完成静态点火测试。

TOP 6 >>

潘鹤《艰苦岁月》雕塑走进五仙观

潘鹤的《艰苦岁月》雕塑走进五仙观。昨日,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获悉,“传承·创新——广州美术学院纪念肖像雕塑作品展”在博物馆临展厅正式开展,同时,“广州美术学院校外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五仙观越秀区博物馆荷花池畔举行。

TOP 7 >>

乐广高速北行封闭 北上车辆分流至武深(仁新)高速

1月28日23时许,韶关市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接湖南郴州高速交警支队口头通报,称京港澳高速郴州段暴雪,高速公路行车基本中断,建议韶关市高速交警大队引导车辆绕行武深(仁新)高速。当天深夜,乐广高速北段高寒路段最低温度已达零下2.3度,玉井大桥路段已结冰,交警、路政正抓紧组织撒融雪剂融冰并警车压道行驶,车辆通行缓慢。韶关交警高速一大队昨天23时通知乐广南、京珠南公司通过辖区的情报信息板引导车辆走武深高速,同时做好分流准备。

TOP 8 >>

新浪微博热搜榜等板块下线整改 至2月3日21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7日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新浪微博对用户发布违法违规信息未尽到审查义务,持续传播炒作导向错误、低俗色情等违法违规有害信息的严重问题约谈该企业负责人,责令其立即自查自纠,全面深入整改。

新浪微博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网信部门管理要求,对问题突出的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微博问答功能、热门微博榜明星和情感板块、广场头条栏目情感板块暂时下线一周进行整改。下线时间从2018年1月27日21时至2月3日21时。同时提出,要深刻吸取教训,全面加强平台业务和人员管理,切实对社会和广大网民负责。

TOP 9 >>

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去年交易总额达1.63万亿元

1月29日,广东省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全体大会召开。据悉,该集团公司2017年交易总额1.63万亿元,同比增长46.8%,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稳居全国同业前列,为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产权交易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TOP 10 >>

武汉交警跪地推车 群众亲切喊他“跪地哥”

1月26日开始的一场大雪,使整个武汉布满了冰雪。江汉一桥桥面上,坡陡、雪厚、路滑,车辆通过时不但爬坡很难,还容易导致无法控制的后溜,撒盐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

1月27日,一名叫曹勇的交警和15名同事一起,早上7点开始守在这里,配合城管融雪除冰,一台又一台地推出被困车辆。一直干到中午12点,饭也顾不上吃,水也顾不上喝,一共推车近百台,中途摔了一跤又一跤,爬起来又接着推。有台车因为轮胎太滑实在推不动,他找来一件衣服,自己跪在地上,把衣服铺在轮子底下以增加摩擦力,周围的过路群众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亲切地喊他“跪地哥”。

TA 说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奥斯卡·王尔德

出品:广州日报大洋网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