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记忆︱祭拜窑神
【编者按】“小邹鲁”金华,文化资源丰富、地位独特。为充分挖掘、展现这一丰富的资源,提升浙中生态廊道的文化内涵,金华市政协文史委联手市社科联、市方志办、市文物局、市档案局、市婺文化研究会和金报全媒体中心、金华晚报、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之声共同推出“文史记忆”,寻找八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文化力量。
现在过年,除了年前用那红纸写几副春联春联,除了那报道上说车票是那么难买,车站那么拥挤,除了那年货准备的那么的多那菜突然涨的那么的贵,除了那街上一无行人二无车辆三无垃圾,干净得一塌糊涂,宁静的一塌糊涂,却找不到一点年的味道……
初八有味道,传统文化的味道,两汉的味道从远方飘来,飘至汉灶,婺州窑的祭神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
古婺金华,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悠历史为金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城市文化积淀。“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是她的伟岸英姿,“小邹鲁、历史文化之邦、山清水秀之地”是她的金色名片,“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婺学之宗”吕祖谦、“人民诗人”艾青是她的骄傲儿女,“游圣”徐霞客、“诗仙”李白、“茶圣”陆羽,都曾是慕名而至的来客。
由此可见,金华,真是一片神奇而富有吸引力的土地。而汉灶,作为金华东南郊的一座古村落,中国婺州窑博物馆的所在地,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凡响之处呢?据《金华市地名志》记载:“汉灶,志称龛灶、墈灶……唐汉灶窑产婺州青瓷。”汉灶村地处金华市东南郊,初建于西汉,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汉灶村的婺州窑遗址因历史久远,考古价值重大,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更是婺窑人的圣地和精神的家园。
今天,说起“婺州窑”,大家都不会陌生。婺州窑曾在金华这片土地上传烧数千年,其起源甚至可以追溯至万年前的“上山文化”时期,在那里出土了红陶,红陶中的稻谷,把中华文明再次向前推进了二千年,婺州窑自两汉兴起,其产品曾远销海外,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西南角的新安海域曾打捞出许多婺州窑产品,其铁店窑的作品再次震惊海内外。
婺州窑是历史名窑,按唐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排名次:“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婺州窑名列全国第三。作为我国六大青瓷窑系之一,它创烧于东汉,六朝发展,唐宋鼎盛,后因种种原因,在元末明初开始走向衰落,制作工艺近乎失传。一番机缘巧合之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新华大师,将失传千年的古婺窑火重新点燃,并使婺州窑上了央视,长达半个小时的纪录片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婺州窑的传奇魅力。
“我要恢复婺州窑,将婺州窑发扬光大!”这是陈新华大师的毕生追求。每当他说起这句话的时候,他都会挥舞着他那有力的臂膀,瞪着小眼,紧握拳头,仿佛是在宣誓。从70年代入行,到婺州窑薪火重燃,一路耕耘,一路发展,直至陶瓷烧制技艺入选国遗名录,对于陈新华大师来说,这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文化责任。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的耕耘者,陈新华大师更有着对文化的一份执着、一份痴迷。对于婺州窑,陈新华大师做出的成绩与贡献有目共睹。
位于汉灶的中国婺州窑博物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婺州窑博物馆己担负起“婺州窑传承与发展”的历史重任。
初八的祭窑之火,自甲申复燃至今,已越来越旺,时至戊戌,更是意义非凡:其一是中国·婺州窑博物馆在千年古村汉灶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新年;其二是继婺州窑荣登国家非遗之榜后,其传承人陈新华大师又成功荣登国家级工艺大师公示之榜;其三是本人被正式聘为中国·婺州窑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的第一年,也是本人的婺州窑作品荣获国家级银奖的第一年。故在此主持祭祀仪式,其味道是与往年有所不同的。
今年的祭窑仪式,显得更加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为新年开启了浓墨重彩的绚烂一笔。该仪式代表的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新华先生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更代表着对金华婺窑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时代责任。祭窑神自古以来就是陶瓷业历史上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传统的祭祀习俗,它反映着烧窑业工匠们的一种祈愿,地域性和行业性极强,是陶瓷行业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草根文化现象,一种文化传承形式。这种文化尽管带有其特有的民间色彩,但一直作为烧窑工匠们的精神力量,规范着行业内百姓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被历代烧瓷行业的工匠们所信仰。
婺州窑门下弟子们怀虔诚之心,在窑炉上恭敬地贴上了由首席研究员何斌先生书写的红红的楹联;陈新华先生则恭敬地端上猪头、全鸡、全鱼、馒头,点上鲜红的香、烛;首席研究员张新华先生特地从背包里拿出了从家里带来的好酒,以祭窑神。
吉时已至,我怀崇敬之情,高喝一声:“祭窑开始!”随后,诵读《婺窑赋》。毕,陈新华先生与众宾客率门下弟子等,行三鞠躬,敬香敬酒,恭拜窑神,遥拜祖师,整个祭窑仪式过程简洁而庄重。传统而又神圣的祭窑仪式刚结束,门外传来了喜悦的鼓乐之声——龙灯来了!龙灯进村了!龙灯来到了婺州窑的门口!望着缓缓而行的龙灯,舞龙的使者们、观灯的人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仿佛看见了汉灶那古老的龙窑啊!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汉灶一定能够建成新的龙窑,到那个时候,真正的婺州龙窑将在这里点燃,我是多么的期盼这一天、这一刻的到来……
“神犬啸天通旭日,婺窑旺火红太空”。在婺窑之红火与温暖之阳光交辉之际,在婺窑人自信的眼神与众人殷切的期盼相映之间,我已经看到了婺窑小镇辉煌的明天!
《婺窑赋》
万年上山,红陶出土。婺州古窑,商周点燃。
华夏瓷源,唯婺为先。东西两汉,窑火延绵。
州府县郡,遍地窑场。瓷器造型,鲜明张扬。
六朝安定,成熟发展。婺州青瓷,浑厚沉静。
大型瓷器,先祖独创。唐宋鼎盛,独霸一方。
乳浊釉瓷,横空出世。琅琊铁店,纵横千年。
新安话语,以证朝纲。茶圣陆羽,著经有言。
茗香之皿,越州为上,鼎州次之,婺州为三,
岳州乃四,吾窑中兴。历史地位,固若金汤。
惜之明清,朝廷更替。中心转移,黯然退场。
斗转星移,风云沧桑。古物无情,瓷语有声。
欣逢盛世,文脉緜延。天降大任,新华守更。
婺窑传承,蹈追前贤。新华窑火,甲申复燃。
千古风流,重振朝纲。巍巍华夏,乾坤鏖转。
十年磨剑,国遗登榜。汉灶古窑,悠然千年。
丙申之春,重设祭坛。婺窑薪火,复土开疆。
丕振先声,慎终追远。婺窑人家,慰我祖先。
继往开来,盛世再现。揽月追日,勃发骐骥。
同德凝聚,天人合一。历史名城,再添辉煌。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