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每一对夫妻都是过命的交情”老太说“他多活一天都是我的幸福”

扬子晚报网4月4日讯(记者 毕俊星 通讯员 冯国智)常言道:“每一对夫妻都是过命的交情”,越到晚年,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细水长流的陪伴。在常州溧阳市南渡镇钱家圩村有一对老夫妻每天的生活都过的充实自在,这让村里的街坊领居们羡慕不已。殊不知,现在幸福的时光是这对夫妻俩花了多年心血,吃了苦头换来的。

在南渡镇钱家圩村的养心园花廊里看到,今年85岁的蒋之平和75岁的妻子陈小凤迎着朝阳悠闲地步行晨练,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但在几年前,这样的场景对陈小凤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2011年,当时77岁的老伴蒋之平突患中风,在经过13天时间的抢救检查治疗后,病情虽得到控制,却留下了不少后遗症,不能行走,只能长期卧病在床,一天还出现多次抽搐症状,头脑也在逐渐失去知觉,这让陈小凤既难过又着急,每天只能默默把泪水咽回去,她深知中风是硬病,不知道老伴今后还能不能好起来。

出院后,陈小凤没有就此放弃,带着老伴四处寻医,有一次从朋友口中得知针灸有效,她就白天带着蒋之平去针灸,晚上回家后观察并记录状态,第二天将情况告知医生。经过一个多月的针灸后,老伴的抽搐症状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长达4年2个月没有发作,这让陈小凤很是欣慰。在陈小凤看来,老伴只要能多活一天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陈小凤表示,十八岁时在一起,老伴就没说过一句重话:“因为他对我好,我十八岁跟他到现在没有吵过架,不要说打架了,重话也没说过。他对我这么好,他得了病以后,我也应该感恩他,要好好的服侍他,他多活一天就是我的幸福。”

八年里,陈小凤肩上所承受的重担是难以想象的,老伴的衣食起居,合理的饮食调配,定时的吸氧、喂药、按摩、锻炼,每天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她都会记录于本,甚至自己去翻阅医疗书籍,寻找有效的理疗方式。为了唤起老伴的头脑知觉,让他脑子再次转动起来,陈小凤想方设法的教他识数,一开始用圆规画了时钟的形状,让老伴将12个阿拉伯数字填入,但他始终不能完成,接着她就想到跟老伴打牌,故意让他赢以此鼓励。陈小凤说,有一段时间老伴心态不太好,“他有时会说(人家)又加工资,我说你不要讲加工资 你,心态好点,你多活一年比加工资还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小凤的精心照料下,蒋之平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逐渐恢复正常,基本的洗漱和吃饭都能独自完成,与其他有相同病症的人相比,蒋之平算得上是个奇迹。现在,每天除了散步、锻炼,他还喜欢看书,读报,写文章,时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些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方式,他也会跟着学习。

陈小凤的老伴蒋之平:“亏她照顾的,没有她照顾没得命了,我命就是她服侍出来的,我很感激她,她吃了苦了。”

陈小凤在老伴生病后,有恐惧,有担心,睡眠成为了大问题,为了不让自己倒下,她常年吃助眠、降血压和防中风的药物来预防保养。她心里清楚,只有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了,才能更好地陪老伴走接下去的路,“自己也吃药,一个是睡觉的药,还有每天吃半粒降压片,小孩要上班,老的怎么办?所以自己也要保养身体的。我精神还可以,就是睡眠(差点)。”

越到晚年,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细水长流的陪伴。现如今,陈小凤和蒋之平相依相伴了58个年头,他们的故事印证了“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话。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