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

点击 “宣 讲 家 网” 可以订阅!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来,历经各种风险和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最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情系群众,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能够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

(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关键在于永远保持对人民群众的一颗赤子之心,有了赤子之心,才能情系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只有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党在人民群众中才会有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

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真正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把我们党视为翻身求解放的旗帜,并在党的领导下汇聚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筑成摧不垮、打不破的铜墙铁壁,谱写了陷敌于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的恢弘史诗;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首创精神,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夺得了政权;新中国成立后,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赢得了人民的信赖。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二)感恩群众,以实际行动回报群众

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听到孩子们齐唱《感恩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我们最需要感恩的是人民群众。作为“人民之公仆”,群众的勤务员,感恩不能喊在嘴上,感恩要用行动说话,关键在于付诸行动,用工作和实绩说话。

1.“人民之公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如果公仆没有公权就不是公仆,公仆乱用公权也不是公仆,公仆不为民用公权更不是公仆。我们应该切记权力姓公、公权为民。

我国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摆正主仆位置,处理好主仆关系,是保证我们党永不变质的关键所在。

2.感恩群众

实践证明,只要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也一定会把党员干部放在心上,只要党员干部时刻视群众为亲人,群众也一定会视党员干部为亲人。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感恩人民之心转化为利民、惠民、为民的实际行动,像对待父母、亲人一样服务群众。如此,群众才会对广大党员干部有话说、有信任、有期望、有支持,与党员干部心连心,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敬畏群众,坚守共产党人的承诺

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对群众的地位心存敬畏,牢固树立群众“在上”、我“在下”的理念,自觉淡化当领导的优越感,变“官本位”为民本位,在群众面前不抖权势、不耍威风、不摆架子。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革命家,而且也是胸怀博大、富有感情的人。毛泽东同志有“五不怕”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有“三怕”。这“三怕”并不是说毛泽东同志胆小懦弱,而是他时时处处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一怕泪。毛泽东同志曾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有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也忍不住要掉泪……

1948年5月,在东渡黄河后的一天,毛泽东同志乘吉普车,由城南庄去西柏坡。吉普车翻山越岭,在山路上艰难行驶。当行到平山县大路上的一个村头附近,大家发现离吉普车不远处路边草丛中好像有几个人。车子驶近以后才发现,原来是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躺在路边茅草上,身边坐着一个30多岁的农村妇女,一圈人正围着她们在着急。当车子从她们身边驶过时,车上的人看清那女孩子身上盖着一件破衣裳,身下铺着茅草,双眼紧闭,脸色蜡黄,鼻子里不时地往外流血,已经奄奄一息了。

孩子的娘坐在地上,抚摸着孩子的小脑袋,悲痛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周围的人同情地看着这对母女,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停车!”毛泽东同志突然叫道。司机周西林把车刹住,毛泽东同志第一个跳下车,大步走到孩子身边,蹲下来摸摸孩子的手和额头,问:“孩子怎么了?”

“病啦!”女人泪流满面。

“看来病得不轻,多长时间了?”

“三四天了,起头轻,越来越重。”孩子的娘擦了擦眼泪,声音颤抖地说。

“怎么到这村来了?”毛泽东同志着急而关切地问。

“打算去找个医生,可是孩子快不行了。”说着孩子的娘又哭了起来。

是啊,在这深山僻壤,穷人有病,一无医,二无药,三无钱,多少人不都是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死去了。这时,毛泽东同志猛地回头,朝车上看,大家看到他的眼圈泛红。

“我在这里。”朱仲丽医生在毛泽东同志身边说,长期跟随毛泽东同志的经历,使她明白了他的想法和意图。

“快给这孩子看病。”

朱医生用听诊器听,又量了体温,然后询问孩子发病的过程。

“有救吗?”毛泽东同志问。

“有救。”

“好,一定要把她救活!”毛泽东同志顿时放开声音。

“可这药……”

“没药了?”毛泽东同志又显出紧张担心的神色。

“有是有……只剩一支了。”

“什么药?”

“盘尼西林。”

“那就快用。”

“这是进口药,买不到,你病的时候我都没舍得用,不到万不得已……”毛泽东同志对朱医生的犹豫有些不耐烦,他生气地说:“现在已经万不得已,人命要紧,你马上给孩子注射!”

朱医生将那支珍藏很久没舍得用的盘尼西林用在了生病的孩子身上。接着,又注射了两支别的药。然后给孩子擦了擦脸,用纱布紧紧扎住耳朵上的动脉。朱医生打过针,用水壶喂那孩子水。那时候抗生素很稀有,也很显特效。工夫不大,孩子忽然抬起眼皮,轻悠悠地叫了一声“娘”。那女人呆呆地睁大了眼,泪水哗哗地往下流。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叫着:“菩萨啊,救命的菩萨啊!”毛泽东同志两眼泪花迷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忙转身吩咐朱医生:你用后面那辆车送这母女回家吧,再观察一下,孩子没事了你再回来。

后来,每当谈到那个孩子和流泪的母亲,毛泽东同志眼圈总要泛红:“也不知道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把她带来治疗一段就好了……”他多次感慨: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跑几十里看不上医生,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种的粮就该为农民治病!

二怕血。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毛泽东同志身经百战,指挥战役大大小小何止千百次,战场上哪次不是血流成河?毛泽东同志的亲人和战友牺牲的有多少,可他从未在敌人的凶残面前有丝毫恐惧和退缩。

毛泽东同志怕血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爱护和珍惜,表现了其性格中悯善悲慈的一面。刚进北平,毛泽东同志住在香山双清别墅。当时一起在山上住的还有不少中央领导人,其中有不少是行伍出身。这些将军都是子弹堆儿里钻出来的人,听惯了枪炮声,几天不打枪就手痒心痒全身痒。现在一下子没仗打了,自然很不习惯,也很不适应。不久,他们终于找到了解痒的法子。香山有的是麻雀,打吧!不知是谁挑头开了第一枪,于是大家都开始一试身手了。砰砰叭叭的枪声打破了香山的宁静。

一天,毛泽东同志开会回来,刚下车,正有几名警卫干部打了麻雀回来,他们枪法好,打了很多,拴成一串,兴高采烈地走过来。毛泽东同志听到喧笑声,朝那边望了一眼,只是随便望了一眼,突然停住了脚步。那几名警卫干部见到毛泽东同志,停止了喧哗,放慢脚步。毛泽东同志眉梢抖动了一下,渐渐皱拢,吮吮下唇,问:“你们拿的什么呀?”

“打了几只家雀。”一个人将那串麻雀举向毛泽东同志,这样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鸟羽上沾满的鲜血。毛泽东同志面孔一抽搐,忍不住退了半步说:“拿走,拿开!我不要看。”那人吓得赶紧将滴血的麻雀藏到身后。

“谁叫你们打的?”毛泽东同志皱紧眉头责问道,“它们也是生命,麻雀也是有生命的!它们活得高高兴兴的,你们就忍心把它们都打死了?招你们了惹你们了?以后不许打,任何人不许打!”

“是首长们先打的。”毛泽东同志身边的卫士悄悄解释。

毛泽东同志说:“今后任何人都不许打,什么首长不首长,告诉他们,我说的,任何人都不许打!”

三怕喊饶命。毛泽东同志是农民的儿子,对于穷苦人的讨饶总是心存不忍。陕北时期是革命斗争生活最艰苦的年代,有名警卫战士受不了苦逃跑了。警卫战士逃跑不同于一般作战部队的逃兵,那是知道不少秘密的,泄露出去还得了?

警卫部队立即调动人马追捕,终于将那名逃兵捉住,捆了回来。大家马上想到要枪毙这个逃兵,吵闹声惊动了毛泽东同志,他走出窑洞,看到了这个逃兵。那逃兵年纪不大,长了一张娃娃脸,脸色煞白,鼻涕眼泪涂得满脸都是,身上脏兮兮的,抖个不停。一听到要枪毙他,一下子哇哇地哭叫起来:“饶命,饶命,我不是投敌,我实在是想家,求求你们饶我一命吧!”

毛泽东同志本来是痛恨叛变、憎恶逃跑的,可是他目睹了这个不是投敌的小逃兵被抓回来的惨样,他扬起一只手喊:“放了放了,快放了他吧!”周围的人说,怎么能放了他呢,他是逃兵,还说“这小子坏着呢”。

“哪个坏?”毛泽东同志皱着眉头说,“他还是个娃娃么。快放了,别把他吓坏了。”

一名干部不服气,说:“这么严重的问题,不判不关还放了?不执行纪律就带不了兵。”

“只有你会带兵?”毛泽东同志换上温和说服的语气,“孩子小,刚参加革命,没吃过苦,受不了罪,想家。你再关他,他不是更想家了?他又不是叛变投降,他就是小么。快放了,多做点好吃的就少想点家,听见没有?”

于是,这名逃兵被放了。不但没受任何处罚,反而连吃几天小灶,当然,这名警卫战士再也不曾逃跑。

(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一刻不放松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始终跟上时代、实践、人民的要求。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作者:洪向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洪向华: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文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