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超过50岁,重达1000公斤的淡水之王,清朝贡品—鲟鳇鱼


达氏鳇


提起淡水鱼类,大家印象中就是个体小,没有太大的鱼,但是这种鱼类能够刷新您的认知它就是——鲟鳇鱼。那么为什么叫它鲟鳇鱼呢?这要从清朝开始说起

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每年都要向皇室贡献鲟鳇鱼鱼。尤以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间为甚。

清朝制订贡献鲟鳇及采捕定例,不得违抗。

民间不准私捕鳇鱼,更不许吃鳇鱼,违者砍头。

捕捉鳇鱼时的巨大风险,皇帝对鳇鱼的重视,致使人们对鳇鱼产生了敬畏神秘心理。

捕到鳇鱼不敢带进室内,恐有神祟;用鳇鱼占卜,形成禁忌。

给皇帝进贡,康熙因此命名为鳇鱼。

民间老百姓中说此鱼“身为鱼中之皇,名之正称为鳇”。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它一直是贡鱼,只能由皇帝享用,称之为“鳇鱼贡”。

——节选自《城市晚报》

其实关于鲟鳇鱼的小故事或者“民间传说”有很多,但是无一例外名字是一样的,都是—鲟鳇鱼。

那么鲟鳇鱼有什么特殊呢?为什么关于它的传说有这么多?

鲟鳇鱼的历史远远比我们人类久远太多,我们的历史对于它来说,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被捕捞的达氏鳇


一、认识鲟鳇鱼

世界上现存鲟鱼1目2科7属27种,由于自然环境改变、我国自然水域分布的鲟鱼有8种。

其中鲟科鳇属有两种,分别是欧洲鳇和达氏鳇。生活在我们国内的,达氏鳇也就是—鲟鳇鱼。

鲟鳇鱼,学名达氏鳇是鲟科、鳇属软骨鱼类。头尖、尾歪、体长,颜色黄褐,身上无鳞,而在背脊和两侧有5列菱形的骨板(硬鳞)。

达氏鳇口位于头的腹面,较大,似半月形,口前、吻的腹面有触须2对,中间的1对向前。

吻呈三角形,比较尖,左、右鳃膜相互连接,这是与鲟鱼的不同点,是鳇、鲟鱼的分类依据之一。

达氏鳇横切面呈圆形,鱼体被五行菱形骨板,幼体骨板有向后突出的尖棘,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体背部呈绿灰色或灰褐色,体侧呈淡黄色,腹部呈白色。达氏鳇形态与史氏鲟相似。

据报道,达氏鳇最大能长到5-6米,体重1千公斤以上,寿命超过50年

需要注意的是,鲟鳇鱼(达氏鳇)和中华鲟或者施氏鲟区别很大,这点不要搞混了。

最大的区别是,达氏鳇的嘴比较圆,中华鲟和施氏鲟的嘴尖。


鲟鱼家族的成员


平时在菜市场或者饭店吃到的一般是养殖的杂交鲟,但是劝大家一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可以食用的鱼类很多,遵守法规,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二、达氏鲟的历史以及分布

达氏鲟在地球的历史非常的长,久远到比人类的历史长的太多了。

1)、达氏鲟的历史

达氏鳇作为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过。

达氏鲟的外形1亿多年几乎没什么变化,起源于一亿三千万年前。

真不明白它们的个体这么大是怎么度过“生物大灭绝”的,但是它们能够生长下来,肯定有它的理由。

2)、达氏鲟的分布范围

达氏鳇为淡水鱼类,从来不游入海里,产自黑龙江,属于全淡水鱼类,也就是终生在淡水中生存,不去海洋中洄游。

黑龙江的种群,只在黑龙江及鄂霍茨克海与日本海沿岸淡水水域中生存。

或者在黑龙江流域内的支流活动,冬季在深水越冬。

也就是说,它们的栖息地在黑龙江流域的我国、俄罗斯境内活动。

黑龙江省呼玛县至抚远县所产的达氏鳇,古时曾经是皇家的贡品。

达氏鳇因体大、寿命长是淡水鱼中最大的一种鱼类,素有“淡水鱼王”之称


曾经捕捞的达氏鳇非常大


达氏鳇的历史很古老,和恐龙同时期生存,它们和其他鲟鱼类不同的是,只在淡水中生存,为全淡水鱼类。

三、达氏鳇的生存方式

达氏鳇为肉食性鱼类,也就是主要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很难想像这么大的鱼类每天要吃多少才能保持体力。

1)、幼鱼期达氏鳇主要觅食小鱼、小虾、以及水生昆虫,1岁以后,主要以鱼类为食。

2)、成鱼期达氏鳇主要捕食鱼类为食,十分凶猛,由于鲟鳇鱼个体比较大,在水域内基本没有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是它们的食物。

达氏鳇有自己的捕猎方式,也可以潜伏捕食,它的皮肤和江底的颜色相差无几,平时趴在水底,等待其他鱼类靠近,靠近后达氏鳇猛地扑出吞食其他鱼类。

达氏鳇性情凶猛,不要看它长那么大,但是它很灵活,要不然不会1亿多年都没有把它淘汰,它既可以主动捕食,也能潜伏捕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它们能生长很大。


老照片,捕捞达氏鳇


四、达氏鳇的年龄

具体达氏鳇能够生长多少年,这要看它的运气,它虽然没有天敌,但是最大的天敌是人类,经常被人类捕捉,现在大个体达氏鳇已经很少见。

只是估计生长50年以上,有可能在野外环境下远远超过50年的寿命。

有些官方报道达氏鳇能够生长100年以上,有些官方报道鲟鳇鱼能够生长200年以上。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年龄能超过50岁,具体多少并没有明确资料供查阅,老猫查阅很多资料,并没有发现达氏鳇的确切记载年龄。


达氏鳇


五、达氏鳇的产卵

那么达氏鳇的产卵期是什么时候呢?它们是怎么产卵的呢?

达氏鳇性成熟晚,繁殖期很长,雌鱼成熟年龄为16-20年,雄体为12年以上。

每年5-7月,水温上升到15-19℃,是达氏鳇的产卵期。

达氏鳇在中国黑龙江干流水流急、深水区且沙砾底质的江段产沉黏注卵。

卵的平均直径为3.4毫米,卵呈黑褐色或灰黑色,成熟卵为椭圆形或圆形。

达氏鳇的产卵量根据鱼体的大小不同,产卵多少差异很大。

产卵可达25-400万粒,60公斤大的达氏鳇怀卵量为25万粒,每克卵约有40粒。

达氏鳇受精卵在水温15-18℃的情况下经过130小时孵化出仔鱼。

捕获的达氏鳇


六、达氏鳇的放流

达氏鳇有记载的从辽金时代就已经开始捕捞并且使用达氏鳇,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由于达氏鳇生长缓慢,生长周期很长,再加上环境污染水电站的建设,以及淘金者使用化学品对于达氏鳇的生长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达氏鳇的放流得益于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在2013、2014年开始有较大规模的公益基金投入到鲟鳇鱼保护当中。连年投放鱼苗超过20万尾,2016年,首次突破30万尾鱼苗放流。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超过了50万尾鱼苗放流。


放生的鲟鱼


还是那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给鱼类一个生长空间,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们,让我们一起保护它们,让它们慢慢长大,给它们繁衍生息的空间。

结尾: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老猫一一改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老猫爱钓鱼》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百度图书馆》《360图书馆》《城市晚报》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