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挽救大明王朝,崇祯帝作出了许多努力,可惜越努力越悲催
按照常理,一个人只要努力,多多少少总有回报。可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越努力越悲催。他每一次的努力,都让他离成功更远,离死亡更近。这个倒霉孩子就是明思宗朱由检,通常称为崇祯帝。
天启七年(1627年),虚岁17的朱由检受长兄朱由校遗命,登基为帝,此时的大明已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但朱由检不服输,怀着一腔雄心壮志,发誓要恢复祖上的荣光,中兴大明。为此呕心沥血,勤奋努力。
可惜事与愿违,他的努力从出发点来说都是好的,却于事无补,还让大明衰败得更快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有过哪些努力,而这些努力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第一次努力:铲除阉党,却让朝中文官失去制衡
朱由检最亮眼的政绩,是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阉党。
魏忠贤是明熹宗朱由校时期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已经被定性了的奸宦小人。朱由校沉迷于木工无法自拔,朝政就交给了魏忠贤。他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残害忠良作恶多端。
他的“老婆”客氏是朱由校的乳母,深得朱由校的信任。魏忠贤就是因为讨好了客氏才能被朱由校重用,夫妻俩一人把持后宫,一人把持前朝,权倾天下为所欲为。
魏忠贤的势力有多恐怖?举个例子,某夜,有四个人聚在密室里喝酒,一人喝多了痛骂魏忠贤,另外三人不敢跟着骂,面面相觑,没一会儿,东厂番子冲进来把那人拉出去寸磔而死。
重点不在于那人死得有多惨,而在于并没有人出去告密,东厂番子是怎么知道这里有人在骂魏忠贤的?细思极恐。
朱由检登基,魏忠贤一党还想像控制朱由校一样控制他,朱由检不动声色稳住他们,待时机成熟突然发难,以十大罪状逮捕魏忠贤和客氏,魏忠贤自杀,客氏于浣衣局被鞭打至死。之后趁热打铁,彻底铲除了魏忠贤在朝中宫中的党羽。
这本来是好事,天下为之称快,纷纷颂扬朱由检是明君。
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却是文官集团失去制衡,有意无意的限制了君权。朱由检在朝中没有自己的势力,做什么事情都很困难,任何一个决定都要和文官打无数嘴仗,还不一定赢。而这也加重了他对大臣的疑心,君臣之间矛盾极深,根本不能同心协力。
比如,崇祯末年军费奇缺,朱由检动员大臣们助饷,却只有寥寥数人响应。大臣们为保家财,极力反对这项措施,于是不了了之。假设一下,如果朝中还有魏忠贤那样的权宦,文官们敢如此违逆皇帝的意志吗?
不过,也不能说铲除魏忠贤是错误的,他已经成了大明的毒瘤,不能再留。所以某些朋友也不要再为魏忠贤翻案,他是罪有应得。
只是朱由检还太年轻,没有认识到朝中博弈的本质:文官必须存在,因为要靠他们去治理天下,但一定要有专属于皇帝的力量去牵制文官,如此才能平衡。任何一方势力独大,对皇帝来说都是致命的,只有双方势均力敌,皇帝才能保持超然的地位,掌控大局。
当朱由检弄懂这一帝王之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没了宦官集团的压力,文官集团放飞自我,一方面和皇帝斗,另一方面和不同地域、不同学派、不同政见的同僚斗,党争愈烈,直到大明灭亡、南明小政权时期,残存的文官们还斗个不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对于朱由检来说,最妥当的办法,是在培植出足以制衡文官集团的势力后再动魏忠贤。
第二次努力:裁撤冗员,却让李自成失了业
崇祯元年(1628年),希望有所作为的朱由检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国家财政已经很吃紧,供军费都供不上了,养不起闲人。
能说这项改革是错误的吗?肯定不能。
但命运就是这么奇妙,改革到驿站时,有个叫李自成的驿卒被裁员了。裁他也不是无缘无故,而是因为他丢失了公文。
谁能想到,李自成会在走投无路之下投了起义军,十多年后终结了大明王朝?虽然不是李自成,也会有王自成或张自成,但既然历史上出现的是李自成,那咱们就以李自成来论。
如果当初朱由检不裁员,还有活路的李自成不至于铤而走险。也就是说,朱由检要是看不出人员冗繁的弊端,或者看出了也不去理会,不努这把力,未必会有闯王李自成。
第三次努力:五年复辽,却让国力进一步大损
明朝知名将领袁崇焕的下场很惨,被凌迟处死,据说割了三千多刀。表面上的罪名是袁崇焕通敌,或许还有擅杀毛文龙的原因,可实际上,就算他没做这些事儿,朱由检也恨死他了。
为什么?因为他给朱由检挖了个大坑,这个坑的名字叫做“五年复辽”。
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重新启用了天启朝被贬的袁崇焕,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等于是把抗击后金的任务交给了他,并让他掌握了天下半数兵马。
激动之下,袁崇焕上疏陈述兵事,并在疏中说:“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五年就能复辽?朱由检也激动了,表示如果你真能五年复辽,我一定不吝啬于封赏,让你的子子孙孙都受益。
君臣一番详谈,朱由检有点累了,退入内宫休息片刻。陪侍在侧的给事中许誉卿趁机问袁崇焕复辽的具体策略,袁崇焕却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意思是我看皇帝过于焦虑,所以安慰他一下。
许誉卿大惊失色,说皇帝虽然年少却聪慧英明,你怎么能随便应付,万一他按照期限问你成效怎么办?
袁崇焕自感失言,暗暗后悔。过一会儿,兴致勃勃的朱由检又出来了,继续问复辽之事,袁崇焕硬着头皮说五年能复辽,但前提是“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
暗含的意思是户部、工部、吏部、兵部都要以此事为主,全方面配合我,否则是不行的。
朝中党争严重,派系林立,想让大家全力支持某个人很难。袁崇焕这么说,很有可能是想让朱由检知难而退。
但朱由检是那种人吗?从来不是,他迎难而上,严令四部大臣按照袁崇焕的意思办。袁崇焕担心去边关后有人诽谤自己,朱由检赐他尚方宝剑;袁崇焕请求皇帝爱护自己,朱由检赏赐他蟒袍玉带、银币。
可以说为了让袁崇焕免除后顾之忧,专心复辽,朱由检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各种资源向辽东倾斜,镇压起义军都排在了后面。
但是,事实证明袁崇焕的策略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一年半后皇太极率领数十万精兵分别进入龙井关、大安口,之后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虽然袁崇焕浴血奋战,解了京师之围,但后金的确是因他的失误而入关的。
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检也明白了“五年复辽”只是句空话。袁崇焕挡都挡不住后金的入侵,又有什么能力驱逐后金收复辽地?于是感觉受骗上当的朱由检出离愤怒,残酷的报复了袁崇焕。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话不可以乱说,尤其是对年少的君王。
说白了,“五年复辽”只是袁崇焕的随口之言,朱由检却当了真,作为臣子的袁崇焕也不得不当真,导致明军两线作战,战线拉长腹背受敌,哪方都没有取得胜利,国力大损。
此事过后,朱由检和大臣们基本离心离德了,看谁都像奸臣。因为他受过教训,他对袁崇焕的全心信任,换来的是京师险些失守。
如果当初朱由检不信五年复辽,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暂时与后金和谈,解决国内的问题之后再对付后金。或者与李自成议和,灭了后金再处理他。三方势力鼎立时,拉一方打一方才是最合乎兵法的。
可惜他太急于求成了。
第四次努力:征收三饷,却让社会矛盾更为尖锐
明末灾祸频发,国家收入剧减。导致朱由检成了明朝最穷的皇帝,只有穿在外面的龙袍崭新整齐,内衣洗了又洗,补了又补,节省得令人心酸,但他再省也省不出大军开支的费用。
当后金入侵,国库支撑不了军饷,辽东战事紧急时,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增加税收。崇祯三年(1630年)起,每亩加征银三厘,是为辽饷;
当起义军横扫大江南北,明军却因缺饷而经常哗变,剿“匪”不力时,他还是想到了增加税收。崇祯十年(1637年)起,每年增收三百三十余万两白银,是为剿饷;
当国家急需用兵,却没有练兵费用时,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依然是增加税收。崇祯十二年(1639年)起,每年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是为练饷。
最初三饷只是临时性征收,开征剿饷时朱由检信誓旦旦地说:“暂累吾民一年”,可一年又一年,“匪”越剿越多,国力越来越弱,三饷也只好一年年征下去。
而这也形成了恶性循环。明末仿佛是个被诅咒的时期,旱灾、涝灾、蝗灾轮流上场,老百姓时常处于吃不饱肚子的境地,负担本来就很重,朝廷竟然还要加税?这是不给人活路啊,索性反了!
所以,本是用于剿“匪”的费用,却让社会矛盾更为尖锐,把更多的百姓逼成了“匪”。难怪当时有人说“是驱民以为贼也,又何平贼之有!”
很多史学家认为,征收三饷是朱由检最大的污点,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他的初衷却绝不是逼反百姓,他只是没有办法。
不镇压起义军,起义军就要改朝换代;不抗击后金,后金就要打进关内颠覆明朝。这两个大敌,没有一个可以放任。打就得要钱,钱从哪来?只能从天下百姓来。
从古至今,打仗打的都是钱,而且是大钱。这不是抄几个贪官污吏就够的,所以大家别疑惑朱由检为什么放过大官,只在百姓身上作。如果抄家就能解决时下难题,急红了眼的朱由检不会手软。
朱由检最缺的是时间,如果天灾、起义军、后金不是一起爆发,以他的能力应该可以逐步缓和社会矛盾,把大明从灭亡的边缘拉回来。但上天不给他这个机会。
【结语】
铲除阉党、裁撤冗员、五年复辽、征收三饷,全都是朱由检勤于政事、努力当个好皇帝的证据,他比他的很多祖宗优秀。然而有时候做得多错得多,如果他什么都不做,说不定明朝能存活更久。
就像清朝,慈禧顽固的坚持着祖宗家法,拒绝变法革新,让早就应该灭亡的清朝存在了更长的时间。
但话又说回来,清朝的苟延残喘,除了加重民族的灾难和耻辱、百姓的血泪苦痛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吗?完全没有!
所以和清末执政者比起来,犯了很多错误的朱由检无疑更招人喜欢,至少他有血性。
参考资料:《明史》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