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里的饭局一窥古代的酒桌文化


红楼梦像是一部古代民俗百科全书,文化,民俗,风土人情,包罗万象,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画卷


民以食为天,自古中国人对吃的讲究可谓精细,林中走兽,云中雁,海底仙贝,鹿尾尖。美食文化历久不衰,源远流长。

从美食文化衍生出另一种文化,酒桌文化,酒桌文化吃只是一个方面,他讲究的是餐桌上的礼仪文化。无论是家庭聚会,家族团聚,官场酒宴,商业宴请,不同场合的酒桌有着不同的礼仪文化,这在红楼梦里可窥一斑。


红楼梦里大大小小的饭局不计其数,无论是平常吃饭,亦或是年节家宴,或是亲戚互请。由此衍生出一种文化,酒令。它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行酒令通俗大众化。古时行酒令,要有令官,由令官出题,一般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明白游戏规则。这也是达官贵人家庭常玩的游戏。普通百姓是没有的。酒令中是不能乱令的,乱令错令是要受到相应惩罚。酒令大于山,令官是有一定权威性,相当于裁判。


书中一段描写薛宝钗的哥哥薛蟠过生日请客,请来自己的朋友参加生日宴,除了亲朋,还有陪酒的妓女云儿。


书中说道—宝玉笑道,听我说来,如此滥印,易醉而无味,我先喝一大海,发一新令,有不尊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这里宝玉是令官,由他来订立酒令。接下来说道;如今要说悲秋喜乐四个字,都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个字的缘故。说完了,饮门酒,酒面要唱一个新鲜事令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的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这些就是接下来要行的酒令的规矩。每个人必须无条件遵守。

因宝玉是令官,首先由他来开始

宝玉说道: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然后唱一首曲子。说一酒底,拈起一片梨,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

下面是冯紫英说道,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到梳妆楼。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酒底,鸡声茅店月。


下该云儿,云儿道,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女儿喜,情郎不舍还家里。女儿乐,住了箫管弄弦索。酒底,拈起一个桃,逃之夭夭。

古时大户人家都豢养着清客,相当于幕僚,为主人家出谋划策。在宴席上也可充当玩笑的对象,为无聊至极的生活加点调味剂。

薛蟠虽然不是清客,性格大大咧咧,外号薛大傻,薛呆子,也是一众朋友玩笑的对象。行如此之复杂的酒令,一方面也是为了看薛蟠的笑话。


书中说道—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句,不见说底下的,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登了半响,才说道,女儿悲,嫁了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窜出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往里


下该蒋玉菡。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接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唱完酒面,拿起一朵木樨,念酒底,花气袭人至昼暖。

古人基本上都粗通文墨,尤其是官宦人家。古代人生活非常的乏味,没有电,没有网络,普通人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官宦人家吃饱穿暖,闲来无事,除了琴棋书画,喝酒听戏,平时也无别样消遣。借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比如生日,或者仅仅是应季之花的怒放,也可借此有头组一酒局。因此想薛蟠这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对于酒令也是能够应付下来的。融不进朋友的酒局,你的格格不入会让朋友们更扫兴,下回便不带你玩了。行酒令是酒桌上必须要有的项目,酒桌文化是一个人融入当时上流社会必须要会的。

这是贾府男主人们的宴席。古时男女有别,主人家请客,男女宾要分别入席,女宾的内室,男宾是禁止入内的。

贾府女宾也有自己的闺阁之乐。贾母宠爱孙女们,经常借各种有头举行家庭宴会。从薛宝钗生日,到王熙凤生日,再到林黛玉圣体,各种家庭宴会不计其数。书中最热闹的算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书中说—贾母说道,今儿既认着亲,别空空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我们这也有个园子,园子里也有果子,你明日尝尝带些家去。你也算看亲戚一场。宝玉说道,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捡样做两样,也不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样高几,个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在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攒心盒子一种盛菜果的盘盒,中分许多格子,都咱向中心,所以叫攒心盒子,有点像现代的糖果盒。

之前提过的宴席上有取笑的清客,女宾宴席上当然也会有。


书中说道—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一个女篾片了。凤姐也笑道,咱们今就拿他取个笑儿。鸳鸯便悄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

官宦人家吃饭用的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书中说道,—贾母又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宴席,还不换了呢。众人忙照样换了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刘姥姥道,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道,菜里有毒,这银子下去儿就试出来了。

古代酒桌文化讲究颇多,就连一双筷子的使用都是有一定规矩的。先前给刘姥姥的筷子是摆大宴席的隆重场面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筷子呢,书中提到,四愣象牙镶金筷子。刘姥姥如何形容的呢,书中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铁锨还沉。换上的平常使用的乌木镶银筷子,古时有银针试毒,如果有毒,银子会变黑。


单单从一双吃饭的筷子就能看出官宦人家酒桌上的精细与繁琐。

酒席正式开始,首先各人的座位与桌椅摆放的位置与数量是有规矩的。贾母为尊,上面两塌四几是贾母薛姨妈的,薛姨妈是客人做坐主位。下面一椅两几是王夫人的。余者都是一椅一几。东边是刘姥姥,刘姥姥之下便是王夫人,西边是史湘云,第二便是薛宝钗,第三便是林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宝玉在末。李纨凤姐二人之几,设于三层槛之内,二层纱橱之外。


李纨与凤姐是儿媳妇,古时儿媳妇是不能与婆婆同桌吃饭的,必须站在旁边伺候。等婆婆吃完了,他们才能吃饭。也就是荼毒女性的所谓的三从四德。李纨与凤姐的座位只是虚设而已。

所与人都入席以后,也不能只闷做吃饭,而且酒局文化饭食不是最主要的。斗酒令才是酒局的主导。

之前说过,酒令是有规定的,自成体系,这场酒局所有人都是有一定文墨的,大家行酒令主要是拿刘姥姥取笑的,那个年代小姐们的生活是很乏味的。

书中说道—贾母道,咱们先吃两杯,今也行一令,才有意思。贾母提议的,因此贾母先吃一杯令酒。凤姐道,既行令,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更好。王夫人笑道,既在令内,没有站着的礼,端一张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席上。鸳鸯也就半推半就谢了坐,便坐下。吃了一钟酒,笑道,酒令大于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刘姥姥摆手道,别这样作弄人家,我家去了。鸳鸯道,拉回席上,再多言的,罚一壶。


鸳鸯只是一个丫鬟,古代讲究尊卑有别,怎么能在众主子面前坐下呢?就是因为他是令官,令内,所有人都要听鸳鸯的。不听便要罚酒,令官是有这个权限的。这些都是酒桌上的酒令文化。


古代人生活乏味,没有什么可消遣的活动,尤其是女子。古代的女子身居闺阁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唯一不多的消遣除了看戏,也就没什么了。大户人家及其注重人情往来,互相宴请,也就诞生的酒桌文化。酒桌上怎么坐,做的位置,坐下后怎么喝酒,吃饭,都已一整套的规则流程,错了一星半点,会被别的人家嘲笑。如果以此传播开来,某某家的小姐不懂规矩,那么这家的小姐是很难嫁出去的。由此而衍生的酒令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才思敏捷,聪慧伶俐的女子便会脱颖而出,得到大家的关注。

各个年代背景下的酒桌文化都有着各个年代的烙印,从不同时代的酒桌文化可一窥,那个年代背景下的人文,风俗,生活。对于了解不同时代背景的文化也有一定的裨益。

-

举报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