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岁遭遇性侵,为11岁妹妹打破沉默,20年后改变美国司法
来源:微信公众号“ 外滩TheBund ”
她花了近20年走出伤痛
将名字载进美国司法史册
一个被性侵女孩发出的声音
不仅仅是羞耻、绝望
更可以是一种女性力量
近日,某高管的性侵案件被推到了众人面前。当案件一步步被揭开,引来的却是群体性大面积创伤回忆。
短短一天内,微博#trigger warning#话题阅读量2.7亿,讨论度激增11.9万。
点进这个话题,你会发现甚至不乏男性。大多数人以“我也经历过,可是我一直没敢告诉别人……”为开头。
讲述的内容是她们童年时被性侵过的经历。加上“触发预警”的标签,就是防止相似回忆的人阅读不适,加重抑郁、PTSD症状。
世卫组织的数据曾显示,全球 2~17 岁未成年中,有近 10 亿人遭受过身心或性侵害。美国最大反性侵组织 RAINN 给出过一组骇人的数据:美国每 9 分钟就有一名儿童被性侵。
在我国的情况则是:每个小时里会发生超过2起。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表示,性侵害案件的隐案比例是1:7,在国内,“暴露出来一起,后面至少还隐藏着6起”。
所以当越来越多人选择发声,这绝不仅是一片惨烈的共鸣,而是给予更多阴影中的人勇气和信心。
Erin Merryn(艾琳·梅琳)6岁曾遭遇性侵,却从未放弃追寻幸福。历经20年,她凭一己之力促进立法,成为了将名字写进美国司法的女人,保护了更多人。
01
被“噤声“的童年噩梦
6岁前,艾琳的童年可以说都是“完美“,有慈爱的父母和一所好学校。直到一天,她去了邻居好友家里过夜,危险逼近了她。
在屋内,她们玩玩具,看迪斯尼电影,然后睡着了。半夜醒来后她看见好友的叔叔理查德睡到了旁边,他举起一根手指放在唇边:“你安静。”
“这个强壮的男人,这个权威的人物,告诉我要安静”。除了顺从,当时的艾琳不知道作为小孩子还应该做什么,她选择了沉默。
侵犯并没有就此停止下来。从6岁到8岁半,之后只要她去邻居家里,就会遭遇理查德的强奸。
在童年的秘密日记里,她曾记录下这一段:“学校里不教我们这个(对性侵说不)。他们教我们龙卷风演习,消防演习,公共汽车演习,欺凌干预,互联网安全。它教会了我们对毒品说不的八种方式。”
那段时间艾琳开始变得抑郁、孤僻、反复无常,当她把拳头打穿玻璃窗时,吓坏了父母,但没人真正意识到她到底怎么了。
直到她8岁半时,随着搬家,梅琳以为自己终于解脱了。但事实上,她离更多的虐待又近了一步。
这次行凶者是她的一个年长的堂兄布莱恩(化名)。“就像以前的另一个行凶者一样,他告诉我,‘艾琳,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别告诉任何人,没有证据证明我对你做了这些,你会毁了我们的家庭’。”
同样是胆怯、无助,一段持续3年的伤害再次重演。从11岁开始,堂兄将她锁在地下室、厕所和卧室里一直性虐待她。
艾琳12岁的童年日记中写满了绝望,其中一篇文章是:“1998年1月7日。亲爱的上帝,请帮帮我吧。我再也受不了了。我都快睡不着了。噩梦让我起床,在睡梦中辗转反侧。’”
最终打破沉默的是她11岁的妹妹,因为无意间一句咕哝:“布莱恩真恶心。” 艾琳开始意识到她们姐妹俩可能保守了同样的秘密。
商议下,她们决定把一切都向父母说了出来。吓坏了的父母反应很迅速,将她们带去了当地儿童呼吁中心(Children’s Advocacy Center)。在美国,该机构是国家处理儿童性侵案的一大主要渠道。
它由时任阿拉巴马州麦迪逊县地区检察官巴德·克莱默(Bud Cramer)于1985年创立,目前已在美国各地设立了1000多个中心,并延伸到近30个国家。
在儿童呼吁中心,艾琳和妹妹被安置的房间有一面双面镜。当她们与一名训练有素的治疗师分享故事时,镜子后面的调查人员会倾听,收集信息以建立一个针对犯罪者的案件。
艾琳回忆,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走出中心的那一刻,像是在充满恐惧和羞愧情绪中挣脱出来,“我觉得自己获得了解放,获得了力量”。
最终堂兄布莱恩承认了罪行,被判7年缓刑,1000小时的社区服务和心理健康治疗。因为时间耽搁太久,她的童年早期虐待者理查德已无法再被起诉。
02
花20年找回自己的幸福
案件进行了审判,但伤痛远没那么容易褪去,艾琳找回幸福的过程异常艰难。
进入叛逆期的她开始反抗各种心理治疗,她噩梦连连,逐渐陷入抑郁,甚至在16岁时尝试自杀。
真正的改变是在艾琳将一切倾诉出来以后。
高三那年,她拿出儿时记录了 “无数秘密”的日记,将自己经历写入了2005年出版的第一本书里。
她想告诉类似经历的幸存者们,这样一种声音除了饱含屈辱、绝望,同时也能是一种力量。
“这不是你们的错。如果(因为羞耻和污点)保守秘密不告诉任何人,这只会延长痛苦,加大伤害。”
从揭发堂兄再到出书,艾琳付出了代价,她亲戚一度觉得这揭了家丑,甚至不再和她们一家人来往。
但女孩没有退缩,因为越多越来支持向她涌来:“我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应该和自己的孩子谈谈这个话题”。
艾琳的日记不仅鼓励了许多人,更让她重新审视当下的性教育。她指出“隐蔽的危险更可能来自于一个人的核心家庭”。
据赫芬顿邮报的数据显示,在受害人低于六岁的案例中,有超过 50% 是受害者家属犯下。而在我国,性侵儿童案例中,熟人犯罪占70.59%。
2010年,她开始研究家乡伊利诺伊州的相关法律,同时起草了《艾琳法案》,希望立法规定所有公立学校提供面向儿童的防性侵教育。
法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向学龄前和 12 年级学生提供与年龄段相符的防性侵知识,鼓励他们向可信的成人举报情况;学校人事必须监控儿童性侵情况;向家长与监护人提供早期预警信号,以及任何有关的援助、转介绍和受害人关护资源。”
2013年,伊利诺伊州终于迎来了《艾琳法》的通过,其他14个州也加入了通过该法案的行列,做法是邀请专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与孩子们对话。
如今,艾琳依然活跃在伸张儿童权益的第一线,继续推行艾琳法案,成功游说了37个州的立法者通过该法案,最近一次是在纽约。
在近20年间,她也从未忘记那个“找回幸福”的承诺,一步步拿下了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结了婚,有了三个女儿。
去年他的大儿子上了幼儿园,她们能在课堂上听到了妈妈帮助制定的法律课。
03
更多“艾琳”站了出来
在成人和儿童力量的悬殊之下,相比较教导低龄儿童反制技巧,“艾琳法”跨越的一步是让防性侵法律进入了校园。
2016年,马里兰州通过《艾琳法》。10个月后,一名12岁女生在学校听讲防范儿童性侵知识期间突然若有所思起来,之后就向学校报告了遭到教师性侵的经历。
其他学生也纷纷发声,揭露了同一人15年来在该校性侵学生的情况,最终这名教师被判48年监禁。
这样的事例不止一件,越来越多的“艾琳”站了出来。
事实上,懂得“说不”以及求救很重要。根据《临床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杂志 2007 年的一则数据,73% 的受害儿童会保持沉默至少一年,45% 的人会隐藏五年。33%的人则是一辈子,至死不会说出来。
而如果这些侵害不亲口说出来,真正的罪恶将永远被隐藏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艾琳们”,还是国内这些在#trigger warning#下倾诉的女孩,她们勇敢、坦荡的发声永远都不迟。
这些声音将在最终汇聚璀璨的星河,一点点刺破黑暗,震动、直至改变社会。
但我们更希望,这样的声音永不再回响。因为任何受害者的发声,都是对整个社会良心的一次次叩问。
唯有社会立法的完善和预防措施的到位,才能让黑夜永不再来。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