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婴儿“延迟满足能力”的父母,你咋不上天呢
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父母从小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
——《当我遇见一个人》
心理学实验——延迟满足能力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几个4岁的孩子分别在不同的房间,先每人给1颗糖,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吃掉,只能吃这1颗糖;如果现在不吃,等20分钟后再吃,会给你2颗糖。”20分钟后测试者回来,有的孩子真的没有吃,有的孩子就已经吃完了。
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获得2颗糖的孩子,成长到中学时期,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而那些经不住糖果诱惑只吃到1颗糖的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往往选择逃避或屈服。
继续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观察后发现,得到2颗糖的孩子,成年之后在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个实验表明: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目标明确且非常有耐心、能坚持,能抵住诱惑、抑制冲动。拥有这些品质,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样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却被很多父母曲解,把“延迟满足能力”变成了儿童教育的理念,很多父母和育儿专家开始用各种方法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婴儿期的及时满足是延迟满足能力的基础
很多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婴儿哭闹到底要不要抱?长辈们会说:“不要抱,抱起来就睡不下去了,一天天的这样抱着多累。”
在我们当地,流传着一个“孩子睡到能在床上撵鸡”的恐怖故事,也不知道真假。在婴儿期怎么哭闹妈妈都没有抱抱安抚,孩子的内心多么恐惧。
孩子要吃奶,妈妈故意慢吞吞,“等等再给”;
孩子想要妈妈抱抱,“不能抱,不能养成坏习惯”;
孩子睡觉哭闹,“先不理会,哭哭就又睡了,等哭大了再抱”;
……
婴儿期的延迟满足训练,已经成为很多妈妈的理念和首当其冲的教育任务。妈妈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早开始训练,越早养成好习惯。
经过这样的训练,有的孩子确实哭闹越来越少,不再歇斯底里要抱抱,入睡时间变长了等等,总之孩子真的有变乖,妈妈很自豪“我家宝贝真棒,那么小就懂得耐心等待了。”
还有的孩子情况越来越糟,哭闹更加严重,妈妈们会觉得是自己“力度不够,还得再耗耗他。”
我们只看到了婴儿的外在表现,却没看到婴儿内心所遭受的创伤。妈妈刻意的延迟满足,让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处在“得不到”、“不确定能不能得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得到”的恐惧和猜测中,对自己的守护神妈妈充满了疑惑和不信任。妈妈不是最爱我的吗?妈妈不是我的守护神吗?我需要她的时候,她在哪?
生活中必要的等待一定会有的,比如喝奶粉要等冲泡好;吃母乳也得等妈妈做好准备工作;吃水果要有清洗的过程;想吃零食家里没有,要有个去买的过程;吃饭要等饭做好,还要等家人到齐等等。
这些必要的等待,我们也需要给孩子及时的回应。不能立刻给,但是我们能看见孩子的需求、能感受孩子的焦躁,能安抚孩子的情绪。
父母做到及时回应,才能让孩子对父母的爱深信不疑,有了这份安全感,孩子就不会留下心理创伤,才能专注于自身的成长。
父母的及时回应,孩子才不会变成吸血鬼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因为父母没答应自己的要求而撒泼胡闹,甚至对父母不敬,孩子的表现在告诉父母:我就是要立刻马上得到,一分钟都不能等。
也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要东西父母不给,当街对妈妈动手”的新闻。
有次等公交车,旁边是一个商店,里面卖很多玩具,有一个男孩已经十岁的样子,吵着要玩具。无论孩子怎么纠缠,妈妈始终板着脸不看孩子,就一句话:“不行”。10岁的孩子在路边发疯的喊,妈妈还是无动于衷,也不看孩子,就给两个字:“不行!”孩子抓狂一样踢妈妈的电动车,妈妈平静的说:“你走不走,不走我走了,你留在这里吧。”等了一会,骑着车子就真的走了。
孩子每一次的行为失控,都是在发出求救信号。他需要安全感,他需要被父母看见。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是父母用无动于衷、延时满足、批判否定来表达爱,让孩子如何去理解这份爱?
经常被否定、批评、漠视的孩子,成年后会有两种表现:要么压抑自己的需求,表面上做个老好人,很容易妥协,不为自己的利益争取,背地里怨气冲天,怼天怼地。要么就像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抓到食物的吸血鬼,得到再多的物质也不满足,还总觉得内心空洞,什么都没有。
父母让孩子感到安心,孩子才能安住当下
很多父母会认为:一哭就抱,一闹就满足,要什么都给,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
我的母亲就经常气急败坏的指责我,嫌我太惯着女儿,这样孩子就被我养废了,以后会索求无度。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从没告诉过女儿“只能拿一个”,但是女儿买东西从来不是什么都要,她自己也会衡量哪个更想要,最后选择最想要的1-2个。
女儿非常有主见,她想要做的事,会坚持下去,不会被带跑。比如现在想画画,画画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玩的东西吸引了她,她也会看一会,也会想加入,但是回头还是先把画画完,再去加入。她不会认为“别人的就是好的,我都要得到”。
她也会捡各种“垃圾”,我从不排斥,即使是我觉得有点脏,也不会表现出来,我会引导孩子清洗干净,对她喜爱的“垃圾”表现出惊奇和兴奋。
孩子想要的东西我不能满足时,我也会给予回应,孩子因为得不到和失去而哭泣时,我也会陪着她难过,允许她伤心、哭闹。
其实孩子一点不贪心,也很好协商,也能自己走出难过的情绪。如果我们一味的打压、否定、评判孩子的哭闹行为和“负面”情绪,孩子不能完全的释放情绪,压抑的痛苦长期积累,就会变得索求无度、不讲道理。他要的不是某个东西,他要的是父母的接纳和回应。
如果你时常担心孩子不会珍惜享受所得,请反思自己的生命,我能够体验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吗?我对此充满感恩吗?我能放慢脚步享受当下吗?放下焦虑的头脑不再评判孩子,以一颗谦卑之心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耍,尽情享受当下的生命。
----《当我遇见一个人》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