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控制型”父母吗?控制欲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很大,要尽早改善

作者\轻雨

编辑\小享


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选自《先知》,[黎巴嫩]纪伯伦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台湾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它是由5段故事构成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离异的家庭里,纪妈妈和带着儿子纪培伟一起生活。小伟作为一个孩子肯定会有"不听话"的时候,于是纪妈妈的控制欲开启了。她在偶然间得到一个"遥控器",这个遥控器可以控制小伟,她通过遥控器来让小伟不停地做同样的事情,一场补习学不会,要学10几遍,直到做到符合她的要求才停止。

和朋友外出游玩,也因遥控器而破灭了;谈了场恋爱,她用遥控器让女孩失去记忆......小伟逐渐失去了朋友,逐渐崩溃,然后选择自杀,割腕,电死,跳楼,但妈妈却又用遥控器一次又一次让他复活。

最后小伟屈服了,终于按照妈妈的安排的轨迹去生活。虽然小伟在妈妈遥控器的控制下走上了一条大家看着非常好的道路,可是,他却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思想,没有灵魂,整个人阴郁到不行,像一个"没断奶的巨婴"。

这部电视剧虽然带有魔幻色彩,但它却也贴近我们的生活,那就是中国式亲子关系里有着控制欲的父母,越是贴近现实的魔幻,才越可怕。你是"控制型"的父母吗?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下"控制型"父母所具有的特征。

"控制型"父母的3个特征:

1."控制型"父母常常用"爱"的名义对孩子实施操控,遥控、包办、代替孩子做一些事或一些选择

在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

一位女士贝蒂和她的女儿苏茜,一起走了进来。

女儿7岁左右。他们看着玻璃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

"你要哪种冰淇淋?"贝蒂问女儿。

"我想要香草的。"苏茜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明明只是选择冰激凌这样一件小事,妈妈贝蒂却还是要对其进行干预式的选择,以了解"女儿喜欢巧克力"的爱的理由进行多次的劝说,这样的控制多了、久了之后孩子则会内化这种认知,将关爱和控制等同。

2,"控制型"父母要求孩子听话、顺从同时,在情感上漠视孩子的需求和意愿

他们常常把"我是为了你好,你应该听我的"作为教育孩子的话语,如果"不听话"就会被标上"不孝顺"的标签。这令我不禁会思考:孩子遵循孝道一定要听话吗?

之前湖南卫视热播的综艺《我家那小子》里面的朱雨辰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作为一个39岁的单身青年在日常生活上被妈妈照顾得事无巨细,"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这是来自于他母亲沉重的"爱",这份爱沉重得让他觉得喘不过气,但他依然选择"听话"、"顺从",渐渐丢失了自己的情感追求。

3."控制型"父母会在观念上建立"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的思想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控制是帮助孩子更快的取得成功

他们会为孩子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我不否认父母的适当"限制"会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过度的控制就会破坏一个人的正常社会性活动。

我有一个朋友,她爸妈给她制定了一份很严格的家规: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早上几点起床早、晚上不得晚于几点回家......她也尽量严格执行了。

但有次晚上她和她的表姐一起外出帮发小过生日,由于觉得和表姐一起没关系就晚了点回家,但没想到回家后她爸的反应会那么大:踹门、大发脾气等,只因为失去了一小会对女儿的控制。之后那个朋友渐渐不和朋友出去了。

看完了这些你觉得你是控制型父母吗?上面所说的事例只是一些个例,但所包含的内涵是让我们懂得去改善自身控制欲,毕竟过分的控制欲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控制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首先,容易使孩子退缩或太过于激进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控制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他们无从表达,没法排解。长此以往,过多的负面情绪会让他们产生焦虑、羞愧等情绪。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内心会本能想选择后退,若将这些负面情绪爆发在别人身上,则是过于激进的状态,表现为用暴力解决问题。

其次,容易让孩子自我否定,失去个性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强化了原有的要求,习惯性地对孩子的想法做出否定的判断。

当面对孩子不听话时,对孩子进行斥责贬低,会让孩子在心灵上对自我陷入怀疑,渐渐失去自信心。如果再加上父母所谓孝道的道德绑架,若不顺从、不听话就是不孝,孩子就会产生深深自责,活在过度的自我批判中。慢慢的,这些孩子会迷失自我,失去个性。

最后,孩子会无法对自己负责

"自主产生动力。" ——丹尼尔·平克《驱动力》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容易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当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会是"我爸/我妈会怎么选",而不是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对于重大抉择难以决断,无法为自己的选择进行负责。就好比现代很多大学生出来找工作时,当偏离父母为他们规划的方向时,就会无比迷茫,甚至因此而抑郁。

现在作为家长的你了解到了控制欲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了吧!趁现在还来得及,改善自己的控制欲,不要扼杀孩子纯粹的心灵。

怎样改善自己的控制欲:

1, 家长需要懂得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尊重,不论大人还是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不过多地干涉,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能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这有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以及自信心的建立。

2, 适当放手,让孩子能够独立"骑行";

风筝要想飞得远需要懂得放飞长线,而不是一直固守地牵引。孩子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父母的引导、教育,但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他们需要你对他们适当地放手,他们才不会被一些顾虑所牵绊,而选择停留在你为他建立的舒适区里。有"摔倒"的经验,孩子才能学会不在同一个地方犯错。

3, 不侵犯孩子的边界,多与孩子用沟通的方式交流;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一个小天地,他们不是"透明的"存在着的,所以如果可以请保护孩子的隐私权,让他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到自由。如果你的好奇心促使你实在想知道孩子的世界,可以与孩子尝试沟通,他们也不是对自己的"小世界"打上了"绝不容侵犯"的标签。舒适的沟通交流方式会让孩子对父母更加信任。

4, 鼓励孩子的付出,增强社会责任感。

父母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不会因困难而畏惧,勇于迎接挑战,这有利于他们之后在社会生活中敢于做事、勇于负责。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

孩子总会有一天要离开父母,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是时候要懂得放手也是一种爱。


这里是@育儿分享说,一名宝妈,想要学习育儿知识的家长们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更多更好的育儿知识!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