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没有“发动机”,郑和是怎么横穿印度洋,跑到非洲?
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和大明帆船队从南京出发,开始下西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航海。至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前后共28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下西洋30多个国家,横渡印度洋,郑和尽量抵达非洲。船声一响,一万两黄金!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郑和连下西洋都办不到,更不用说七次出航了。郑和之所以能够频频下西洋,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大明确实富裕了!
郑和前后都没有人去西边,那郑和为什么要去西边呢?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也众说纷纭,但公认最多的一点是郑和出海寻找建文帝。朱迪攻占南京后,把南京挖了三尺深,但没有找到建文皇帝。那么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呢?这是朱迪非常关心的问题。建文帝没有死,朱帝睡不好觉。他必须找到建文皇帝并杀了他,这样朱迪才能安心。所以朱棣派郑和到海外去找建文皇帝,一定要找到他。但郑和寻找了20多年,都没有找到,于是郑和的西游记就此告一段落。
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机械时代,大量的机械产品被发明出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品。发动机发明后,交通工具的效率大大提高,车厢变成了轿车,木船变成了蒸汽。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变化。科技改变生活!世界上第一台发动机发明于1816400年前的大明。大明没有发动机,那么郑和的船是怎么千里航行到印度洋和非洲的呢?
现在人们在自己家里旅游还需要导航,所以郑和出国了,他是怎么导航的?郑和白天靠指南针导航,晚上靠星星导航,再加上“星期漂洋过海”,所以郑和才能找到准确的位置。如果你有目标,你就应该有动力,那么船是如何移动的呢?根据郑和的航海图,“它长44英尺,宽18英尺。”用现代的话说,郑和的船高55米,长125米,宽50米,是当时的“航母”。这么大的船是怎么操作的?
古船的运行主要靠人力和风,人力是一群人在底层仓库划船,通过大量的人力,实现船舶的航行;风就是风的力量,当风吹起帆的时候,会给船一个力,让船动起来。郑和下西洋,任何时候都没有去,而是找到了合适的风季。当东北季风吹过海面时,郑和的路线正好是顺风,于是他乘着洋流和季风顺风离去。郑和有船有航,想去哪里自然就去哪里,这也说明大明国力雄厚,掌握了先进的导航技术。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你留言,点赞并分享。谢谢!。谢谢您一直鼓励我!。参考文献:“明史”、“郑和下西洋”、“郑和航海图”等。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