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兄弟》:到底有多少隐藏知识,是我们在小时候所忽略的?
有这样一部动画,在光怪陆离、惩恶扬善的故事叙事下,呈现出了一场葫芦文化视角下的视觉"狂欢"。
作为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这部国产动画《葫芦兄弟》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抹不去的童年记忆。故事的讲述以儿童的视角进行,整体的情节线索也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着葫芦兄弟与蛇精、蝎子精斗智斗勇的情节展开。
这段传奇故事的背景被设定于人、神、妖共存的奇幻古代世界,一位老爷爷种出七色葫芦,葫芦"瓜熟蒂落"一个接一个地化作为葫芦娃,各个天生神力,勇敢地去对付穿山甲不小心打穿山洞而放出的两只妖精。无奈葫芦娃单打独斗、困难重重,最后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共同战胜了人间的邪恶妖惑势力。可以说,这既是一段关于惩恶扬善、发扬正义的启蒙故事,同时也是一段葫芦娃兄弟们的内心救赎之路。
"葫芦娃"的形象自诞生以来,就颇受孩童们的喜爱,如今虽然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春秋岁月,但是"葫芦娃"的影响力依旧不减当年。或许,"葫芦娃"早已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儿时情愫的美好见证,这种印象宛若一把紧扣心弦的枷锁一般,牢牢地锁住了我们每个人儿时的那一份留恋与怀念。
01、"葫芦娃"的角色造型,离不开悠久葫芦文化的积淀,民族性元素的隐晦表达
在盛行神仙信仰的中国古代,葫芦凭借着一种福禄吉祥的自身寓意,渐渐地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仙化"的外衣。位列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就使用着"葫芦"这门法器,就连太上老君盛放仙丹的容器同样也是"葫芦",可见"葫芦"早早地就带有了神仙化的色彩。
在国产动画《葫芦兄弟》中,一条藤上有着七个不同颜色的葫芦,葫芦里长出的七种不同法力和性格的葫芦娃,为了拯救深受从葫芦山里跑出的蝎子精和蛇精祸害的老百姓,团结一心,各显神通,最终成功将妖怪收进宝葫芦里,并化作七彩山峰,将妖怪镇于山下。所谓的葫芦娃兄弟,正是在这种神仙化色彩的氛围背景之下诞生了出来,继而使得整个动画故事显得不是那样突兀。
在中国道教神仙体系的认知中,"葫芦"常常扮演着一种镇压妖魔的正义角色,这种潜移默化的认知影响着观众的内心体验。其实,一个"葫芦"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小小的"葫芦"里面藏着一番独特的天地。这种微观的世界在道教文化中被称为"壶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非凡的想象和关于天地造化的宇宙意识。
回到动画片本身而言,七个"葫芦娃"的角色造型是十分讨喜的,人物形象的生理特征都显得十分直观。"葫芦娃"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暗自符合了人们内心中对于传统民族元素的认知模式。作为中国本土的动画形象,"葫芦娃"像极了中国传统年画中的娃娃形象,圆滚滚、胖嘟嘟,甚至半裸着身体。
另外,七个"葫芦娃"的角色设定正好搭配了七种不同的颜色,相互照应,为最终七彩山峰的铸成埋下了"伏笔"。这种十分鲜明的人物用色,直接与民间色彩架构起来了联系,饱含着一种民间美术的味道。不仅是在色彩的运用中,国产动画《葫芦兄弟》》的设计过程中借鉴了民间剪纸艺术中夸张变形的造型模式,使动画从产生开始就带有民族性,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比如,动画中作为反派的"蛇精"与"蝎子精"的形象,它们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民间剪纸艺术造型,在细腻表现人物性格的同时,又极具夸张色彩,具有很强烈的民族性特征。
或许,国产动画《葫芦兄弟》的成功秘诀正是在于民族元素的"潜意识"表达层面,深刻而不深沉,简单而又质朴,十分耐人寻味。在如今,动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逐渐向文化品牌方向转移的过程中,国产动画《葫芦兄弟》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人物形象品牌,依旧在动画领域衍生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02、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背后,隐藏着一段传统文化的"诉说",质朴而深沉
国产动画《葫芦兄弟》作为一部经典老动画,它的优势并不体现在制作技术层面,而是集中于传统文化的"诉说"层面,借助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形式,继而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仅仅就整个故事线索而言无疑是单一的,可是故事的讲述却惊险曲折、环环相扣,每个兄弟与妖怪之间的对抗都有各自特点,可谓是"险象环生",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这部国产动画《葫芦兄弟》,将那一份深沉的传统文化的"诉说"隐藏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隐藏在了整个故事的背景文化之中。不过,在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创作的一系列国产动画中,并不属着《葫芦兄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为突出。
在传统文化因素的表达层面,取得巨大成功的代表作当推《渔童》及《金色的海螺》。动画创作者们在民间传统美术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创造出了一种特别的叙事手法—不是直白的表述,而是通过寻找动画角色和民间美术之间的契合点,来表达和传递感情。这个理念生动的在这一时期的动画人物角色上再现出来,剪纸、泥塑、折纸……等等民间传统美术方式不仅赋予了动画角色的造型和性格,还为其肢体动作带来了崭新的时代特色和民族视觉感。
除了民间美术方面的借鉴运用以外,早期动画创作还往往存在着"脸谱化"的特征。动画中的正面形象几乎都有着浓眉大眼,正气凌然的外在面部特征。
比如,国产动画《渔童》中的渔童,他的面部圆润饱满,眼大眉浓,一脸正气。同样的风格还可见于国产动画《人参娃娃》,人参娃娃的形象根源自年画中"年年有余",除了在形象上特意缩小了手脚比例突出儿童圆润的特色外,在脸部设计上重点描绘了人参娃娃的大眼睛和粉色的双颊。另外,这些角色都具有持强扶弱,打抱不平的侠义性格。在经典国产动画《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典型的持强扶弱性格特征的代表。
03、国内外动画差异比较,国产动画"任重而道远"
如今,中国的动画产业已经突飞猛进,在不断寻觅着制作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反省着盲目追求创新过程中的不足。目前,伴随着国漫产业的逐步苏醒崛起,催生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国产国产动画,《大鱼海棠》《白蛇:缘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几部动画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除却《大鱼海棠》的故事叙事以外,其余的三部动画的叙事都是嫁接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之上的"重构"。大胆试想一下,如果它们在脱下这层早已镶嵌在人们脑海中的固有印象痕迹之外,又会有多少人为其"喝彩"呢?毕竟,像《大鱼海棠》动画中着力表现的那种滥情故事,早已被人们批评的声音淹没了。
假如对比国内外动画制作差异,中国动画其实缺少了一份核心动画形象的创新力。在《功夫熊猫》动画中,其中的几个主要角色设计和表现都很成功,直指人心。熊猫阿波平时傻乎乎的,却有个理想就是变成一代大侠,并向悍娇虎、灵鹤、快螳螂、俏小龙及猴王学艺,面临"残暴"对大家的报复,阿波在终极考验面前终于顿悟成一代宗师,这种多样化鲜明的人物角色塑造值得国产动画的学习。
在角色设计方面,影片的主角——胖胖的熊猫阿波,这个中国国宝是在世界各地都受到 欢迎的动物明星。而猴子、毒蛇、丹顶鹤、老虎、螳螂则是中国传统武术中几路最知名且最具特色的拳法武术的代表,"猴拳"、"蛇拳"、"虎鹤双形"、"螳螂拳"等吸引了众多中外武术迷们。这种极具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动画表达,却出现在了国外动画中,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其实,国产动画《葫芦兄弟》已经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在中国动画产业的后续发展中却遭到了"冷落",这其实是一种时代的悲哀!新时代的国产动画,任重而道远!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