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艺术——柳州棺材手工艺术

俗话说"住在苏州,着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死在柳州"指的是柳州良好的棺木。

柳州棺材工艺考究,需要经过上红黑漆、抛光、打亮、细磨、上粉底,及打光、上蜂蜡(或生桐油)等工艺处理,防腐性极高。档次高的棺材还要在棺身精雕细刻盘龙、狮凤、麒麟或其他花饰,并在封口的方板上漆上"福寿"二字,被称为"最接近死亡的艺术",在传统丧葬文化盛行的地区颇负盛名。又因为柳宗元的名人效应及其在金庸、古龙等知名武侠作家作品中亮相,一时声名大噪,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

不过,那都是柳州棺材巅峰时期的事情了。在传统丧葬观念及现代丧葬方式流行开来的冲击下,柳州棺材行业不断收缩,大量棺材匠也纷纷另谋出路,柳州棺材制作工艺的传承也出现了危机。

在此背景下,工艺品棺材逆势崛起,带着"升官发财"的寓意,再次闯入人们的视野。这次,它不再是死人的专享,而是为活人所用,成为了人们可以观赏的工艺品!工艺品棺材是缩小版的棺材,有6cm、8cm、10cm、12cm和15cm等多种规格,一样需要经过开料、刨光、打磨、雕刻、烫金等十几道工艺,造型精巧,雕镂工细,纹饰秀雅,莹洁闪亮,具体而微。

中国人忌讳与死亡有关的事物,但是也喜欢好意头,在送上工艺品棺材的时候,附上一句"升官发财"的祝福,心态立刻就不一样了,那么把这个棺材收起来做装饰观赏也就毫无心理压力了。

但是,任何市场都是需要新鲜元素来保持活力的,工艺品棺材单一的造型设计及"升官发财"的传统理念终究爆出了弊端,后继乏力,就连工艺品棺材的开山鼻祖王菊都陷入了经营的困境。以前订单雪片般飞来,现在她一年接不到几张订单。同时,女儿不愿接手,两名徒弟也沉不下心,雕刻工艺人才青黄不接。

难道柳州手工艺棺材真的要就此没落了吗?我感觉不会,毕竟解决困难的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王菊没有被恶劣的市场环境吓退,而是迎难而上,开发了一些钥匙扣、手机链等款式的小型棺材,希望得到年轻人喜爱。

不过,在我看来,想要盘活柳州棺材的活人市场,还需要更大的突破。传统工艺想要推广发展,就不得不考虑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它。那么,是否可以开创一些潮流玩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呢?比如现在流行的盲盒。柳州工艺品棺材可以和其他文化品牌合作,设计盲盒产品,在棺材中放入阎王、黑白无常、地狱三头犬、孟婆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供抽选,设计得美型而有创意,应该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

这样市场火起来了,自然有很多人愿意投入到工艺品棺材的制作中,不用担心好手艺无人传承。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