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一本绘本写出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母爱,你读懂了吗?
最近陪3岁的儿子读《爱心树》,孩子听得很认真,不知道他听懂了多少。一开始我觉得这并不是一本好书,因为男孩贪得无厌、索取无度。而在读了十几遍后我终于领悟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爱心树》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编写的绘本,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流传世界各地。书的原名是《The Giving Tree》,讲的是一棵大苹果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大树给了男孩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一切,她奉献了自己的果实、枝条和树干,只剩一个树墩,却不图一丝回报。
认为男孩索取无度,这并非作者要传达的信息,从书名可以看出作者强调的是给予、付出。大树爱男孩就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帮他达成愿望,大树不惜付出一切努力和代价。这样理解才符合一本给儿童读的绘本所要传递的思想。
而这棵大树似母亲,又胜过母亲,它对男孩的爱是无条件的,生活中为人父母的我们,真的做到了无条件地爱孩子吗?
01.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大树对男孩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男孩要吃、要玩、要走、要留,大树都支持他。男孩要钱,她便把苹果、枝条和树干都给男孩,帮男孩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而且自始至终都没有怨言,不求回报。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气鼓鼓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哭得稀里哗啦的孩子,边追边喊“妈妈”,可妈妈却用手指着孩子喊:“不许哭!你不哭我就等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或者温柔点的妈妈,会蹲下来跟孩子说:“不哭了,你不哭妈妈就……听话啊!”
或者考试前约定好了,考双百就去旅游,结果一分之差,父母退了票,取消了旅游计划。
很明显,父母这样对待孩子,都是有条件的。
还有些孩子平时乖巧听话,聪明活泼,可是到了游乐场,面对自己不熟悉或者动作幅度大的运动,会胆小怯懦。比如滑梯不敢滑,秋千不敢荡,蹦床不敢跳,于是父母会失望甚至愤怒。
归根结底,这样的父母爱的是孩子的聪明、开朗、能干、勇敢等等好的性格和品行,并非孩子本身。换句话说,一旦孩子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或者虚荣心,爱就不存在了。
我们要思考:你爱他,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孩子只有达到了父母的期望,才能得到爱。后者是无条件的,父母爱孩子跟孩子做了什么无关,不管孩子是否聪明乖巧,是否考了一百分,是否比别的孩子优秀,父母都会毫无保留地爱孩子。
也就是说,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功利、不势力地爱孩子。
02.无条件爱孩子的积极意义
心理学上有两个主要流派,一个是“行为主义”。它的理论依据是刺激和条件反射,就是我们熟知的响铃喂小狗的实验。每次喂狗之前都响铃,一段时间后,只要响铃,不喂食小狗也会流口水。
环境刺激能使行为发生变化,再通过强化训练,来彻底改变行为,且达到条件反射。
这种理论被用在教育上,就是“表现好给予奖励,表现不好受到惩罚”。很多书中都是这么教父母的,还有很多的实操案例。而大部分父母都在应用这种教育方式,短期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便是典型的有条件的爱。
另一种流派叫人本主义,它认为每个人的本性中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代表人物心理学家马斯洛,他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满足后,会自动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这种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是自发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自主地不断实现更高的需求层次。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发展人性,激发潜能,引导其肯定自我,从而实现自我。这种理论被认为是“无条件的爱”。
不难看出,在“有条件的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总是被环境条件限制,难以调动自身的内驱力,为了得到肯定或免于惩罚而被动努力。这样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不自信,不懂拒绝,不善表达,有意迎合他人,很难有自己的原则并突破自我。
而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信任和接纳,会有更多的安全感,不需要刻意迎合甚至讨好他人。他们自信、自爱、自尊、自强,他们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他们独立思考、健康乐观、努力好学。这便是无条件养育追求的目标。
樊登曾问4岁的儿子嘟嘟:“你知道为什么你学习很棒,手工很棒,各种表现都很棒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奖励你吗?”小嘟嘟说:“因为做好这些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啊!”
03.怎样做到无条件爱孩子
无条件养育的追求目标也是父母期望的,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它像个神话,美好却难以实现。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优秀,毫无保留地爱孩子,首先需要父母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待孩子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时常检讨自己,戒急躁,戒脾气大,戒拖拉,戒强势,戒作为父母的权威。面对孩子,我们不是要他长成我们喜欢的样子,而是帮他克服困难、战胜性格弱点、更好地适应社会,听从孩子的心愿,帮孩子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作家池莉的女儿小时候胆小,怕人,隐忍,死活都只憋屈自己。她担心这样发展下去,女儿在以后的生存和竞争中,很难得到健康快乐和幸福。她在《和女儿一起长大》中写到:
我必须溺爱我孩子虚弱的地方,我必须以溺爱增强我孩子的软肋。好让她逐渐适应这个专横跋扈的社会,适应竞争社会的弱肉强食的环境,也许她性格中有天生难以改变的部分,但我可以尝试促进她的心理素质更加强健和强大,慢慢变得不那么胆怯害怕和窝心难受,慢慢往人群当中去——不管他们怎么讽刺打击和掠夺你。往后,长大了,这世界给你找不愉快的人,还多着呢。
其次,爱孩子,需要付出实际行动。没有一个父母不说自己爱孩子的,但孩子会根据你的行为来判断你是否真的爱他。
孩子的感知能力特别强。我们常常用一些强硬的手段让孩子取得一些成绩,但孩子并高兴,甚至恨父母,这说明父母的方法需要调整了。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自然,自信大方,有困难愿意寻求父母帮助,有心事愿意跟父母聊,这才是对的状态。
父母要用实际行动帮孩子排除万难,直到他翅膀丰满,能独当一面。池莉说面对弱小的孩子,她不溺爱简直不可能。
我的溺爱不是给钱,不是给零食小吃,就是任何时候都维护她、信任她,尽可能为她营造更多的快乐轻松气氛。在这一点上,我不管什么理智不理智。只要谁给我孩子脸色看,谁压抑她,我就要设法排除,哪怕得罪人或者威胁人,我都会做的。
她因为担心女儿受到伤害,甚至“威胁”小学校长:
亦池初上小学,我就找她们的小学校长谈过,我告诉她,如果她再在学校大会上不指名地讽刺我孩子是因为妈妈有名才得以进校的,我会找报社,会找教委,会找教育局。
无条件地爱孩子就是在每个时刻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替他着想。
结语
《爱心树》中的男孩只是普通孩子中的一个,他没有多大的成就,没有给大树任何回报,他一辈子都需要大树的帮助、安慰和陪伴。这跟现实中的孩子或我们如出一辙,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所以无需对男孩有过多的评判。
母亲般的大树,对待年幼、青年、中年和老年的男孩,永远是一副耐心、温暖又和蔼的态度。在孩子的来来去去中,大树开心、伤心、失落、心疼,但她从未对男孩提过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她尽其所能帮他实现。哪怕什么都做不了,也会静静地陪着他。这便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实践起来有些困难。但当你意识到它是个问题后,问题就真的开始解决了。
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刻意练习。而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才是无条件养育实践的好机会。
《无条件养育》中说:“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与大家共勉。
我是@悦见风之子,85后中年少女,育有俩男宝的学习型宝妈。持续输入,坚持输出,在这里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感悟,与你分享。欢迎关注,留言讨论。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