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伊拉克人均GDP高达3800美元,是中国18倍,现又是怎样呢?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战前的两个国家百姓富足,收入水平位于世界中上等水平。战争结束后,两个国家满目疮痍,经济凋敝,民生穷困。

特别是伊拉克,在战场战争中的损失明显更大一些。3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但消耗一空,还欠了700多亿美元外债。经济实力比战前的1979年差了1000亿美元。回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拉克人的生活,更能体会到和平的宝贵。


伊拉克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20世纪初期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区”,1932年完全获得独立,建立起了费萨尔王朝。1958年伊拉克军队推翻王室统治,宣布建伊拉克为共和国。十年后,复兴党控制了伊拉克政府,贝克尔将军成为新总统。1979年贝克尔因病辞职,萨达姆成为总统,伊拉克进入了萨达姆统治时代。

众所知,海湾地区国家的经济支柱主要是依靠石油带动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整个阿拉伯石油国家发起了一场石油国有化运动,对外减少出口,并对发达国家实行禁运。石油价格从3美元一桶涨到13美元一桶。伊拉克得益于石油涨价而收入暴涨。


石油价格每桶增加一美元,能给伊拉克多带来十亿美元的收入。而伊拉克又是一个产油大国,在两伊战争前,每天出口石油320万桶,年收入约270亿美元。正是凭借丰厚的石油收入,伊拉克开始了一个工业急速现代化的过程。

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每年都要竣工一大批公路、高楼。底格里斯河两岸高楼林立,大桥上车来车往。首都巴格达的大街上的小汽车更是川流不息,既有国外豪车,也有中高档次的普通汽车。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这一年,伊拉克GDP超过530亿美元,按当时伊拉克人口1400万左右计算,人均GDP达3800美元。对比一下刚刚打开国门的我国,人均GDP不过205美元,伊拉克的国民收入水平是中国的18倍之多。

战争爆发前的伊拉克人生活水平早已迈入国人向往的小康时代。巴格达的商店里摆满了从欧美、日本进口的电视剧、电冰箱、照相机、录音机等家电产品。这些物件普通的工薪阶层也能买得起。


当时一个伊拉克中产家庭的标配是一对夫妻,四个孩子,一套住房外加一辆汽车。加上油价便宜,每到周末假期,伊拉克人开着汽车去邻国科威特、沙特出游,还有不少人去国外旅游。全民享受免费医疗,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衣食方面也反映着伊拉克人的高水准生活。伊拉克人的主食是面包,市场上肉类供应丰富,鸡肉、鸡蛋、鱼则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在伊拉克首都大街上,很难看到乞丐,人们着装整洁,步调自信从容,咖啡馆里坐满了西装革履者。

大学里女生的穿着也非常前卫,阿拉伯世界就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编书在开罗,印书在黎巴嫩,而读书在巴格达。

那时的伊拉克,有采不完的石油,巨额的外汇收入,充足的人口、丰厚的文化底蕴、一流的教育水平,很有希望成为海湾地区的领头羊。然而1980年末到来的两伊战争打破了伊拉克人的平静生活。

战争结束时,伊拉克人除了积攒下号称世界第四的军事力量,其他一地鸡毛。三年后到来的海湾战争,更使得伊拉克陷入了无底深渊,整个国家经济濒临崩溃。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政权倒台,伊拉克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2018年伊拉克石油出口达到破纪录的910亿美元,全年GDP超过2250亿美元,人均GDP达6000美元。而当年的科威特、阿联酋、沙特等国,早已一骑绝尘,进入世界富裕国家收入行列。

不要说同上述几个国家比,即便是同自己的七十八年代比较,仍相去甚远!

举报
评论 1
  • 感觉那个时候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到现在也是世界一流的

今日头条推荐引擎有 9 条更新

“现在轮到我们了!”中国零售巨头集体出手
特朗普又开始威胁:对墨西哥加关税!关税暴涨40倍,有美国电商撑不住了:一半雇员或被解雇!金价再暴涨!美债继续波动,是谁在抛售?
天津市委原副秘书长,市委信访办公室、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原主任孙建华被查
早安!世界丨民调显示过半美国人对加征关税不满;巴拿马总统称外国军事基地“不可接受”
“令人震惊、史无前例”!美媒爆:美政府将6000多名仍在世合法身份移民列入死亡人口数据库
三河市儿童医院绿色红十字招牌已拆除!当地回应“招牌禁用红蓝”:不心疼钱可改回原色
中国寸步不让,特朗普开始找台阶了:中美可以双赢,希望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