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未来已来》:从大佬演讲看经营之道
传奇人物马爸爸,抱着看大佬吹牛逼的心态翻开这本书,意外的发现,在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996工作时间之外,马云作为一名企业家,理念和三观都太正了!!!!

全书由马云近年的演讲+和其它大佬的对话组成,内容多有重复部分,但真的值得一读。
和中国BAT, 美国GAF的其它大佬不同的是,马云在创业之前做过6年的大学老师,并且有乡村支教的经历。像大多数的老师一样,这段经历让他打心眼里希望学生好,希望学生都有光明的未来。这种思想在阿里中表现为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养,严进宽出,尊重每一名员工的选择。
阿里作为一个做平台的公司,致力于分享资源、帮助其他人发展的更好。这和其它致力于把资源拢在自己手下的做品牌的公司相比,有更大的格局。
在创业之初,马云喊出的口号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二十年来,阿里也一直向这个目标前进,以帮助二八定律中落后的那80%的人富起来为己任,让中国的每一个小企业主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去,同时也帮西雅图、阿拉斯加、加拿大把车厘子、海鲜和龙虾卖到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来。在马云心里,贸易不应成为政治的工具,而自由贸易一旦停下来,战争就不远了。

马云的家乡在杭州,尼克松访华时曾去过的地方。十二岁起,马云就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他在国际饭店门口和外国人攀谈学习口语,还主动做起导游。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小年纪就这么会了哈哈哈哈??)无怪乎他后来能有如此出色的口才和远见。
多年游走在世界各地,马云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很深的见解。他认为,西方文化强调黑白分明,一定要树一个假想敌,并且水火不相容。而东方文化主张黑白融合,求同存异。表现在经典中,《圣经》清晰的给读者指明了方向,明确只要信主,追随主,就能因信称义。而《论语》、《道德经》等则显得云里雾里,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切都需要“悟”。表现在运动中,西方的拳击招招致命,中国的太极以柔克刚。

90年代初到西雅图,马云被互联网的神奇深深的震撼了,他觉得中国也应该有这个东西。回国之后,立马组织朋友们创业,第一家公司叫做希望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时候融资很难,找合作伙伴也很难,再加上马云骨子里又是个不屑于赚钱的教师,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除了创业,马云也尝试过给别人打工。奈何我们的马爸爸长得有点像外星人,又没什么经验,投出30多份简历竟颗粒无收。他后来自嘲道,还好那些公司当初都没有要他,才能有如今的阿里巴巴。
20年来,阿里到现在没有拿过政府的一笔钱,也没有一笔欠帐,现金流一直十分健康,其实并没有ipo的必要。关于美其股上市的目的,马云说是为了让公司的管理更加透明,发展更加健康。(佩服佩服)

关于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马云非常非常非常强调ceo的前瞻性。企业必须要有耐心,耐得住寂寞。现在做的是未来5-10年有机会发展的事,如果只做眼下能获利的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以出头。有时候,昨天的优势也会变成今天的劣势。
关于中国未来的发展,经济不好是肯定的,没有哪个国家能一直保持9-10%的经济增长,我们以后不仅会面临5%-6%,也会面临3-4%的常态。好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日益增多,消费能力空前绝后。如今,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从出口、投资、消费转换为消费、服务、科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的重点在于不断发掘内需、扩大内需。在这方面,国家政策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反腐让市场更加透明。扶贫让80%的人口口袋更富裕,更有消费能力。
关于世界未来的发展,马云区分了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不同。简单来说,国际化要求企业会点英语,走向世界。而全球化要求企业带着服务精神服务全球。对于阿里来说,也就是实现“全球买,全球卖”。

对于马云16年提出的五个新造富风口(新零售、新制造、新科技、新金融、新能源),五年后看来,依然是新鲜热乎的发展观念。如此高的的战略部署,真的,不愧首fu。
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休后,马云又忙起了环境保护(桃花源基金会)、医疗健康、乡村教育、青年创业、农村淘宝、拐卖儿童、残疾人就业,以及今年来的捐款捐物抗击疫情。就像马爸爸自己说的,当人有了100万,那很快乐;当人有了1000万,那可能有点忧虑,因为要考虑如何保值、如何投资;当人有了1个亿,那已经不是个人的钱了,而是全社会因为信任你能把这笔钱花的更好而交给你代为管理的钱。所以说每个“首富”也是“首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积累财富之后回馈社会,这是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和传统。资本主义世界也有这样的热心人。如今,美国有比尔盖茨,中国有马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家,深谙资本之道,用基本的力量帮助社会发展,啊 世界更美好!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