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武安古村落,深山里的石头村后临河

在武安市太行山的深山区,有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四面环山,整个村子被茂盛的植被所覆盖。

这里空气新鲜,鸟语花香。由于村里的建筑主要是用石材而建,又被誉为“石头村”。

这就是笔者将要带你去探访的神秘古村落,武安市贺进镇后临河村。2016年12月9日,后临河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走到村口,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巨大的寨门映入眼前。这是一个古阁楼,是用青石干合缝筑成,做工精细,雄伟壮观,是进村的必经之路。

寨门,也称古阁楼

村庄建于明初,地名志记载公元1434年,有武姓从团城乡高村迁来。

村庄中心有条河,穿村而过,河水由西北流向东南,穿越20里地桃源山川,汇入北洺河。

房屋建筑在河的两侧,由于临河两侧,又地处桃源山川尽后头,故得名后临河村。

后临河村,东与武东办事处所在地(南盘水村)、千佛洞相连,南与桃源慧果寺、黄土岩碧霞宫毗邻,西与京娘湖、定晋岩禅果寺接壤,北与沙河市传统村落绿水池相近。

后临河全村现有132户,302口人,均属汉族。有武姓、杨姓两家,武姓占总人口的95%,杨姓占5%,村民以务农为主。

耕地面积730亩,均是沟坡梯田旱地。荒山面积12000亩;山上有150多种中药材。自然植被茂盛,春天可观山桃花,秋天可赏红叶,满山红叶十分艳丽,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典型的明清古门楼

空间格局

后临河村坐落于群山环绕的盆地中央,西北高东南低,四面环山。分别是卧龙山、凤凰山、张广寨、青龙寨、阳益垴、锣锅寨(亦称玉轿山)、回音峡等,每座山都有故事传说。

村庄中心有条河,河上筑有青石拱桥,桥洞长30米-50米的有三座,桥下流水,桥上青石砌成一条大街。

村周围的山坡有九条沟,九条沟来水汇集一处出水,素有九龙进水,一龙出水之称。河水从一道山口流出,是一处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村庄古朴幽雅,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传说、有景观。大街、小巷青石砌成。房屋是明、清建筑的青石、木头、瓦房,高楼低宅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

后临河村,山奇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气候凉爽、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明清时期建设的石楼

古建筑遍布全村

【古桥、古井众多】大小十四座青石拱桥,古雅壮观。十四眼古井,碧水清凉、每眼古井都携石碑记载。

【观音阁】建于河沟石拱桥上,砖、瓦、木结构,造型独特,宏伟壮观。始建于明代、属邯郸市保文物。碑记清乾隆五十年和道光十七年两次重修。

【龙神殿】(亦称天地坛)座北朝南,建在村中心。始建于明朝(因原碑记已毁年代无法考证),清代重修,殿堂建筑面积长十米、宽八米,木柱支架结构,雕梁画柱,房顶琉璃瓦,五脊六兽。

庙基三米多高,出门下十三层青石台阶,台阶两侧挂有四米长、六十公分宽的青石带,气势宏伟,美丽壮观。

【古阁楼】是进村必经之路,建于清代。阁楼是青石干合缝筑成,做工精细,雄伟壮观。

【古戏台位】位于龙神殿对过河道巨石之上,建于清代。下是单孔石拱桥,戏台三面石块砌成,台面上摆放着五十公分宽、六米长的青石条三块。使人深感古朴优雅,美不胜收。

【地主庄园】建于清代,在街中心南侧,石,木结构,做工精细,门楼是石、木雕刻筑成,分前后两座院落。

保存完好的石头房屋

【土地庙】建在晋平脑山顶最高处,虽庙宇不大,但位置极佳,是三县交界处(原武安县、沙河县、山西和顺县)。

【玉皇庙】建于海拔1100米的锣锅寨(亦称玉娇山)山顶上,庙建筑年代不详,规模不大。庙前有一棵千年古枫树,树粗3米,枝繁叶茂,树冠呈圆形蘑菇状(此树,因设置航空标志被砍伐)。庙旁有活水泉,泉水清澈、长年不断,饮此水可医百病、延年益寿。

【关公庙、仙家庙、姑姑庙、马王庙】原建筑年代不详,后来在原址重建,建筑规模不大。

【古碑】16座。有神水泉明朝万历九年携刻石碑、打井碑记和武氏墓碑。

【晋平垴古长城遗址】俗称“边墙”,现存有石刻记载:《赵国邑阳南界》字样,故此推断,古长城系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与晋国边界。

【古民居】有明、清建筑的青石木头楼房,有三间楼、五间楼、七间楼、八间楼、楼房共十四座。青石木头瓦房林立。楼房、瓦房、平房错落有致。村中大街、古道、小巷青石砌成。有栓马窑、上马石、石阁、石碾、石磨、石碓臼、石驴槽等古朴优雅。

错落有致的民居

红色文化

在抗战时期,后临河是八路军重要的后勤基地,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化名马道),曾在此居住疗养。同时为村里创建供销社一处,现保存完整。

有青石拱窑两处:共5拱,在抗战时期,曾藏过大量的武器弹药、军用品和粮食衣物。藏粮洞。1943年闹灾荒,曾在洞内藏过军粮。

无名烈士坟,1942年冬,令公村八路军武东办事处遭日军袭击,两名八路军战士被追赶到后临河村,一名跳崖牺牲,一名中弹牺牲。事后村里民兵把两名战士埋在东沟。

【烈士纪念亭】后临河村民为了纪念烈士,于1995年在村前建烈士纪念亭,为抗战期间牺牲的14名烈士刻碑流传后世。

村中央河道上的古石桥,至今依然坚固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临河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平调、落子剧团,曾演出多种剧本,有古装戏和革命现代样板戏。

武术在在后临河传承历史悠久,拳路多、兵器全、拳术精、功夫硬、真刀真枪、真打真防,武艺精深,名声远扬,曾打败过外地响马。俗有后临河武、前临河船的美称。

传统秧歌队别具一格:有扭秧歌、打钎杆、大头舞、踩高跷、跑驴等传统文化。

自然景观令人称奇

【青冈树】生长在晋平脑山顶上,树粗4米,经林业部门鉴定已有500多年。

【古槐】生长在观音阁门前石头上,树高9米,树粗2米,经林业部门鉴定已有300多年。

【神龙山】位于后临河东部,亦称玉轿山,位于后临河村东部,蜿蜒曲折,贯穿整个桃园沟、寺庄、土山、骈山、约六十华里。

好似一条巨龙腾空飞舞,气势磅礴。龙首似一座玉轿,亦称玉轿山,山顶有一座玉皇庙。传说是玉皇大帝下凡时坐的轿子点化为山,故名玉轿山。

此山高耸入云,四周悬崖绝壁,唯一径可通山顶,险似华山,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天高气爽,伫立山顶,俯瞰群山,可观永年广府城。

传说玉轿山是广府城西门的迎壁。早晨观日出,胜过东岳泰山。传说是玉皇大帝下凡时,乘坐的轿子点化为山。

全村每条路都是用石条铺成

【玉娇山三佛】位于玉轿山正面。自然形成的三座大佛,巍然屹立在的陡壁上,形像逼真。

【音龙峡】位于玉轿山峡谷中,位于玉轿山下的峡谷中,长500米、宽60米,两壁陡峭,谷内树木参天。一声呐喊,回音四起,清晰真切,音韵悠长、奇妙无穷。

【凤凰山】位于后临河村南部,远看似一个金凤凰;虽是山,但山顶平坦,地貌自然形成了方圆一公里的大草坪。站在山上四处遥望,群山四面环抱金凤凰;向东府望,山下有一座古朴的北宋年间桃园慧果寺。

【张广寨】位于后临河村西部,远看似马鞍,故此亦称马鞍寨。山上现有寨址、七十二个怼臼和悬崖拔水的绳沟。山顶平坦、长达三华里、土质肥沃、树木丛生。据传天上神将张广,曾在此操练兵马,神通广大,可结草为龙,广游天下,杀富济贫,广大百姓古今传颂。

【神水泉】位于张广寨半山腰,据传神将张广,在张广寨屯兵时开挖,可医治百病,普度众生。泉边竖着明朝万历九年镌刻石碑,上刻“神水”二字,故称“神水泉”。神水泉泉水清澈、长流不断,饮此水可医百病、延年益寿。

【卧龙山】位于后临河村北,整个山形似一条伏卧的巨龙,龙首、龙脖、龙身、龙尾、形象逼真;特别是龙首回望,张着巨口,更显得气势恢弘。

【卧龙山七星洞】位于龙首。似北斗七星镶嵌在龙头上,洞洞相连,前洞说话,后洞可听,所以也称传音洞。

卧龙山、张广寨、凤凰山这三座山,形似一座太师椅,环抱着后临河村庄。据传神将二郎担山撵太阳,由于长期跋山涉水路滑劳累,到后临河时所担两山榴担,北面一头落下来叫窟窿山(既卧龙山),南面一头落下来叫南垴-(既凤凰山),一屁沟坐了个大轿沟,两脚蹬了个南豁达、北豁达,扁担落下叫西大寨(即张广寨)。

村子四周青山环绕

【主要农作物及土特产】

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小麦、荞麦、豆类、红薯、土豆等。

果树类有:核桃、梨、苹果、李子、大枣、酸枣、黑枣树、柿树等。用材树有:杨树、柳树、松树、柏树、椿树、国槐树、洋槐树、桐树、楸树等。

【药材】野生中药材品种十分丰富。大约有150多种,名贵中药材比比皆有,处处可见。

【传统手工业】传统手工业有:豆腐坊、油条坊、纺花、织布、铁匠、木匠、石匠、纺绳匠、荆编匠等。

后临河村古朴幽雅,人杰地灵、山奇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气候宜人,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和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古村庄。

举报
评论 11
  • 原生态就是好,一定加以保护。

    • 抽空去转一转吧,空气非常新鲜。

  • 武安不缺这样的村子

  • 以经破坏了,前几天我去过没以前好了,他们跟本不知道怎么保护!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