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浅谈身份认知

[这是美好研习社的第三期文章]

1:58



每年生日,

都要写点文字,

纪念一下。


我妈说生完我渴得要死,

我爸二话不说直接把浓缩的果汁露灌给她,

齁得她毕生难忘。


听起来是埋怨,

仔细思量,却是说不清的恩爱。

男人笨拙,

却是因为措手不及的紧张和担心。


动力分析喜欢从我们还在娘胎里就开始。

这其中道理,

其实并不难解。

曾经和学生分享过,

我的名字是我爷和我奶在起的一百多个名字里,

一一勾画所得。

这样的故事,

留给孩子的影响,

就是每次说名字的时候,

你很难不自豪。


这样的认知,

是你的存在,

很重要。


所以,

赵四,张三,

势必变成路人甲的机会,

会变得很大。


所以,

每当我们听到,

妈妈生自己的时候,

家人因为自己是个女的,

一地鸡毛的失望,

而不知所措。


身份的认知,

从我们落地为人的那一刻,

其实,

就已经开始了。


然而,

无论如何,

最重要的是,

我们不能欺骗自己。


我是谁,

到底是谁。

穷其一生,

值得探索。



我们不可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

就有了借口去放弃对自我的探究。

人类,

从来在欺骗自己的时候,

瞬间就变成了高手。


哈佛的一个教授,

原谅我,又不记得名字。

在定义说谎的时候,

用了一个绝妙的例子,

当自己无法理解他人,

也不愿被他人理解的时候,

就谎称自己是为了逃避人际交往。


然后慢慢的,

就真得变成了,

交往障碍。


起先是我们造就了习惯,

后来是习惯造就了我们。

这个,

是王尔德说的。


人是环境动物,

惯用自己的已知知识和经验,

去面对困境,问题和障碍。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

同一件事情,

不同人的处理,

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有些人,

一辈子,

是这样循环往复。


而有些人,

却不断尝试打破自己的壁垒,

寻找更高一层的,

方式,

或者视野。



需要庆幸的是,

影响一个人认知的,

除了教育背景,成长环境,

父母原生,

还有真正的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

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所以,

与其寻找借口,

去解释自己的人生皆苦,

或者不控制自己的贪念。

去为自己的焦虑做无谓的挣扎,

不如花点时间,

读些好书,

寻个良师,

觅个益友。


喝一盏茶,

点上一支香。


本来想随心写写去年的经历,

充实而美好的日子,

结果变成了,

让你好好学习碎碎念的班主任。


或许有时候,

武功秘籍就在手边,

但是认知不够的时候,

他就是,

一卷手纸。


20200328

编辑:mh南


《原创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转载声明》:本号赞成并遵循头条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本号部分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

举报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