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演绎的苏乞儿:他的电影你看过,他讽刺的历史你未必理解
周星驰的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这种让人“哭着笑,笑着哭”的本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突破,今年星爷贺岁喜剧《新喜剧之王》因为被指贩卖情怀,而让人质疑星爷江郎才尽。
关于星爷是否江郎才尽,这不是观众第一次质疑,也不可能会是最后一次,只有未来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相对于抖包袱这种铺垫性喜剧创作手法来说,周星驰最擅长的还是讽刺,夸张的讽刺,没有边际的讽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92年到94年,周星驰相继推出《武状元苏乞儿》《唐伯虎点秋香》 《九品芝麻官》将古装恶搞喜剧,真正的将搞笑与历史相结合,迎来周星驰口碑的一个爆发期。
这些经典港片通过各种盗版光碟的方式,走进大众的视野,承包了一代人的童年欢乐,作为一名九零后,看着几乎跟我年龄一样大的电影,感触颇深。
前几天看了一遍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一不小心为星爷的才华所折服,当年的星爷是真的厉害,能够将讽刺透过历史再转回现实,打的好一套还我漂漂拳。
作为一名历史创作者,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那就是严肃的将星爷在影片中讽刺的历史好好给大家解读一下,让大家以后再看一遍的时候,不止要笑,还要放肆的笑。
广州将军PK僧格林沁,到底谁更厉害
苏灿原名苏·察哈尔·灿,有人考证是蒙古人,这一点纵横倒是没有查出来确切的资料,可以肯定的是苏灿一定旗人子弟,苏灿的形象完全符合八旗子弟仰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流氓子弟,典型的不学无术,惹是生非。
在电影的开篇,苏灿出场写自己的名字,结果就是胡乱一画,然而他的老爹却以为他会写自己的名字,可见苏灿的老爹也不识字,他们祖上压根就没有识字的。
作为广州将军,苏灿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清朝能够入关建立大一统的政权,仰仗的就是八旗这种军政一体的制度,在清朝建立之后,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命令八旗兵在京师和各地驻防,在全国大概形成了14个八旗军区(大致相当于省一级的辖区),分别设立了14位将军,官阶为从一品,掌管各个辖区的八旗军政事务。
地方上总督、巡抚、提督等职务都在将军之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盛京将军、伊犁将军、广州将军等,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就曾被雍正贬为杭州将军。
相对于其他将军来说,广州将军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那就是清朝中前期一直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制,广州将军是非常重要的职务,自然也是肥的流油的差事了。
在影片中,苏灿花钱都是几万两几万俩银票那么花,这是一种夸张的讽刺,但是这却足够表现广州将军到底是多肥的一个差,在雍正实行养廉银制度后,广州将军的一年养廉银可以达到1.8万两左右,如果加上灰色收入的话,一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是有可能的。
僧格林沁(影片中为僧格林庆)在历史上并不是铁帽子王,而是蒙古的王爷,后来凭借军功晋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在清朝中后期一直是清朝的中流砥柱,在八里桥阻挡英法联军的失败之前,一直代表清政府的中央军事武装。
所以无论是从品级上,还是在职务重要性上来说,都应该是碾压广州将军的。
说到这里就可以看出,苏灿父子在广州挫败僧格林沁,其实是他们父子的无知造成的,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嘛!
在《武状元苏乞儿》中,第一个爆发的小高潮,就是广州将军在妓院对峙僧格林沁,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大小王还是要分清楚的,不然穿越回清朝,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大清律例》真的规定官员不准嫖娼吗?
苏灿与僧格林沁对峙的原因,就是在妓院时,赵无极和苏灿同时看上如霜姑娘。
因而差点引发一场械斗,苏灿的爹更是动了僧格林沁的令牌,这大概正是以下犯上的罪行,当时赵无极就要抓苏灿的爹,而这个时候,苏灿家的师爷说了一句,根据《大清律例》,身为朝廷命官,不得嫖妓,算是搬回了一局。
《大清律例》中还真就有官吏不准嫖娼的规定:“凡官吏宿娼(狎妓饮酒亦坐此律)者,杖六十,媒合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应袭荫)宿娼者,罪亦如之。”这条律法可以解释为,清朝的官吏以及子孙不准嫖娼,即使是跟妓女在酒楼吃饭喝酒也算犯法。
这条法律对清朝官员来说应当是十分严厉的,在清朝时期因为不能嫖娼,纳妓女,很多官员就会养男童。
在《雍正王朝》中,对这一制度还有更深层次的演绎,刘墨林与当时京城歌妓苏瞬卿相好,后来成了皇帝钦点的探花,苏瞬卿为了让刘墨林有一个好的前途,拒绝了和刘墨林的爱情;而李卫更是喜爱逛青楼听小曲,不是雍正有意包庇,估计板子是挨定了。
然而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尤其是清朝中期之后,该条例基本成了摆设,倒是更符合《武状元苏乞儿》当中,朝廷官员和八旗子弟经常出入烟花柳巷。
清末名妓赛金花回忆:“每天店门前的车轿,总是拥挤不堪,把走的路都快塞满了。有些官职大的老爷们,觉着这样来去太不方便,便邀我去他们府里。这一来,我越发忙了,夜间在家里陪客见客,一直闹到半夜,白天还要到各府里去应酬,像庄王府、庆王府我都是常去的。”
一个妓女的话,可能并不能代表历史上的现象,然而清末一桩大案,庆亲王的儿子载振因此倒台,可以说,将官吏不准嫖娼这条律法重申了一遍。
号称民国第一皮条客的段芝贵,在清末就十分擅长拉皮条,当时载振在天津看上了名妓杨翠喜,段芝贵为了升官,花费巨款买下杨翠喜,然后再送给载振,段芝贵因此升为黑龙江巡抚。
1907年载振因为妓女杨翠喜案,被政敌攻击,最终被迫辞职。
可见,法律条例是有的,具体在执行当中还是存在很多疏漏的,只要没有人实名举报,那就没有事情。
任何人不束辫子都要问斩?是真的吗?
在苏灿抓住僧格林沁逛窑子的把柄后,赵无极以苏灿没有辫子为由,说了一句:根据《大清律例》,任何人不束辫子也要问斩。
赵无极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清军入关时候的剃发令,清军入关后曾经三令五申,要求官民剃头,削发垂辫子,不从者斩。
清朝统治者之所以不遗余力,宁肯引发血腥反抗也要推行剃发令,实际上是出于维护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深谋远虑。
辫发是满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就是男子将脑袋前的半部分头发剃光,然后脑后编成辫子,这种发型跟满族人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满族属于游牧、渔猎文化,在打猎、抓鱼的过程中,辫发相比长发更实用。
而汉族人更在意自己的头发,在汉族的文化观念中,头发是生命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显著的标志,在《孝经》中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将头发与孝联系在一起,可见头发对汉族人的重要性。
剃发留辫,只是一种文化行为的高压民族政策,实际上,也并不一定是要全部剃发。
对于头发少的秃顶和没有头发的秃头,都不是清朝统治者所针对的,对于没有头发的秃顶,这个有点难,但清军也不是见到秃顶的就杀,如果是那样的话,清朝的和尚还有了吗?秃顶的人可以提前去官府报备,只要报备过了,就不会有大的麻烦。
对于秃顶的人来说,看情况是否严重,因为清楚的辫子金钱鼠尾,是很小的辫子,只要有一丢丢就够了。
以苏灿家在广州的实力,应该是能够摆平的,苏灿毕竟还是留了一丢丢辫子的。
实际上,随着清政府的建立,清朝的发型就一直在转变,在最初的金钱鼠尾发型是极为难看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头发越留越多,到最后由鼠尾巴,变成了猪尾巴、牛尾巴。
在咸丰朝时期,老百姓蓄发已经超过头发的大部分,尤其在民风较为开放的开商口岸城市,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人们的衣着打扮变得时尚起来,苏灿扎一个小辫子带着西洋帽,也是一种颇为时尚,较为前沿的打扮,而僧格林沁和赵无极来自北京,很显然有点out了。
清朝科举作弊会判什么样的刑罚?
在《武状元苏乞儿》这部电影中,苏灿因为作弊最后被判抄家,这个审判符不符合清朝时期的律例呢?要是往重了判,调脑袋的也是他!
文章开头已经说了,苏灿是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的八旗纨绔子弟,对舞文弄墨是一概不通,然而为了爱情,苏灿竟然打算进京赶考,最后在文试的时候买通考官,然后通过考试。
最近一直在看清代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里面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很多,总体来说,在古代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很难很难,范进中举后的样子就能看出一二。
因此在历史上很多考生以身试险,为了考取功名,不惜作弊。
在清朝时期作弊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清朝的统治者更加在乎科举的公平性,为何会这样呢?那就是因为,科举其实就是给读书人寻一个出路,如果科举考试出现问题,读书人将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
苏灿作弊这个剧情,我认为历史原型就是发生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在这场科场案中,有一名叫罗鸿祀的考生跟苏灿一样,才疏学浅,很难考上进士。
因此罗鸿祀就重金贿赂当时以正直著称的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请他帮助暗做手脚,柏葰在阅卷后,将罗鸿祀订为副榜,然而靳祥在整理考卷的时候,又将罗鸿祀的卷子变成了正榜。
清朝时期,一般考第一的要复审一遍,结果罗鸿祀的考卷内容极差,负责监考的御史孟传金得知此事后,立即上奏,咸丰皇帝随即亲自复审,为了慎重起见,还让罗鸿祀到南书房重新考试,然而罗鸿祀的考卷纰漏百出。
此案引起巨大的轰动,咸丰皇帝按照大清律法将当时官阶为一品文渊阁大学士的主考官柏葰斩于菜市口,成为历史上死于科场案的最高级别官员。
看完这个案子,再看看苏灿,买通考官,调换试卷,考取第一,皇帝殿试,啥也不会。
这也是为啥,当知道不是死刑的时候,苏灿父子会相视一笑。
清代关于武举状元的那点事
当然,上面说的科举,是指正常的科举,在古代还有武举,也就是苏灿参加的那个考试。
清朝入关之后,统治阶层陷入一个矛盾之中,相比于宋、明两朝的文官政治而言,推崇儒家文化的清朝统治者自然也有心效仿。
然而满清是渔猎民族,能够取得天下完全是靠骑射本领,所以对武举也很看重,而对于八旗子弟而言,在清朝前期另有一套独立的考试系统,并不用参加科举中考试,到雍正年间的时候,清朝贵族也开始崇尚科举取士,因此允许八旗子弟参加武举。这也是苏灿能够参加考试的前提。
清代的武举考试分为外场和内场,外场考骑射、步射和技勇,骑射过关之后参加步射,步射合格参加考察臂力的硬弓测试,合格后在考察举重。外场考试,注重的就是臂力和射箭的准确性。
在影片中苏灿没有举起大石头,按照道理应该是通不过考试的,苏灿的父亲就说:“这是考状元又不是招苦力,力气大去挑大粪好了。”大概也是一种讽刺。
内场考试就比较简单,只要默写诸如《孙子》《吴子》等武经内简短的内容即可,可见清朝武举对文化要求程度并不是很高,正如苏灿的父亲所说:“今天会写字,他朝大学士”。
在苏灿科举考试过程中,透过他父亲的言行,实际上也是对武举的一种讽刺,到底如何选择武将,一直也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所纠结的。
唐朝开设武举考试后,并未加以重视,在宋朝时期武举虽然完善,却更加注重文化内容,只有文化考试合格,才能够进行武艺考核,这就导致很多科举落榜的考生,随即参加到武举的学习当中,将大部分武举的名额占用。元代和明朝中前期都没有开设武举,崇祯皇帝登基后,开设武科取士,吴三桂就是武科举人。
真正到清朝时期,通过较为严格的取士过程,对武人亦有足够的重视,雍正年间曾经规定,到北京参加武举考试,即使落榜,也会按照路程远近发给路费,并且将武举出身的人纳入到军队当中,武举到兵部注册后会根据成绩分三等授予武职,也可以到本省军营当中效力。
正因为如此,清代民间习武者争先报考武举,很多民间武术大师也能够被吸纳进来,带动了整个社会的习武风潮。清代的武举为国家创造了诸多人才。
近代以来西方都认为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其实纯属无稽之谈,西方所能者,无外乎洋枪洋炮和军队组织上,真正说到身体素质上,不吸食鸦片的人清朝人还是很能打的,清王朝无论是打别人,还是被别人打,都是来者不拒,堪称古代中能打的朝代,没有之一。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很多武林人士纷纷投入到反清复明的运动当中,为清代社会变革带来极大的影响。
总结:
陷于学识和篇幅,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就不一一展开解读了,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历史更加感兴趣,文中牵扯的历史内容较多,如有纰漏,还望读者斧正。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