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钱看:在全世界耀武扬威的美军如何征兵
越战终结征兵制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就如同美国的一位史学家说过的那样:“自从第一批殖民者踏上美洲海岸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一直忙于战争,只是程度大小有所差异而已。”在两百多年的历史里,美国军队曾经采用过多种兵役制度,而如今的全志愿兵役制(始于1973年)的历史其实还不到50年。
在美国的早期历史里,存在一种敌视常备军的政治传统,认为一支庞大的军队是对公民自由的潜在威胁;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改既往的传统,在和平时期亦开始保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规定凡18岁以上的男子都必须进行兵役登记,然后用抽签法对符合服役条件者进行选征。从1948年起至1973年,美国参加兵役登记的人数达5009多万人次,先后征募了489万余人。
但美国大兵在不得人心的越南战场上的惨重伤亡仍旧使得国内反战声浪日益高涨,逃避兵役更是蔚然成为潮流,譬如重量级拳王阿里1967年就因拒绝服兵役参加越战,被判处28个月监禁,并取消拳王称号,3年之后他的参赛资格才得以恢复。1968年越战全面升级之后,美国国内公众对越战的厌烦情绪更加强烈,逃避兵役的风潮愈演愈烈,出现了焚烧征兵卡,在征兵站组织暴乱活动和逃往国外等情况。美国国会为此不得不在1969年通过决议,对预征青年采用抽签服兵役的方法。
这点微小的让步自然无济于事,毕竟谁也没有把握抽签不中。1971年4月,越南战争退伍军人反战协会于国会山下扎营,二十万群众举行了反战游行。几天后,美国当局动用军警驱散人群,四天当中,总共有一万二千六百一十四人被拘留。监狱里容纳不下,关不下的人就被置于体育场中用栅栏围起的露天牢营里。 美国军队因此更加名誉扫地,以往门庭若市的军事院校——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也受到冷遇,1972年未能完成招生任务。足见美国国民的厌战情绪和对征兵制的憎恨心理在越战中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因此敲响了历史悠久的征兵制度的丧钟。
转向募兵
在这种形势下,1973年6月,尼克松宣布停止征兵,实行全志愿兵役制。1973 年6 月30 日,德怀特·艾略特·斯通(Dwight Elliot Stone)作为美国军队最后一名应征入伍的士兵到军队报到,开始基本的军事训练。翌日,美国开启了志愿兵役制的试验。1975年3月,福特总统进一步宣布停止全年随时进行的兵役登记。在取消征兵后,服兵役再也不是一种“公民义务”(艾森豪威尔在1952年还坚持这一点),而“谁来当兵打仗”的决策权也从社区和国家那里转交给了个人。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热爱战争的人群才会主动加入美国军队,而反战者自可逍遥其外,战争变成了与自己无关的东西——这产生的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将强大的反战运动消弭于无形,无怪乎有人感叹,反越战的力量不仅极其强大,而且持续很久,但最终竟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真正成为强大的政治力量,有违美国政治常规。在实施全志愿兵役制后,与越战时情景截然不同,尽管同样遇到了伤亡问题,但美国政府向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派驻大量预备役部队,并继续招募兵士部署海外时,并未受到民众太多的反战抗议。
美国兵员的招募,基本上是买方市场。故而招募对象的要求相比民间企业算得上是非常宽松:美国公民或者拥有合法的永久居留权(也就是绿卡);通过军队职业倾向测验(ASVAB);高中及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本人无犯罪记录和吸毒史。符合条件的应募者一旦确定专业和培训计划之后,只需完成有关行政手续,就正式成为军人了。在募兵制度下,每个月美国军方都必须招募到两万至三万名青年(譬如2010 年,军方每年征募 6.5万名新兵入伍,才能完成设定的目标)。
实际上,在全募兵役制度下,美国军队与军人就是简单的雇主与雇员的关系。美国青年入伍相当于他和军方达成了一项就业法律协议。军方负责安排工作,支付工资,提供福利待遇,进行业务培训;应募者则是在军队中服役若干年。初次入伍服役的士兵称为“首期兵”,完成首期服役合同并且签订再次服役合同的士兵称为“职业兵”。与民间企业一样,服役合同是军方和服役人员之间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它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服役的期限、条件、薪金、奖金和福利待遇等各项内容,没有列入服役合同的任何额外条件,军方概不负责。
金元帝国的底气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军的募兵是个经济问题。通常情况下,当市场失业率较高的时候,军队的招募情形就比较好,反之则比较糟糕。美国军队只有提供丰厚的薪酬,才能招募和保留大批人才。而这正是作为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也是第一军费大国),美国(军队)的底气所在。在每年的巨额军费,其中用于支付官兵薪酬的费用就达上千亿美元,令人咋舌不已。
作为职业兵,薪酬也是美军官兵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美国空军的一次调查表明,90%以上的士兵最关心自己的薪金收入。只要加薪和提高福利待遇,就可以保持部队稳定性和吸引力。加薪10%,老兵的再入伍率就会提高39%。
实际上,美军官兵的工资主要包括6项内容:基本工资,特殊和激励工资,津贴,税收优惠,赔偿和伤残补偿。基本工资由军衔等级和军龄决定。军衔分为24级,军官10级,准尉5级,军士9级;军龄跨度为40年,共分为22个不同的等级。各衔级工资档次的划分是官兵工资自然增加的依据。特殊和激励工资是美国为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军事人员或者具有特殊技能的官兵发放的工资,共分为60多种,包括艰苦岗位奖励工资、特别任务工资、精通外语奖励工资等。例如,美军在海外服役的官兵可获得艰苦岗位奖励工资。津贴是为了弥补对官兵住房补贴和伙食补贴征收个人所得税,包括住房津贴、伙食津贴、分居津贴、生活费用津贴等。这样算来,美军1名2年军龄的未婚中尉军官在本土服役的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3602.4美元,生活津贴223.04美元,住房补贴1290美元,税收优惠504.25美元,合计5617.79美元。
自然,工资并不包括其他福利待遇。比如,在医疗方面,官兵服役期间,本人和家属的所有伤病均可享受国防部提供的免费医疗,军人退休后也可以享受国防部的医疗保障,仅需缴纳少量的医疗费用。除此之外,即使在战场上,美国军方也竭力为士兵提供尽可能的舒适待遇,譬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时,美军的战地厨房就能够利用当地采购的新鲜肉制品、蔬菜和水果制作出各种新鲜出炉的炒菜和十种以上的水果,以至于战后的驻中东美军士兵普遍出现了体重上升的奇闻,这当然也强化了美军的“少爷兵”的形象,但良好的物质待遇的确也是维系美军这支职业军队战场士气的重要因素。
“一切向钱看”的隐忧
由于海湾战争的大获全胜,美国社会各界对于职业化军队的顾虑烟消云散。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志愿兵役制的隐忧也逐渐浮上了水面。
在某种意义上,名义上的全志愿兵役制有沦为变相的强制征兵体制之虞。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志愿加入美军的越来越多的是穷人。这个问题在征兵制时期其实已经存在,越战中应征入伍的士兵大多数是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以及少数民族或非白人种族的青年,中上层社会的许多白人青年不仅能够通过上大学取得学生缓征的权力,还可以凭学位当上教师和科学家,继续获得缓征权: 1968年,白人因健康原因的缓征率是黑人的2倍。
到了实施志愿兵制度后的1974年,这一情况变得更加突出。当年,黑人士兵占到新入伍士兵的 30%,而黑人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当时只是略高于11%——黑人新兵中的很多人都是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人。时至今日,更是出现了为获取美国国籍而加入美军的“绿卡兵”: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美国军方征募了约7万名非美国公民,占征募总数的约5%。
与此同时,美国政界精英的从军传统却在悄然逝去。在1989-1992年担任总统的(老)布什已是最后一位上过战场的美国总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中学刚刚毕业的布什应征入伍,在太平洋舰队担任鱼雷轰炸机驾驶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表现英勇,战功卓著,被授予飞行十字勋章。而他的继任者克林顿在竞选时就深陷“逃避兵役”的丑闻之中。小布什毕业时正值越南战争的高潮,他虽然加入了国民警卫队的空军,在训练之后他被派往休斯敦市,也从未上过战场。至于最近期的两位总统,奥巴马与特朗普也根本没有当过兵。
一方面是一小部分志愿兵被反复送往战场,另一方面则是绝大多数美国人(特别是白宫与国会山里的决策者)在其生活中并未感受到战争之硝烟,甚至无需面对征兵制的风险分担,也不用承担服兵役的义务,上述两个世界的对立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对于志愿兵役制来说具有终极意义但却很少被面对的问题:当志愿兵役制用市场的逻辑取代了公民义务的逻辑,将服兵役界定为就业时,它也就解除了美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他们需要关切国家以公民之名义所做的事,以及他们作为公民、支持或是反对美国的军事行动。回顾历史的话,这一切颇有些类似罗马共和国晚期职业军团取代公民兵的转变,其中或许也蕴藏着职业化的雇佣军队脱离政府掌控的隐患。当然,今日似乎还看不出这一点的迹象。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