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高产有妙招,旱芋获丰收 农户采收忙,旱芋的栽培技术

芋的学名:Colocasia esculena Schott;英名:Taro,Dasheen,Eddoe,Cocoyam。芋在台湾多作为副食以切片烘焙、油炸、制粉作面包、糕饼类及芋仔冰等食品。叶柄亦含有多量的钙、磷、铁、维生素A及C等,可供作蔬菜用,亦可加工淹渍后食用,风味甚佳。台湾的芋主要产地在屏东县、高雄县、台中县、花莲县、台东县及苗栗县。

1.土壤选择

如果以采收子芋为目的,宜在冲积土或砂质壤土栽培。采收母芋者,适于肥沃的壤土或粘质壤土栽培。芋最忌连作,连作时生育差,影响根系生长与分球,且易发生病虫害,产量减低。

2.种芋处理

芋通常利用子芋进行无性繁殖,在栽培田中选择发育良好,且有品种特性的母株,待其成熟后将母芋连带子芋挖起,清除泥土,贮藏于通风、干燥、荫凉处,如果贮藏于潮湿地,易使子芋发根而影响日后种芋的品质。旱芋栽培的种芋,以每个约50克左右为宜,种植前将所贮藏的子芋连同母芋搬至室外日晒2~3天,选择顶芽充实,大小整齐,且着生于母芋中部的子芋作为种芋为宜。又子芋自母芋切离后,用40%万力--T可湿性粉剂稀释1 0000 倍液浸泡2小时,以杀死附着于上的病菌。.

催芽或育苗一-般在种植前20~30天进行,种芋在消毒、阴干后,以芽向上密排于已覆盖一层堆肥及稻壳的苗床上,上面再覆上一层加稻壳的田土及一层稻壳,经充分浇水后离地面约50厘米再以-层PE塑料布覆盖或畦上直接覆盖稻草可防寒保温。过干时须灌水,但不宜过湿,待芽长至3~5厘米时,除去覆盖物,使接受阳光,待10~15厘米时即可栽植。

3.种植时期

台湾北部与中部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种植时期为11月一翌年4月,南部为10月一翌年3月,山地或无水源灌溉的坡地宜在雨水充足时种植。

4.整地与种植

芋的根系分布较深,故整地力求深耕,生育期较长,初期发育亦慢,与其他蔬菜间作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先把催芽的种芋种在蔬菜的畦边,待畦.E蔬菜采收后,再施肥、培土、作畦。但如果不间作时,整地后做成波浪式的畦,种芋即种在施用基肥的低畦沟中,芽端向上以芽的基部为准,一般壤土覆土约5厘米,砂质壤土覆土稍厚,粘质土壤稍浅。采收子芋为目的者,一般株距为80~90厘米x25~30厘米;采收母芋为目的者为80~90厘米x30~35厘米。但仍然依土地的肥瘠、采收的早晚、品种的特性而酌情调整。

5.施肥

芋需肥多,耐肥力强。为保持地力与促进芋头品质,宜多施有机质肥料,因芋的生育期长,基肥宜多量施用,并重视追肥定期多次施用为原则。定期施用追肥可使球茎生长整齐,其间隔应视土壤肥力与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每隔约30天施用一次,共施3~4次为宜。芋的苗期生长缓慢,初期需肥量少,尤其氮肥须随地上部生长旺盛再增加施用量,生长进入后期时必须停止施肥,以避免发新叶,促进淀粉累积而导致延迟成熟,产量降低。

6.培土与除草

中耕培土对旱芋栽培甚为重要,可促进土壤透气性,防除杂草产生,减少肥料消耗及提高球茎外观的品质,还可以促进不定根的发生,提高抗旱力,抑制顶芽生长。一般培土可在施追肥时进行,第一次在株高约30厘米时培土5厘米,以后每隔1个月进行一次,每次约10厘米为宜,共进行3次。

7.灌溉与排水

芋性喜多湿,最忌干旱,生育期间如果遇干旱,则生育不佳或停止生长,但过于潮湿或积水时,则对根系生长不利,因此,旱芋栽培生育期间须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在追肥培土后即进行浇水,并采畦沟灌溉为佳,如果田间积水太多或多雨地区,须进行田间排水。

8.成熟与采收

芋在栽培后5~6个月龄时叶面积最大,以后即进入结芋时期,地下茎渐膨大,叶形越来越小,至8~10个月时仅剩下很小的叶面积,此时为采收适期。适时采收,淀粉含量高.食味好、产量高,但为了市场需求时可提前收获,成熟时亦可暂留土中,随时采收可延长供应。

举报
评论 0